红圪塄村是九连城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平半线(现沽源去往张家口的中道)北侧,西距镇政府所在地半拉山村将近8公里,东距沽源县城50多公里。红圪塄村南不到2公里处有一道圪塄(沙梁子),长约五六公里,东西横贯稍代营、冰河营子、向阳和李大美村,红圪塄村就是因这条圪塄而得名。“圪塄”前之所以加个“红”来修饰,是因为过去一到夏天,圪塄上就开满了红色的野花。 要讲述红圪塄村的故事,就得讲一讲古力半淖和羊房子,尤其要讲一讲董家围子。清朝时,红圪塄一带属太仆寺旗左翼牧场,是蒙古王公牧地。由于放垦,在120多年前的光绪年间,红圪塄一带水草滩迎来了第一户垦民——从张北辣椒沟迁来的赵旺家先人。赵家先人来时这里还是一片水草滩,他们就选地势较高较干燥的地方建房居住,并以自家原来居住的张北古力半淖村为之命名。古力半淖村就此诞生,红圪塄村的农耕文明从此拉开了帷幕。 到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宝昌招垦设治局成立,主持操办各地垦务,牧场荒地悉数以较低价格卖出开垦。红圪塄附近土地被富户郭庆山、田申秀和王万亿等人家买去。随着土地的不断开垦,红圪塄汉民逐渐增多,土地开垦面积也逐渐扩大。来得较早的垦民有赵荣章、段清、胡全生和胡全长等人,还有一个专门给人制作磨子的高石匠。他们有的租种别人家的土地,有的给别人家当长工,还有的给董生太放牲畜。 董生太是国民党某部一位团长,他在红圪塄这一带没有土地,却放养着200多只羊,100多匹马。他在距古力半淖西北约一公里的地方(今红圪塄村西北角一带)盖有羊圈、马棚,还有供羊倌、马倌住宿的房子,人们都管这个地方叫“羊房子”。所以,“羊房子”也是红圪塄村最初的村名。 董生太等有钱人家和其他住户都集中住在古力半淖村子里。后来,社会动乱,土匪猖獗,为保护个人生命财产,董生太联合郭庆山、田申秀和王万亿三家共同在村周围夯筑了土围子,从此这个村就有了另一个名称——董家围子。 旧时的董家围子,中有一条南北向大街,街道两边都是商铺,有油坊、脚蹬罗子的面铺、裁缝铺和铁匠炉等。董家大院在围子东北角,高门大院,修建得非常气派。在是日伪占领期间,董家围子曾是伪宝源县七乡政府驻地,而当时的乡长就是董生太。 1956年,红胜乡(乡政府驻地董家围子)与平原、建国和榆林沟3个乡合并为红圪塄乡(乡政府驻地不变),红圪塄开始登上沽源历史舞台。乡村制改为社队制后,红圪塄乡并入九连城公社。1963年,红圪塄公社驻地由董家围子迁到李大美,一年多后又迁回红圪塄(沙梁子北约500米处,距现红圪塄村约1公里)。但这个地方距离村子太远,也不是理想的公社所在地。后来,又迁到羊房子旧址(现红圪塄村),从此,红圪塄作为公社(乡政府)驻地,逐渐繁华起来,也被人们所熟悉,而“羊房子”这一名称则慢慢被人们遗忘了。直到1997年,红圪塄乡与九连城乡合并为九连城镇,红圪塄村也不再是乡政府驻地,这个村庄才又显得萧条起来。 从解放前的奉英乡政府驻地,到解放后红胜乡、红圪塄乡政府(公社)驻地,历时二十多年,董家围子在当地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到了和平年代,社会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多,围子的防御功能已失去意义,甚至成为一种障碍和束缚,于是,乡政府首先搬出了围子。紧接着,初建于1958年的中学也于1971年迁到围子外的羊房子东南角位置。而初建于1953年的粮库,也随着乡政府(公社)的搬迁一迁再迁,于上世纪70年代初搬至羊房子东南。供销社、医院、兽医站和马站等也纷纷迁出。随后,围子里的居民也陆续迁出,到1985年董家围子内只剩下29人,现在,围子里只剩下了两户人家。 土筑的围子经过几十年风吹雨淋,终于被销蚀掉了曾经的巍峨。如今,当年的围子还在,但已经低矮到连一条狗、一只鸡,甚至一只青蛙都阻挡不住了。围子里的道路、水井和残存的地基裸露在蓝天下,诉说着并不遥远的过往。被丢弃在围子旁的石磨、石柱上凿刻的痕迹依然清晰,高石匠起早贪黑、一锤一凿辛勤劳作的结果,如今,也轻而易举地被无情的岁月遗弃在蓝天下的旷野中。 被青草覆盖着的围墙已经与草原连成一片,不仔细看,完全看不出有围子存在。其实,它就在现在红圪塄村委会东边约一百米处,与村委会隔着一条水泥路。但是更多的后来人只知道有红圪塄,却不知道还曾有过个董家围子,更不知道峥嵘岁月中那些难忘的故事。如今,沽源已无董家围子,只有红圪塄。 红圪塄乡从1956年诞生以来,经历了小乡并大乡、大乡变小乡,乡改成公社、公社又改为乡的一次次变革,直到与九连城乡合并为九连城镇,在走过了40 年的历程后,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沽源已无红圪塄乡,只有红圪塄村。 董家围子、李大美、红圪塄南和红圪塄,都曾作为乡政府(公社)驻地。如今,红圪塄乡政府(公社)旧址已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然而,随着国家美丽乡村政策的落实,一个崭新的红圪塄村即将诞生。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