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地名文化
与沽源有关的古代散文译注——谏幸景明宫疏
时间:2018-09-13   作者:李富荣   来源:沽源网   点击:



谏幸景明宫疏[1]
金 董师中[2]
 

  近年水旱为沴[3],明诏罪己求言,罢不急之役,省无名之费,天下欣幸。今方春东作[4],而亟遣有司修建行宫,揆[5]之于事,似为不急。况西北二京[6]、临潢诸路[7],比岁不登[8]。加以民有养马、签军[9]、挑壕[10]之役,财力大困,流移[11]未复,米价甚贵。若扈从[12]至彼,又必增价。口籴[13]升合[14]者,日以万数。旧籍北京等路商贩给之,倘以物贵,或不时至,则饥饿之徒,将复有如囊岁[15],杀太尉马,毁太府瓜果,出忿怨言,起为乱者矣。书曰:“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16]况南北两属部数十年捍边者,今为必里哥孛瓦[17]诱胁,倾族随去。边境荡摇如此,可虞[18]。若忽之而往,岂圣人万举万全之道哉。乃者[19],太白[20]昼见,京师地震,又北方有赤色,迟明始散。天之示象,冀有以警悟圣意,修德[21]销[22]变。矧[23]夫逸游,古人所戒,远自周秦,近逮隋唐与辽,皆以是生变,可不慎哉,可不畏哉!

注解:
  [1] 景明宫:金世宗大定八年(1168年)始建于“凉陉”——今河北省沽源县天鹅湖(原圐圙淖尔)东二里处的金代皇帝避暑行宫。明昌四年(1193年)三月,金国第六位皇帝章宗完颜璟欲往远在塞外沽源的金莲川景明宫度夏,时任御史中丞董师中、侍御史贾铉等上书劝谏。此文即是。之后,左补阙许安仁、右拾遣路鐸亦皆上书极谏。金主召董师中等赐对,即从其奏,仍谕辅臣曰:“朕欲巡幸山后,不禁暑热故也。今台谏官咸言民间缺食,朕初不尽知。既知之,暑虽可畏,其忍以私奉而重民之困哉!”章宗于是打消了巡幸景明宫的念头。疏,古代大臣向皇帝上疏言事的奏章。
  [2] 董师中:董师中(1129—1202),字绍祖,洺州(今河北永年东)人,曾任金监察御史、大理卿、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职。
  [3] 东作:谓春耕。《书 尧典》:“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孔传:“岁起于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
  [4] 沴(lì):<书>指灾害的气象。
  [5] 揆(kuí):推测 ,揣度。
  [6] 西北二京:指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和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金国自海陵王以后,以燕京(今北京)为中都大兴府,又先后定五京: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
  [7] 金初设有五京十九路,“路”是金代地方最高最大的行政区,相当于现代的省。临潢:临潢府,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辽代称上京。是契丹建国初期在本土兴建的第一座京城,是辽国早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正式营建于(公元908年)辽太祖神册三年。公元1120年金兵攻占上京。金时将辽上京临潢府改称北京临潢路,至元代临潢府逐渐废弃。
  [8] 比岁不登:农业连年欠收。比:屡屡,频频。
  [9] 签军:金元间凡遇战事,签发所有汉人丁壮当兵,谓之签军。
  [10] 挑壕。挑:挖,掘。壕,即金界壕,又称金长城、兀术长城,金朝(公元1115—1234年)修筑,是规模宏大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主要分布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南侧边堡属于黑龙江。还有部分地段在河北围场、丰宁、康宝、沽源等县境内。
  [11] 流移:流亡迁徙。
  [12] 扈从,随从。【出处】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乘镂象,六玉,拖霓旌,靡云旗,前皮轩,后道游;孙叔奉辔,卫公参乘,扈从横行,出乎四校之中。
  [13] 籴(dí): 买进粮食,与“粜”相对。
  [14] 升合(读 gě):升、合,都是古代量粮食的度量单位。10合=1升、10升=1斗。升,量粮食的器具,一斗的十分之一。合(gě),一升的十分之一,十勺为一合。一升一合,比喻数量很小。
  [15]囊岁:从前。
  [16] “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意思是民情很容易知道,百姓(还)没有安居。出自《尚书•康诰》:王曰:“呜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天畏棐(fěi)忱 (辅助诚信的人);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
  [17]必里哥孛瓦:王国维先生认为,此人是侵扰金边境的蒙古族合底斤部落长“白古带”,1198年,战败投降金国。
  [18]可虞:使人忧虑。
  [19]乃者:犹言囊者。从前,往日。
  [20]太白:即金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后才能达到亮度最大。它清晨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傍晚处于天空的西侧,被称为“长庚”。
  [21] 修德:本意是修养德行,此处指行为方式。
  [22]销:同“消”,消散,消失。
  [23]矧(shěn):况且。

译文:
  近年来,(各地)常发生水旱灾害,(您)明确下诏归罪于自己,广泛征求意见,取消了一些不太紧要的徭役,节省下很多没有名目的费用,天下百姓既高兴又庆幸。
  现在,正值春耕时节,(陛下)却急着派遣相关部门去修建行宫,(臣)觉得这事应该不着急去做。况且,西京和北京、临潢等各路,农业连年欠收。加上百姓有饲养战马、被签发当兵、挖掘界壕的劳役,无论是钱财还是人力都很困厄。流亡迁徙的状况还没有好转,米价很高。
  如果随从到那里,米价势必又会升高。每人须买进的粮食加起来,每天要用万来计算。这些粮食要靠以前户籍上登记的北京等各路的商贩供给。假如因为物价升高,有时不能按时送到,那么饥饿的人,将又像从前那样,杀死太尉的战马,毁坏太府的瓜果,说出怨愤的话,群起而发生叛乱了。
  《尚书》上有句话:“民情很容易知道,百姓(还)没有安居。”况且,南北两边几十年来守卫边境的部族,现在又被必里哥孛瓦引诱、威胁,整个家族都随他去了。边境这么动荡,很让人担忧啊!如果忽视了这些问题,一意前往,难道是圣明的人诸事考虑周全的方法吗?
  从前,白天看见金星,京城就发生地震。后又看见北方出现红色云彩,天亮了很长时间才散去。上天展示这些景象给人看,是希望可以用来使圣上醒悟,从而在修为方式方面作出改变。
况且,安逸游乐,是古人都引以为戒的。从远古的周、秦,到近代的隋、唐和辽,都因此而发生过政变。能不慎重吗?能不畏惧吗?

  李富荣 译注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