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二号
是哀思的烙印还是文化的符号--浅述大二号汉族的丧葬习俗(3)
时间:2017-10-31   作者:黄生   来源:沽源网   点击:

  三、停放
  停放这个过程中有好多事情要做,如开灵堂、报丧、画棺、请鼓匠稳鼓、开吊、开光、魇钉、报庙、兼香、选墓地、挖坑等等。
  入殓完成后,在灵前摆设供桌,把提前冲洗好的遗像摆放中间,两边设香筒蜡扦,遗像前摆放香炉上香,供桌上摆供饭供菜各四件,桌前放丧盆随时烧纸用。
  然后是“开灵堂”也叫“开明堂、挂槛”,阴阳用一条红纸,上写道:“盖世XXX于X年X月X日病故显考(逝者为男性长者为“显考”,如为女性为“显妣”)之灵柩”,意思是相当于阳间的“房屋使用证”,证明此棺材属本亡灵专用以防其他恶鬼霸占,写好贴在棺材大头中间。有的就写在大头前的“寿”字上。有的还要在棺材大头上贴一副对联:“在阳间积德行善,归阴府灵魂平安”。男死者横批:“二龙戏珠”,女死者“丹凤朝阳”。入殓后亲人痛哭嚎啕,会哭的女亲属哭的有曲有调,悲悲切切,抑扬顿挫。然后烧纸,棺木前边烧一些,棺木后边也要烧一些,而且后边要多烧些,说后边烧的能带走。
  接下来就是布置灵堂了,灵堂上方要用黑布遮幕,上写“沉痛悼念XXX”或“XXX万古流芳”等。灵堂两侧各书挽联一副,一般写“一世精神归华表,满堂血泪洒云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头前万木春”等等。
  这些弄利索后就要“报丧”了,过去首先要由儿子到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报丧”,意思是告诉大家某日某时老人不在了。往往是孝子戴着孝,由人领着,每到一家大门外,领着的人大声说:“孝子磕头”,孝子双膝跪地磕一个头,当那家里人出来时再告详情。家家如此的磕个遍,意思是需要人们都来帮忙。人们忌讳戴着孝进入家里,进家必须把孝帽子摘掉。可现在信息化时代,报丧都是打电话了,再没有挨家报丧的了。
  接下来就要请画匠画棺材了,棺木一般不用椴木榆木桦木杨木,因为谐音是“断愚花洋”。过去画棺材可根据家庭情况来画,好的画个“上五彩”,一般是画“二十四孝”,如“王小为母卧冰”,和一些忠孝节义的有关戏出,棺材小头以“文帝煎药”之类孝悌图多见;一般的画“中五彩”,男的一般画“二龙戏珠”,女的一般画“丹凤朝阳”;最次的画“下五彩”,就由画匠随心所欲,随便画幅图案,意思是棺材不是白茬就行了。一般还要在棺材大头中间写一“寿”字(一般讲,老人正常去世,写“寿”字或用彩纸剪一个“寿”字,如果是年青人非正常去世,就写“奠”字)。
  这棺头写“寿”字是有来历的。相传过去有个秀才,喜好收藏历代名人书画,惟独没有王羲之的墨宝。这成为他最大的憾事,以致朝思暮想,忧思成疾,不久便命归黄泉了。秀才入殓后,其妻伏在棺材上嚎啕大哭并大骂王羲之。不料,被门前经过的一位老者听见,老者不解,上前询问,得知缘故后老者又感动又难过,便要来笔墨提笔在棺材档口上写了个斗大的“寿”字。说也怪,寿字刚写完,棺材里有了动静,秀才复活爬出。后来大家又惊又喜,一问缘由,秀才兴奋道:“我正与小鬼去往阴曹地府,忽闻一股墨香,我朝着墨香处走去,见一老者送了我一‘寿’字。这小鬼见了‘寿’字便抢去送于阎王,而我就悄悄地回来了。”说罢,他四下巡看,见棺材档口上果然有个斗大的寿字,不禁大喜道:“这‘寿’字,此乃佑军之笔也!我终生能得右军一字,也心满意足了!喜也福也!”此时大家这才知道,这老者就是王羲之,齐道:“奇迹奇迹!”后来这个故事流传开来,于是逝者棺木大头上一般都写一“寿”字。
  现在也有的大多数人家都不画棺材了,好点的棺材都是雕刻图案外刷清漆,一般的用紫红色漆把棺材刷一遍,还有的什么也不弄用现成的棺罩罩住棺木便可。
  然后就是联系鼓匠稳鼓(又叫定鼓,固定时刻落鼓开吹)。一般是在停放的第三天来稳鼓。院里搭好“灵棚”后,在灵棚的下首搭建一个小台子让“鼓匠”吹奏。鼓匠在封建社会为下等人,而东家为尊,所以要让鼓匠的位置在灵棚的下首。传统认为东边或左边为尊,所以鼓匠所在的地方一般在灵棚的西侧或右侧。鼓匠们的作用是吹吹打打,见有人来烧纸吊孝要吹打,没人的时候也要吹打。鼓匠一般由三五人组成,他们所吹奏的曲调为《大上吊》、《小寡妇上坟》、《出古董》等凄凉低沉哀婉的曲调。过去鼓匠一般都是残疾人,有“十个鼓匠九个瞎,一个走路不利索”之说。而现在的鼓匠都现代化了,都是一个小型的演出团体,用自己的货车搭建演出小舞台,白天吹奏晚上演出,音响灯光设备也都日益更新了。这请鼓匠的一切费用一般都是闺女们出的。
  根据停放的时间确定开吊时间。一般分为小吊唁和大吊唁俗称“烧小纸”和“烧大纸”,这些都在鼓匠稳鼓之后进行。不管是大小吊唁,每次吊唁前都要上供菜,供菜有孝子孝孙们上。“烧小纸”是前来吊孝的乡亲,送香火、烧纸、金银箔、供果的,也有花圈的,这些吊孝的人的待遇是吃一顿东家的糕,又称“杠子糕”。而“烧大纸”是乡亲要来随礼的,俗称“送干礼”,这些人的待遇是要坐东家的席面的。有吊孝的乡亲来时,司仪要喊:“有本村(祭拜人的居住地)的外甥(亲属关系)大祭一副、烧纸自带,现大洋XX,传礼房,孝子孝眷还礼啦”。回赠品为一块白布以及香烟。如果是外地亲属来祭拜,先要给缝制孝服,然后全体孝子孝眷陪同烧纸磕头。
  自人去世后要勤上香、勤烧纸,夜间鸡叫前要烧“鸡鸣纸”。有的地方还要守灵,点长明灯什么的。
  “糊纸扎”也是阴阳的活计,先要做“引魂幡”,用五色纸(用红黄绿粉白,如果逝者有重孙,还要加蓝色的纸)剪成一张网状,挑挂在一根小柳树(这棵小柳树要插在坟上,如果成活了,就说风水好)上,树枝上还要做一个剪纸的鸡,意为“引魂鸡”,幡里也用五色纸写一条或两条条幅,如:“金童玉女来引路,保佑善人上西天”,“黄幡招盖引魂入墓”,“金童玉女引魂入墓”等。“纸扎”(现在都是买现成的了)用麻杆做骨架,用五彩纸糊死者所需要的东西。男的一般要糊一匹马、一对童男女、车、轿、金斗、银斗、摇钱树、聚宝盆等,女人一般要糊牛(喝脏水,因为女人一生用水多,到阴间要罚喝脏水,糊了牛让牛替喝)、金银柜、童男童女等。这些都是迷信,意思是亡者到了阴曹地府需用的东西应有尽有。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