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文化大观 >

爱美的唐代女子是如何化妆的?(3)

时间: 2016-06-17 10:55 来源: 未知 作者: 江南 点击:

唐朝女性的“三件套”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除了妆容,那些或优雅俊俏,或端庄干练,或艳丽华贵的唐代女性形象,多是由服装所营造出来的。唐代的女性服装已经脱离上下连属的深衣系统,由襦或衫、裙、帔帛共同塑造着唐代女性的身形。 

襦是一种长不过膝的短衣。衣袖有宽有窄,一般而言,下级阶层的妇女袖口较窄,方便农作,贵族阶层为了体现优雅的仪态,则是方便的窄袖与华丽飘逸的宽袖并存。贵族的襦衣华丽鲜艳,多有绣饰,一如晚唐温庭筠词中所述“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襦衣之美,可见一斑。上身短衣除了襦之外,还有更为轻盈的衫,其中最具唐代特色的是坦胸窄袖衫,领口低至胸部,方干《赠美子》“粉胸半掩疑暗雪”,描写的正是身着坦胸衫的女性。

唐代黄釉女佣。初唐条纹裙通常用多幅布帛拼制而成,流行了相当长时间。

裙,也叫裳。唐代流行的裙式大多为高腰或束胸,下摆成圆弧形,贴臀、宽摆、齐地。从壁画中可以发现,唐代女子由于裙摆宽,行动不便,在行走劳作时甚至会将裙摆提高,用丝带固定于臀部下方。   

在唐代的绘画中,无论是挥扇的侍女还是等候觐见的仕女,在她们的肩部都会飘荡着一块长条形的长巾,这块长巾就是帔帛。它长而宽,使用轻薄的面料,展开搭于后背,两端置于胸前,或在臂间顺势下垂,双手或持物或藏于帔下。

上身的襦或衫、下身的长裙以及点缀的帔帛,各司其职,各展其能,丰富着本就极为华美的大唐衣冠。襦、衫紧身窄小,强调了身段。裙高腰束胸,宽摆齐地,显露出人体的曲线,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帔帛用轻薄的面料,不同的色彩,随意披搭,以动育静,像一缕飘扬的烟雾,增添了飞动的效果,缓和了紧身上襦、高腰长裙带来的挺拔,又恣意挥洒着女性柔丽轻盈的身姿,似乎是在不经意中烘托了体态的娇柔与婀娜。   

除了主流的三件套外,由于大唐的开放与包容,女子也常常身着胡服与男装。唐代女子最为常见的胡服形象,是身着波斯服的妇女,她们上传窄袖翻领紧身长袍,头戴胡帽,下穿细纹紧口长裤,足穿高腰小靴,有的还在腰间佩有蹀躞带。唐代女子男装这一现象的流行,与唐代女性地位较高有直接关系。胡服与男装拓宽了唐代女子对于服饰的选择空间,不得不说,她们的开放与大胆,较之今日,有过之而无不及。

唐人真的以胖为美吗?   

以往各种著作的叙述中,有种似是而非的结论,即唐代女子“以胖为美”“袒胸露肌”。虽然也是来自于对绘画、陶俑的观察,以及相信了玄宗皇帝喜爱的杨贵妃身材肥胖的传说。一些著作选择肥胖的女性形象反复印刷,还在影视作品中渲染,不断强化了人们的印象。其实这不仅来自于现代和历史的距离感,也来自人们对历史解释的主观偏颇,误导了人们对唐代女性形象的认识。   

对唐代陶俑、壁画、石刻图像的排比和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到,7世纪中叶以前,女性一般身材苗条,面部清秀。7世纪后半到8世纪初,修长类型的女性仍然流行,身材娉婷袅娜。8世纪中期女性身材才称得上丰颐,9世纪考古发现的女性形象减少,也并非是肥胖类型。大量的唐代女性形象中,“肥胖”的形象所占比例不大,而且集中在8世纪中期。

(责任编辑:江南)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