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 > 教育动态 >

比利时人获诺奖与万钢的愤怒(2)

时间: 2013-10-14 19:3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江南 点击:

  特别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比利时人普利高津197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正值中国恢复高考。中国人正以极大的热情张开双臂迎接“科学春天”,“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震天响。1978年,普利高津访问中国。他在中国科学院作报告时,听者云集,会堂坐满了人,外边走廊也站满了人。中国人对科学的渴望盛况空前。可直到今天,当年的那些听众中还没有一人能问鼎诺贝尔化学奖。

  回顾此情此景,不禁有人会问:小国比利时,为何却能成为“诺贝尔奖大国”?我觉得主要有以下4条原因:

  第一、思想和学术自由。比利时1830年之所以能建国,完全是当时的欧洲列强——英国、法国、普鲁士、俄罗斯和奥地利彼此较量和妥协的结果。所以,比利时被称为“人造国家”。正是因为这种妥协,比利时从建国之初就颁布了一部自由宪法,国王和联邦政府不能过多地参与和干涉地方事务。直到今天,比利时在教育问题上,瓦隆区由瓦隆人自治管理,而弗兰德斯地区则由弗拉芒人说了算。比利时多数大学虽然是公立的,资金多数也来源于政府拨款,但大学可以自主办学,教授可自由思想和自由从事科研。

  第二、历史积淀深厚。比利时虽然建国时间不算长,但却是欧洲大陆第一个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金,从而反哺了比利时的科研发展。诺贝尔科学奖项都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基础科学,没有长时间的连续积累,一般很难获得原创性和突破性进展。

  第三、科研工作者热爱自己的工作。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只有热爱才能坚持,只有坚持才可能取得突破。弗朗索瓦·恩格勒说,科研是他的最爱。直到今天,他已80多岁,仍坚持在实验室工作。

  第四、科研经费只用于科研。在比利时,科研机构并没有富丽堂皇的建筑,也没有装修奢华的办公室。科研工作者进行科学交流时,也没有美食大餐和游山玩水。他们把获得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了科研的“刀刃上”。挤占、贪污科研经费的现象更是少之又少。

  反观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把科研仅仅视为谋生手段的有之,把科研对象视为摇钱树的有之,贪污科研经费据为己有的亦有之。有人总结说,中国的科研战线已经形成了一条可怕的利益链:专家学者争抢课题“要经费”,项目组成员巧立名目“花经费”,管理者以权谋私“批经费”。

  如果这种丑恶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肯定不会成为“家常便饭”。但愿万钢的“愤怒”变成政府和人民的“愤怒”,尽早在制度上为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和“科技兴国”征途扫清障碍。(张兴慧)

 

(责任编辑:江南)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