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乡愁文化 >

能人金万宝

时间: 2019-05-28 21:24 来源: 沽源乡愁 作者: 任立新 金渭鸿 点击:

  流逝的岁月里,坝上沽源这片古老而神奇的黑土地上,木风箱土灶台、大铁锅大火炕,炊烟从一代代人家的烟囱里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粗茶淡饭的清香,笼罩在村村庄庄的晨曦与日暮上空。这炊烟和饭香里,石头碾麻油灯、牛马车铁木犁,古朴的农家器具传承着古老文明的生活气息。
  在那个乡亲们还不懂甚至没听说过“科技”这个词儿的悠悠年代,人们似乎没有什么创新,只是沿袭着一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能进行生活。衣食住行的所需,都离不开当时一些能耐人的巧手匠心,创造出那些年代的无数美好。
  丰元店乡大营子村的金老汉,已经故去。人虽走了,但他好多精湛的手艺,仍被家乡以及赤城、丰宁一带人们所传颂。
  金老汉名叫金万宝。少时命运多舛,11岁时,一场瘟疫夺去了父母双亲的生命。无奈之下,他领着八岁的弟弟开始流浪度日。祸不单行,谁料,在第二年冬天,弟弟因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患了尿不下来的疾病,没几日,弟弟就夭折了。
  金万宝孤身一人,沿村乞讨。后被一热心肠的胡铁匠收留。12岁的他,开始了跟胡铁匠学手艺的生活。
  经历过磨难的孩子十分要强,他勤快,懂事,侍候师父师母自不必说,单说学手艺,相当用心,真是心手合一。师傅传授的一言一行,他都铭记不忘。因为他不识字,他除了心记,还自创了特殊的符号来辅助记忆。
  16岁那年,金万宝告别师傅,独自耍手艺糊口了。随着他的不断摸索,铁匠手艺更加成熟,到后来真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打造出的物件,不但结实,而且秀妙好用。什么斧镐杈锨、瓢铲刀勺、犁锄镰爪、锛刨凿锯、抹锤铲钩,无所不会。凡是刃头家具,都是锋利无比。村里乡亲们好多人家的菜刀,用三十多年了,还有削铁如泥、吹毛两断的感觉。他打出的锄板儿光滑铮亮,不粘泥土;碾出的掌钉形状完全统一,大小几乎一致。
        
钉马掌打赌
 
  人常说“好汉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其实好马出在蹄上,好蹄出在掌上。马掌是马蹄的保护神,同时也起着把滑作用。可以说,过去所有的铁匠没有不会打掌钉掌的,但技术质量可就不尽相同了。          
   一日,一位跟金铁匠认识的老掌沟人骑着马去找他钉掌。这个人为了考验他的技术,心存疑问又略带挑逗地跟金铁匠说:人们都说你钉的马掌想让它穿多少天就穿多少天,是不是真的呀?正在干活儿的金铁匠若无其事地随口回了句:反正我让它走五里掉,绝对走不出六里半就掉了。那人深疑不信,就说,你今天给钉一副走五里的,要是走五里掉了,我付给你三倍的钱,另外再请你喝酒。金铁匠当然成竹在胸,于是,二人同对围观者形成口头打赌的“协议”,大家拭目以待。            
  金铁匠三下五除二,很快把马掌钉好了。大家随机推举了一个见证人,和来人双双上马,往老掌沟方向走去。一步两步三步、一里二里三里……结果刚刚走过了干水河村,四只马掌陆续掉落。你猜咋的?原来干水河离丰元店正好五里路程。二人四目相对,啧啧称赞,打心眼里算是服了。勒马原路返回,愿赌服输,只求金师傅再给马钉一副好掌。当然啦,金师傅只是把这打赌的事儿视为儿戏而已,收了和平时一样的两副马掌的工钱。
 
打羊铲夺冠
 
  1973年,沽源县农机三厂举办全县铁匠手艺大赛。最终成绩决定性的项目是限时让参赛者打一把“羊铲”。羊铲,羊倌儿放羊的必用神器。一头是鞭子,另一头安一个凹槽形小铁铲,铲起土块或石子甩向远处,吓唬那些不听话而跑远了的调皮羊只。         
  一声哨响,比赛开始。参赛者人人一手握着铁锤,另一手握着钳子,夹住烧红的铁片不停地摆弄转动,锤起锤落,叮叮当当打造起来。赛场上顿时像奏起了打击乐,声音此起彼伏,清脆悦耳。                 
  金师傅也是其中一员,但他的打造方法可就与众不同啦!他把钳子放到一边,只用锤子摆弄敲打铁片。锤锤下去,力道恰到好处,铁片也不会迸飞。这种“甩手”打法,吸引了所有评委和观众的眼球,大家无不称奇。
  比赛结束,金师傅的羊铲形状精巧,隽秀可爱。打法更是新奇独特,无疑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
 
巧保牛命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家乡人都要清理土豆窖。这天掏土豆窖的习俗也不知从何年何月流传下来,据说是在这个“阴毒”的日子掏窖后,窖里进去像老鼠、蛤蟆及蛇虫之类的动物,必死无疑,因而保护窖里的环境清洁。人们将好的土豆挑拣存窖待用,小的和坏的随便倒在窖的附近。这个节点,牛是最容易将土豆整个吞进口中的。
  牛在进食土豆后,卡在食管途中。圆鼓鼓的土豆,不仅使食道堵塞而不能进水进食,而且挤得气管闭合,呼吸困难。如若治疗不及时,此牛必亡命。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的办法是用手将土豆向牛嘴方向使劲倒捋,也有两个人一边一个用扁担使劲向外捋的。然而,这两种方法都收效甚微,往往紧捋慢捋牛就憋得一命呜呼了。金师傅的办法则是在牛脖下垫着木板用锤砸,将土豆在牛的食道内化整为零,尔后即可慢慢进入胃中,化险为夷。用锤子砸,难度极大。轻了无济于事,土豆完好;重了导致食管破损大出血,因而一般人是绝不敢使用这招的。金师傅的绝技是一锤定乾坤,锤起锤落,土豆破裂,从未失手。
 
木工和绷鼓
 
  金师傅自学成才,木工活也是顶呱呱的。各种农具上的木头部件,没有他不会做的。谁家的什么农具坏了,全去找他免费修理。此外,做棺材、做风箱都是他的拿手活儿。这些使木头“直来直去”的活儿在他眼里,用家乡话说就是没什么大不了的。最有技巧的要算他箍木盆、木桶了。在那个工业产品不怎么发达的年代,木盆木桶是家家户户的必需品。金师傅箍出的这些盆盆桶桶,大小各异,容量适中,轻便耐用,从不漏水。
  金师傅还有一绝技就是绷鼓。一面鼓,看起来没什么,就一响器。要使音色纯正,做起来可就不易了,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制作鼓腔的木材,最好是黄荆木、椿木和锹木,在家乡一带是很难找到的。金师傅先把木头刨削成大小适中,厚度一样的柸条,自然风干后,拼做成毫无缝隙的圆形鼓桶;皮料牛皮最好,猪皮羊皮也可使用。不同皮质有不同的讲究,硝腌时间和方法也不相同。绷鼓像其他传统手工技艺一样,制作技巧非常关键。金师傅摧皮干净,蒙皮平滑,绷皮很带“悠劲”,悠劲主要体现在三个月的“晾晒”环节上,过程繁琐细腻。制作精巧的鼓钉和鼓环到是金师傅的拿手好戏。
  金师傅绷出的鼓声音清亮,通透温暖,在家乡搭建的简易戏台上、土摊摊戏场里、大街小巷间的秧歌中久久回荡,悦耳激昂,喜庆奔放。
  在农民还没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年代,几乎村村都有“土猎人”。人们用来打猎的土制火枪,难度最大的是做枪管。一块钢胚做成无缝钢管,就是现在也离不开高科技才能完成。金师傅从枪管口到底座,由薄到厚,由细到粗,做的光滑均匀,并且管内要有来复线,管底还要密封加火嘴连接枪栓等机械装置。他做的火枪精准抱砂射程远,后坐力小,不炸膛,故障率低,深受猎人们的喜爱。
  过去乡亲们吸烟大多用烟锅子。漂亮的烟锅头,柔口的烟锅嘴儿,中间穿个细孔的笔直烟锅杆,造型可爱的烟锅钩子,磕烟钵,以及打火的火镰,金师傅的系列“产品”深受烟民的青睐。
  生产队柴油机的细铜油管破了个洞,漏油不能使用。金师傅把铜油管和铜条同时放到炉膛加热,把铜油管烧红而不至烧化,把铜条烧化用铜水去补管壁上的洞洞,铜水还不能流进管腔造成堵塞,这火候是多么的难以把握啊,金师傅却能把这活拿下,来保证生产队柴油机的正常运作。
  如今,祖国强大,科技腾飞。但历史变迁的轨迹中,留下了众多像金师傅这样的能人能事,他们承载了一个时期乡亲们的所需,彰显了沽源淳朴人民的聪明才智,留下了一笔浓厚的乡愁遗产。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