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史话沽源 >

沽源县名的由来与治所的变迁

时间: 2017-11-10 08:07 来源: 沽源网 作者: 张学英 点击:
  历史是位巨人,更是岁月行程的“尊者”,不管是风霜雪雨,还是艳阳普照,总是迈着稳稳的脚步、不紧不慢地向前走着。沽源这块美丽的草原,相伴着历史的脚步历经数千年的行程跋涉,到了十九世纪之初,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沽源县。

  一、县名的由来

  翻阅页页历史档案,不难看出,每一个新县名的出现,都是社会变革和经济进步发展的产物。当中国历史步入清代中叶之后,坝上草原大面积放垦。农耕文化大踏步向北方草原迈进。草原上传统的游牧文化受到了冲击和碰撞,又被注入了新的文化原素,构成了农牧平分秋色的复合型文化形态。到清光绪之年,居住在沽源草原上的农人多了起来。聚落村庄逐渐取代了游牧人游动的毡帐。新的社会结构,新的产业方式,需要有一种新的管理体制来管理和统治。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推翻了帝制,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灭亡。新的共和国制踏上了历史舞台。新生的民国政府废除了清制,改纪年为民国纪年,1911年为民国元年。民国三年(1914年)改厅设县。以县级行政建置管理“口外”—独石口以北的农牧人的钱粮户口、刑事治安。当时没有正式的县名,因县衙、人役都住在独石口,就暂时叫“独石县”。“独石县”是民间的叫法,也没有正式启用过信印。应该不属于正式县名。
  有了县建置,就得有个名字,那么,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呢?又以什么起县名呢?这当然得遵循个规矩和原则。凡是一个县名都能体现县域的特色,或者是最能代表县城的某一项特征,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浓缩。就象张北,因距在张家口之北就叫了“张北”,赤城因山水为红色就叫了赤城。那么新建的这个独石县(暂名。也是因县衙人役暂住独石口而叫的),该起个什么样的名子呢?也不知是谁就想到了沽河。于是他们就沿沽河朔源而上。看到了沽河的源头恰在新建的县域之内,就取沽河之源之意,于建县后的第二年,民国四年(1915年)为此县取名为沽源县,民国五年(1916年)11月11日,开始启用沽源县信印。自此沽源县才有了自已的名子,一直到今天。

  二、治所的变迁——沽源县治所变迁过三次

  1、侨治——独石口
  治所,是权力机构的所在地,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过去凡是行政权力集团的所在地都建有城。后来城就成了治所的代名词。省城就是省的所在地,县城就是县的所在地。
  沽源的县城最早在赤城县的独石口。沽源建县后因还没有个城,就先“侨治”在独石口,借地施政。县衙门就设在原独石口厅住的房子里。首席县长(当时叫知事)黄凌云,是杨州人,儒士出身,在县衙的门口写了一列楹联,上联写:“饱尝苦荤知民食”,下联为:“听彻钟声省宦情”。以标榜与民同甘共苦之意。此人任职不过一年,“因门丁书役,时有索取情弊”吏治不严被革职。沽源县治所在独石口侨治了4年。到民国七年(1918年)从独石口迁到了小河子。
  2、新建治所—小河子
  随着坝上地区的大面积开垦,商贸流通亦日益兴盛,社会经济发展很快,县府仍侨治在独石口,因地域狭小,往来不便,对于管理“口外”地区的农牧人的钱粮、户口、刑事治安也鞭长莫及。同时赤城县的士绅也反对沽源县治所继续侨居在独石口,这两种原因迫使沽源县不得不选新址,新建沽源县治所。于是四年之后即1918年沽源县治所由独石口迁至小河子村,并历时七年建造了小河子县城。
  为什么县城要建在小河子?这是一个悬而未解的历史之谜。只有二种近乎合理的推断。其一是,小河子在辽时曾建为“权场”,是辽代时的集贸中心。虽经数百年的岁月沧桑,仍存在一定的文化底蕴。在小河子村居住着很多河南籍的商人,有几家手工作坊。比一般的村子较为繁华。其二是,小河子有一条从多伦、大二号通往张库大道的一条大道,是交通枢纽,来往客商很多,都在小河子村“打尖”、“住店”,村子外边有庙宇,这些也许都是县治所建在小河子的原因。
  1918年沽源县治所迁来后,小河子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城垣。在《垦政辑揽》中记载:民国七年(1918年)小河子备料施工,民国十四年(1925年)建城峻工。小河子城依照张北县城的式样,城廓方形,占地1500亩,城墙用纯石垒筑,黄泥粘合,石墙上端有土墙2尺,墙高一丈三尺,宽七尺,在城的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分别命名为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四门上,各镶嵌白粉石横额一方,中间用魏碑体题写门名,上书:“中华民国十四年”下书:“山左李平林”。城内街道呈棋盘格局,整齐有序。县公署位于主街之北,坐北朝南,其它单位依照文东武西的习俗依次排列。
  县城建成后,县内商户,工商业者不断入城居住。每年的赶庙会,唱大戏都在小河子县城举行,小河子就成了沽源县最热闹的地方。
  1933年,沽源沦陷,后被抗日同盟军吉鸿昌部收复。1935年沽源再度沦陷,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沽源县境被刮分为三个敌占区。东北部为满州国,西南部归民国政府二十九军宋 哲元据守。西北部归伪蒙疆自治政府,沽源县与宝昌合并,日伪政府建宝源县,县治所宝昌。
  3、恢复沽源县建置,治所平定堡
  1933年沽源县第一次沦陷,小河子县城的工商富户相继搬进平定堡居住。小河了县城开始逐渐荒废。
  平定堡成为沽源县治所,取决于两个原因。其一是天主教的传入;其二是富户白玉山、郭守先、南文明等人的财力和人脉关系。
  天主教约于咸丰十年(1860年)由崇礼县西湾子传入沽源,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平定堡东围子兴建教堂。取名为“双爱堂”。后又兴建了教会学校。有了教堂和学校,有钱有势的人不断迁入平定堡。各地的天主教教民也纷至沓来。工商各业,社会流民为避乱或为谋生,蜂拥而至,平定堡的居住人口日益增多。平定堡的社会经济和社会事业也得到了发展。民国十四年(1925年)在首富白玉山的倡导下,由教会的支持,社会各界出资修筑平定堡城。《察哈尔通志》记载:平定堡土筑,面积200余亩,正方形,墙高一丈三尺,厚七尺,东南西各一门。称其为东围子是因为时隔不久,在东围子西,与东围子隔河相望的居民,也修筑了土围子,面积为100余亩,正方形,墙高一丈,厚六尺,只设东门。因与东围子遥相对应,就称西围子。东西围子就是平定堡城的雏形。
  白玉山是平定堡的首富,也是平定堡的头面人,他的财力很大,他开垦的土地几乎能占全平定堡的三分之二,在平定堡的商铺也很多,他是天主教信徒。他为人也很正派,积善济贫,人脉关系很广。在当时沽源的匪患很多,但不敢轻易进犯平定堡。白玉山的名声很大,口碑也不错,投奔他的人也越越来越多,白玉山组织了300多人的自卫团,后来白玉山担任了小河子县城的警备司令,人们也叫他白县长。平定堡有了这棵大树,居民。工商业富户也就有了安全的保障,所以平定堡发展的很快。抗日战争爆发后,白玉山积极抗日,带领自卫团坚守小河子县城,与日伪军激战三天三夜,终因寡不敌众失败。白玉山只身逃到张家口,后被日本侵略军在张家口杀害。
  有人这样说:没有白玉山,平定堡就不会得到发展,沽源县治所也不可能选在平定堡。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恢复沽源县建置。县公署就设在了东围子的王家大院,平定堡首次成了沽源县县城。
  1948年沽源县全境解放,我党建立了新生政权。治所宝昌。
  1950年7月27日,宝昌与沽源分设。另设沽源县,治所设在平定堡一直到今。平定堡就成了沽源县的县城。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