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史话沽源 >

历史,留下的不仅仅是记忆--沽源县抗击SARS与H1N1断想(3)

时间: 2017-11-07 15:06 来源: 沽源网 作者: 张斌 点击:

(三)
 

  正当“非典”在燕赵大地肆意横虐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决战华北的号令,动员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誓死保卫人民生命安全,夺取抗击“非典”斗争的全面胜利!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
  初春的坝上乍暖还寒。深夜的沽源县政府办公大楼,窗外透出明亮的灯光,与往常不同的是气氛格外紧张,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穿梭于楼上楼下的人们个个显得急切而沉重。县委县政府领导们的案头,一份份来自中央、省、市的明传电报、一件件外地发来的疫情动态、一篇篇部门和基层报来的疫情监测报告和一组组医疗救治方面、返乡人员情况的统计数字,像一块块巨石压在这些高层决策者们的胸口,也像一把把锋利的刃剑刺痛他们的心头。他们时而双眉紧锁,踱步凝思;时而伏案疾书,圈圈点点。一个事关百姓性命的重大决策 —— 沽源县抗击非典实施方案在他们的深入分析研究和缜密安排部署下,紧锣密鼓地出笼了。一支由时任县委书记朱旗任政委、时任政府县长张聪任总指挥,时任县委副书记刘振山、时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申全民任常务副总指挥,时任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王克成、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白银海、时任县人大副主任王行成、时任县政府副县长弓爱萍、时任县政协副主席刘有翔任副总指挥,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沽源县防治“非典”工作总指挥部一夜之间成立,并迅速投入抗非一线作战。总指挥部下设综合信息组、预防监控组、疫病治疗组、宣传教育组、后勤保障组、市场监管和社会稳定组、督导检查组等七个工作组,从相关部门抽调了一批专人,配备了精干力量,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具体履行指挥部的各项职能。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也迅速组建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为战胜非典、夺取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县委、县政府及时派出督查组深入乡镇明查暗访,确保防非措施落实到位。各乡镇纷纷在村口路边设置关卡,派专人佩戴袖章昼夜值勤,为过往的行人和车辆检测体温、现场消毒,做好流动人口登记;严防死守,时刻警惕务工返乡人员、来自疫区人员、感冒发热人员以及来路不明者擅自进村;对于已经回村的返乡人员实行在家自行隔离7天,隔离期间不准与任何人接触。县里在各交通要道和入境必经之路设立了检查站,组织公安、交警、交通、卫生防疫等人员联合上岗值勤,严密封锁SARS疫情输入渠道;立即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尽管条件简陋得令人难以想象,远不能与“小汤山”相提并论,但也筹措着组建了承载非常任务的临时发热门诊医院,一个不落地悉心收治着每一例发烧伴有咳嗽的“非典”疑似病人。一批批从未经历过如此“特殊”的白衣天使们,深知工作在防护条件如此之差的环境中对自身将意味着什么,但他们毅然奔赴发热门诊这个特殊岗位,坚持战斗在第一线,一连数天或十几天甚至几十天与外界隔离不能和家人相见,从来没有害怕过、后悔过、埋怨过……
  在那段不寻常的日子里,我有幸被抽调到县防治非典总指挥部综合信息组工作,为全县防治非典可尽一介匹夫微薄之力,也耳闻目睹了发生在防治非典最前沿的一个个动人故事 ——
县医院内科护士长张爱萍,在非典肆虐的危机关头,克服女儿幼小、母亲偏瘫无人料理的家庭困难,争上抗非前线,一连半个多月不能回家。她经常带领护士们到乡村接诊非典疑似病人,遭受害怕隔离治疗的患者的冷眼甚至谩骂,不能发火,不能抱怨,只有苦口婆心作思想工作的份,一天跑好几个乡村,不分昼夜连轴转是常有的事。一次,她们一连接了两个偏僻乡村的疑似病人,赶回医院已是凌晨两点多钟,一天半夜水米未粘,就这样争时间抢速度救治发热病人。
  一天下午7点多钟,女大夫梁丽英刚从西辛营乡接回一名疑似病人,正要脱下隔离服准备吃饭,莲花滩乡“非典办”打来电话,告知该乡王保村发现一名高烧39℃多的北京返乡人员,她二话没说,带领护士们立即踏上赶往接诊的路。王保村是个偏僻的小山村,本来山路崎岖,夜路更加难行。等她们做通了患者与家属的思想工作,把病人接到县医院并将检查、治疗统统安顿就绪后,天色已到后半夜。由于顾不上喝水吃饭,长时间得不到休息而劳累过度,导致梁丽英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为了及时救治疑似患者,她放弃住院治疗,怕打点滴耽误时间,只是吃一点口服药维持状态,强忍病痛继续坚持工作。
  齐福纯是县医院列入第一批抗击非典人员名单中的女护士,当初,她父亲年迈行动不便,需要有人经常照看,母亲多种疾病缠身,急需住院治疗,哥哥和妹妹都被抽调上了抗非一线,爱人也在单位独挡着一面业务,家庭面临诸多困难。按理说她完全有理由暂时不上一线,但她没有这么做,毅然奔赴抗非前线,一个多月没有回过家。当医院领导得知她的家庭情况后,问她当时为什么不说明情况?她却淡淡地说:“眼下非典疫情这么重,我理应到最需要的抗非一线中去,与非典相比,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还有当时的县妇幼保健院院长黄志敏、小厂中心卫生院院长李向云、县中医院护士长王瑞清等许许多多像她们一样的知名不知名的白衣战士。工作在隔离区的她们经常大汗淋漓却不能及时补充水分,长时间受消毒液和紫外线的强烈刺激,她们眼睑肿胀,眼底布满血丝,为了别人的康复,不顾自己的身体,面对随时都有被传染的危险,勇敢地与“非典”进行着搏杀。这里虽然无法全部记录下他们的名字和事迹,但她们的实际行动已经诠释了白衣天使的神圣!
  在农村,看那设置在路口的一道道关卡,那些近乎六亲不认的值班党员、民兵,那些眼带血丝、面灰脸土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干部,他们一改往日的热情好客,不怕惹人,不怕疲劳,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为保一方百姓平安,不管刮风下雨,日夜守护在村周路口的关卡岗位上,这种看似朴实、实则高尚的精神令人崇敬。记得黄盖淖镇有个村,当“非典”袭来时,一批六七十岁的老党员主动请缨,担负起全村义务值勤监守关卡的重任。有位66岁的老党员名叫马祥,主动担当路口值勤员后,高度警惕,认真负责,昼夜值班,一丝不苟,连续四十多个日日夜夜没离开过岗位,终因值勤帐篷地面潮湿,积劳成疾,在一个夜晚入睡后就再没有醒来。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农村党组织这个坚不可摧的基层战斗堡垒,看到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团结敬业、忠诚厚道、无私无畏的高贵品质,看到了可信可敬的农村共产党员的绚丽风采!
  在通往沽源县境的国道、省道及其他干线、入境必经之路等主要路口,临时设置了五个检查站,每个检查站的值勤人员除医务、防疫人员以外,还有交通、公安、交警等部门派出的精干力量组成。为了确保全县人民生命安全,严防疫情输入境内,他们废寝忘食,栉风沐雨,昼夜奋战。每逢天变,阴雨连天,气温骤降,冻得他们浑身哆嗦直打颤,尤其在深更半夜,外寒内饥,人困马乏,但他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屈服,也没有因疲倦而丝毫放松检查,日复一日,天又一天,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用他们那战无不胜的气概筑起了一道道严密的防控网络,用一双双警惕的眼睛将“非典”挡在了门外。
  在抗击“非典”的紧急关头,县政协责无旁贷,义无返顾地走在了前头,与县委县政府一道,及时开展稳定情绪、化解矛盾、正视疫情、破除迷信、群防群控、科学防治的全民动员,带领广大政协委员运用各种方式积极投身到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在深入乡镇指导抗非工作中,提出要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坚持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为使县委县政府及时准确地掌握“非典”给农民造成的损失情况,县政协主动担当起调查任务,经过认真了解核查,基本摸清了全县外出返乡人数、平均返乡时间、累计误工工日及直接经济损失,为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县政协还动员广大委员踊跃捐款捐物,支持抗非工作,使我县取得了非典确诊病例零的成绩,夺取了抗击“非典”斗争的决定性胜利,也经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空前考验。
  可以说,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不倒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摩天大厦的永固之基!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