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沽水风华 >

裁云剪锦制华衣——沽源县制衣业潮起潮落四十年

时间: 2019-04-05 08:29 来源: 沽水风华 作者: 修翠云 点击:

  盛世有华服,太平舞霓裳! 
  服装是一个时代的艳丽诗篇。在沽源这座小城,衣服是春天和夏天的风景,也是秋天和冬天的风韵,春夏它与嫩叶鲜花共迤逦,秋冬它给寒冷的街头添温馨。我亦有着女人的共性,爱白衣如雪光月华,惜红裳似丹霞枫烟。每每闲暇都会去商场或服装店转转,即使不买, 也会去欣赏它们多姿多彩的华韵,更会习惯性地拿起一件件衣服,仔细观察它的做工是否精细,或许这是多年来养成的对于服装制作认真和喜欢的原因。
  在我记忆的版图里,有着一块不可遗忘的区域,镌刻在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位置。因为,我曾经是一个服装制作者,也就是裁缝。
  20 世纪70 年代末的中国,买新衣服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人们有钱也很难买到。经济的困难,导致很多商品都是配额供应,包括衣服和生活必需品。那时候人们穿衣买布料是要凭布票的,大概每年每人一丈九尺三寸,布料也只有棉布。那个时候流行的还是“老三样”“老三色”,“老三样”就是干部装、中山装、人民装,“老三色”是蓝、灰、黑,在样式和颜色上都很单调。除此之外,洗旧的军装、军便装也是人们相互模仿打扮的,是当时很时髦的服装样式。帽子基本上是解放帽,也很简单。
  生长在农村的我,穿衣全是靠母亲手工缝制。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加上姥姥、姥爷,一大家子的衣服都由姥姥裁剪出那种中式便服,再由母亲一个人缝制。后来村里搬来一户从县城来的下放户,这家的女主人(我叫她大姨)会裁剪制服,村里人买回布料,就去找这位大姨裁剪。十四岁那年春节,母亲买回几块布料,为我们做过年新衣服。家里人多,家务活就多,母亲紧做慢做,春节将近了还有好几件没做好。作为家里的大姐,又逢寒假,我想帮母亲减轻一点负担,对母亲说学着做一件试试。母亲很高兴,把小弟的一件上衣交给了我。那是一件蓝布小袄,母亲边做边教,我在她身边一针一线地学,先用倒钩针的方法缝那种口袋缝,即把肩缝、裉缝朝外的一面缝好,然后翻转过来在里面再缝一次,此做法做出的衣服没有毛边。做好大身做袖子、领子,然后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再把底缝和袖口缝好。以前中式衣服钉的都是那种盘扣,制服就要锁扣眼钉扣子了。最后在衣服上垫一块粗布,用在炉盖子上烤热的铁烙铁在上面来回熨,熨平展后,一件衣服也就完成了。
  第一件衣服完成,母亲很满意,我对做衣服也产生了很大兴趣。我还和姥姥学会了搓麻绳、纳鞋底,这些都成了母亲在女人们面前夸耀闺女的话题。
  那时候,就连鞋袜也是自己做。每到冬天农闲时节,母亲就赶着给我们和姥姥、姥爷做鞋,她晚上在油灯下纳鞋底做鞋帮的样子一直印记在我的脑海。做鞋大多都是用黑灯芯绒做鞋面,白洋布做鞋底,鞋底要一层层用白布条粘好,然后黏和在一起,就是人们说的千层底。给姥姥、姥爷做的是那种叫作骆驼鞍的棉鞋和圆口单鞋,给大人们做的是黑灯芯绒面料的气眼棉鞋、松紧口单鞋,给女孩子做的是花灯芯绒棉鞋、方口单鞋。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家庭条件好点的人们也开始买鞋。最初买的鞋种类也很单调,黄胶鞋、松紧口鞋、女人们穿的方口鞋,也有个别买皮鞋的。那时候人们买皮鞋,大多是准备出门串亲戚等重要场合穿的。上初中时,母亲给我买了一双黑冲锋呢面、白塑料底的方口鞋,配了一双粉色尼龙丝袜子,还着实美滋滋了一阵。那时,我也和其他女孩一样学着织袜子、织手套,就是拆一些旧袜子、旧毛衣的线,或者把羊毛用拨吊打成线绳,再把旧自行车的车辐条磨出尖做签子,织成袜子、手套。自己做得开心,弟弟妹妹也穿着高兴。
  缝纫机是那个时期重要的家庭财产之一,也是先进、奢侈的物品,当时如果谁家拥有一台脚踏缝纫机,就可以靠它为周围的人们做衣服来赚钱, 女人们也因此拥有了自己挣钱的机遇。记得村里一户人家最先买了一台“蝴蝶牌”缝纫机,女主人经过简单的学习,就开始给村里人有偿做衣服,不但快,而且比手工缝制的要整齐好看。这样,村子里第一位裁缝产生了。这位裁缝家有个和我同龄的女孩,我常去找她玩,看见一块块布料在她母亲手里变成各种各样的服装,羡慕又钦佩。孩子们过六一儿童节的衣服, 大多都是这位裁缝做,也是很单一的白衬衣、蓝裤子,你别说孩子们穿上这身蓝白配的衣服,戴上红艳艳的红领巾,还是很好看的。那时白衬衫、蓝裤子也是一种非常标准的搭配。有女孩子为了追求美,甚至用粉笔、大白粉把黄胶鞋涂白,把蓝裤子也洗得发白。
  改革开放初期,物资逐渐丰富,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叫“的确良”的布料。“的确良”是一种化纤织物,通常用来做短袖衬衫、裤子,挺括滑爽,尤其是印染出的效果鲜亮。对熟悉粗布粗衣或是洋布洋衫的人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视觉冲击。那个时代,拥有一件“的确良”衬衫,也是时髦的象征。后来又有了“涤卡”,蓝色居多,人们穿一套“涤卡”服装,也是很有档次的装束。
  那时刚刚高中毕业的我,由于家里生活困难,没再继续读书,回家务农几年后便结了婚,婚后成家在县城。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服装也紧跟时代潮流。国家鼓励个体经营,没有工作的女人们便把服装制作当成自谋职业的最好选择。当时县里有一家国营服装厂,专为各单位定做工作服,也收顾客的布料给人们定做加工。有位从服装厂退休的工人师傅,看准了商机,开办了沽源县第一个服装裁剪班,不但县城的人们报名学习,乡下的人们也慕名而来,而且女士男士都有。随着第一家服装裁剪培训班的出现和红火,又有几家裁剪班陆续开业,教师大都是本地服装厂的退休师傅。
  1985 年,爱人去河北交通学校深造,我一边带着刚刚两岁的孩子,一边参加了服装裁剪班的学习。爱人假期从省城给我买回几本服装裁剪书, 没事的时候我就用旧报纸、旧布学习裁剪,随后买了一台“蜜蜂牌”缝纫机和一台锁边机,开始在家学习缝制。掌握了机器操作后,经人介绍进入服装厂做临时工,一为挣俩零花钱,二为多学点技术。这是县里唯一的服装厂,云集了全县众多技术精湛的服装裁剪师和缝纫师。我初学乍练,每一道工序都向老师傅认真请教,师傅们也耐心指导。经过一年的边工作边学习,基本掌握了缝纫技术。而这时,个体裁缝店在县城以及乡下蜂拥出现。我爱人带职读书,工资刚刚够解决他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我在服装厂计件挣的微薄工资,维持母女俩的生活也挺困难。为了多挣点钱,我放弃了服装厂的工作,加入个体服装制作者行列,开不起店铺,就和许多姐妹们一样,在农贸市场摆起了流动摊位。
  20世纪90年代,沽源县的农贸市场还在青年湖西岸、青年湖大桥西南的那片空地,也就是现在的桥头蔬菜水果批发市场的位置。那时候的农贸市场是露天的(不像现在有彩钢棚顶罩着),垒着一排排的水泥台子,卖布的个体户按着秩序,一家一户地把布匹摆放在水泥台上。水泥台面的下面都是空格,不仅可以存放备用的布料,还成了人们冬天避风挡雪,夏天纳凉躲雨的好去处。就在这一排排水泥台子的旁边,我们支起用木条或者钢筋做的架子,在上面放上麻渣板或者木板做的案子,一个简易的服装制作摊位就算摆好了。顾客买了布就到我们的摊位裁剪锁边,然后拿回家自己缝制。也有量好尺寸把布留下,过几天再来取衣服。我们这些地摊裁缝,白天在市场揽活,在摊位上裁剪好锁好边,晚上回去吃口饭就加班缝制。为了按时交活,常常睡得很晚,赶上着急要的活,就得干通宵,甚至吃不上饭。第二天带着做好的衣服到摊位上,一边锁扣眼,一边再揽活。市场卖布的摊位周围摆满了流动的裁缝摊位。那时候夏天顶着烈日,脸晒得黑里透红。冬天更惨,为了揽点活什么天气都不怕。我们虽然戴着露着指尖的毛线手套,但手一拿起剪子裁剪衣服,整个胳膊就都是凉的。
  这个时期,曾经风靡一时的“的确良”“涤卡”逐渐退出,被其他更高级好看的布料所代替。布料有化纤的、纯棉的、混纺的、涤纶的等等,颜色斑斓起来,服装的款式也打破常规,各种新潮时尚的款式层出不穷。我们需要不断自学,才能跟上服装发展的步伐,才能满足人们对服装的更高要求。
  接着县里又在这些水泥台子周围盖起了简易房子,条件好一点的裁缝和布料商户,陆续都搬进房子里。人们生意逐渐稳定,流动作业的越来越少, 大街上的商铺、裁缝铺也多了起来。很多乡镇以及大点的村子,也都有了裁缝铺。
  人们身上的服装,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变化着。90 年代中后期,牛仔裤渐渐被人们接受,羽绒服也成为城乡人们冬天常见的服装。而我们地处高寒地区的坝上沽源,皮衣的兴起成了一大潮流。这时许多裁缝铺看到了新的商机,除了加工制作布料服装,都增加了皮衣制作。从山羊皮到绵羊皮,从黑色到彩色,从夹克到大衣再到皮裤等等,就连下脚料都被加工成皮手套。我也紧跟着学习皮衣裁剪和制作,买了大型电动缝纫机,开始加工定做皮衣。皮衣的流行促使皮衣店很红火,我们什么活也做,皮衣美容、旧改新、大改小、打油换拉链之类的小活也概不推辞,那时每天顾客盈门, 干得累但也快乐。后来定做翻新羽绒服,又为裁缝铺添加了新的业务。顾客把穿过的旧羽绒服拿到裁缝铺翻新,花不了多少钱,就能穿上一件不同款式、不同颜色的新羽绒服,可谓两全其美。
  90 年代末期女性服装变化得最快,女性更多地光顾各种服装摊,大量款式与花色的成品服装涌入市场,人们有了新的选择,价格也更加便宜。百货商店的服装柜台,成了老年顾客的光顾地。学生们也开始纷纷追求所谓的品牌服饰,“真维斯”“班尼路”等各个品牌专卖店,相继在县城开业。人们的着装意识发生了彻底的变革,从长期以来注重价格和款式,变化为更注重品牌。品牌档次,成为人们身份和品位的标志。尤其是女性,出席重要场合时,没有件名牌的行头都觉得羞于登场。这时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县城唯一的服装厂也落伍了,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进入21 世纪,人们对服装的需求进入了一个新境界,衣服讲究不说还要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服装的主要功能已不再是御寒,而是个性魅力的展现,并逐渐上升到追求品位的阶段。对于爱美女性而言,已经不满足于裁缝铺制作的衣服。时尚、标新立异,是当代女性服装需求中最重要的元素。人们从简单的跟随潮流到现在的引领潮流,从盲目崇拜名牌到展现个性,特别是近些年来,皮革、裘皮衣服的流行把人们的着装又提升了更高的档次。每年冬天县里的女人们都要集体到集宁、阳原皮衣城专门采购皮衣,家庭条件好的女人们都拥有一件或者几件貂皮大衣、真皮大衣、羊绒大衣、羊剪绒大衣、皮毛一体等高档服装。别说春节,就是平时女人们也不满足于在县城购买服装。许多家庭有了私家轿车,到大城市,买更高档次的衣服,有的甚至专门到北京购买衣服。
  为了迎合大众穿衣的需求,沽源县相继有了“李宁”“乔丹”“贵人鸟”“海澜之家”以及其他品牌专卖店。运动服时装化为之开辟了广阔的市场,人们在休闲时更加放松自己,脱下严谨的西装,换上休闲舒适的服装。服装的时尚不仅仅是青年人的追求,也影响老年人的时尚观念,如运动帽、运动鞋都是中老年人喜爱的服饰。为了搭配各种款式不同的衣服,鞋帽也是种类多多,款式多多。
  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最近几年穿衣也进入网购热潮。年轻人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就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物美价廉的衣服。网购的出现,也带动了快递这一行业的发展。
  我们这些个体裁缝,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被淘汰,许多人仍然在做服装生意,但已改为经营成品服装。现在沽源街面、商场大部分的服装经营者,都是八九十年代的个体裁缝、个体布料经营者,也有他们的亲属和后代。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四十年的服饰变化记录着一个个历史画面。服装这一社会文明的产物,既作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历来是时尚变化最为灵敏的风向标。它不仅具体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而且形象地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以及审美观念的变化。我们这些当年在沽源服装领域拼搏的个体裁缝,也成为沽源服装发展史上最有说服力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那两台为我立下汗马功劳的缝纫机、锁边机仍旧留在家里,它们和我的服装制作过程一起,成为永久的纪念。我常常感叹,如果没有我们这些裁缝,或许也就没有那个年代服装业的繁荣与兴盛。如今服装业的变化发展,呈现了市场经济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尽享其中,一任艳丽的服饰丰富日复一日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