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沽水风华 >

购物车里的幸福生活

时间: 2019-04-04 16:52 来源: 沽水风华 作者: 张海军 点击:

  2013年夏天,我从内蒙古草原的一个偏远牧区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沽源县高山堡乡西壕堑村。第二天,就登上了令我魂牵梦绕的察罕脑包山顶峰——栽杆山。
  站在山顶,极目远望,景色依然是美不胜收,一切似乎和十几年前差不多。但乡间公路上再难看见骡马驴车,倒是各式汽车时不时地经过。看着各种彩色“甲虫”飞驰在砂石铺成的白色公路上,心中感慨自不必说。且还有一辆车厢上画着天蓝色广告图画的农用车,一边播放着流行歌曲一边驶进村里,让人捉摸不透作何买卖。直到回家问起母亲,母亲才告诉我那是串村流动的售货车,每天上下午都有好几辆,日常用品都可以买到。即使有买不到的,只要和售货车的人一说,售货车第二天就会专门从县城进上货带来,方便得很。
 

 
  多年未回家,村里除了母亲,还有几位很亲的老辈亲戚,我的确是需要买点礼物看望一下。母亲告诉我,没有流动货车的时候,也可以去小超市。
  小超市?我还从未去过。几乎是沿着惯性骑着摩托车就去了供销社,老远就看到房子上边女儿墙上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八个大字还完好无损。老供销社在我记事时就有,最早是土坯房。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盖成砖包坯的,一直都是村里的标志性建筑。一长溜带护窗的大窗户, 砖包坯的主体结构,地基是虎皮石水泥勾缝,很是气派。供销社大门开着, 但走进去却让我大吃一惊:既没有了那几十米长的“凹”形栏柜,也没有了那摆满各种商品的货架,更闻不到童年记忆中那充斥在空气中糖果的香甜味道。当年倒煤油、装酱油的大缸倒是还在,只不过里面装的变成了麦麸皮、麻糁渣子之类的东西。因为偌大的供销社里边已经变成了养猪场, 几十头肉猪正在食槽里争食。
  走出供销社,就听见有人喊我,原来承包供销社那个人在院里西边盖了三间小房,把大供销社变成了小超市。进了小超市才发觉,门面虽小, 里面却别有洞天。轻巧多层的货架设置摆放的密集合理,不仅烟酒糖茶等能够长期保存的生活必需品应有尽有,就连新鲜蔬菜、鸡蛋、馒头、面条这些容易变质的“娇贵”货物也是琳琅满目,甚至连过去只有过年过节才能买到的肉类、豆腐也摆上了货架。过去村里人都是自己蒸馒头,最多到供销社买一筒挂面,现在却能“走进小超市、尝尽天下鲜”了。
  此情此景,令我不禁想到小时候从供销社能够买得起、买得也最多的,是煤油。但一年凭票供应的二斤煤油,全家人夜间照明还不宽裕,更不要提母亲天天熬夜做针线活。但那时除了供销社再无其他购物渠道,人们只好千方百计想办法到有亲戚关系的公社或大队,再打上一两斤煤油。我八九岁时就曾经在父母哥姐们忙得顾不上时,由村里的街坊亲戚领着乘坐毛驴车去旧营盘、马房子、兴盛等内蒙古几个公社、大队打过煤油。而在整个计划经济时代,很多商品都像煤油一样,不仅限制个人购买,而且整个国家也是物资紧缺。直到1982 年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被激发了出来。农村也是在那时候出现了个体经营小卖部,烟酒茶糖之类的消耗性、食用性的小商品可就近购买,不必非去供销社不可了。
  现在又兴起了走村串户的流动货车,几乎是送货上门,且货物随时更新,更能提供预订服务。虽然母亲笑说:“这些人其实是看中了大多数老年人的低保钱。”我倒觉得这些人不仅自己极有经营头脑,活跃了经营方式, 其实也极大地方便了乡亲们,特别是满足了那些空巢老人的生活需求。


 
  流动售货车不只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可以说古来就有,只不过交通工具和所售商品不一样。最早的货郎挑子靠的是自己的双腿双脚走,肩上挑的担子里一般也就是些人们日常用的针头线脑、花椒颜料之类的小玩意儿。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还有推独轮车卖砂锅的货郎,他们都是靠自己的双腿双手,推着车一步一步地从蔚县出发,经张家口、上坝头来到我们口外的。
  我其实也串村卖过菜、收过鸡蛋。那还是1989年的时候,那年我21岁,沽源县还没有正式改革开放,但实行生产责任制已七年了。村里不少没出外打工的小伙子大姑娘,在夏天农闲的时候就开始想办法做点小生意。一些女青年骑自行车驮一个自制的木头保温箱,卖冰棍雪糕。小伙子就在自行车后座固定两只竹篓子,到宝昌市场批发一些小葱、黄瓜、菠菜等时令蔬菜,或者到沽源县城蔬菜市场批发桃、李、杏、西瓜之类的水果,开始沿途进村叫卖——因为当时宝昌的蔬菜便宜质量好,沽源的水果便宜认卖。西瓜则是各有千秋,宝昌的来自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个大,又甜又沙。沽源的来自万全,个小,甜而多汁。水果蔬菜可以直接卖,也可以换鸡蛋。还可以直接和村里人收购鸡蛋,然后到县里供销公司或食品公司出售赚取差价。
  人们把我们这样卖菜、卖水果、收鸡蛋的,都叫“驮篓子”。我们只是见过有南方来的大汽车用红薯换土豆,一斤红薯换三到五斤土豆,人们争先恐后地用小胶轮车推上半麻袋土豆去换。据说大汽车把土豆拉到北京以南,又用土豆换红薯,一斤土豆换三到五斤红薯,一来一往利润翻了几番。我们那时候绝对不敢想有朝一日能开着三轮或汽车,上面搭着集装箱或彩钢棚子串村卖货。而现在的流动售货车冬天还有保温被之类的御寒设施,一年四季都可以卖红薯和新鲜蔬菜。
  经常来村里卖东西的售货车,车主一般和村里人很熟。特别是那些会经营的,如遇人买一些商品,算账时的几毛零钱就免了,只收整钱完事,一般是“六舍七入”。别看只是三五毛零钱,其实村里人还是很看重、很有心的,知道自己占了售货车点小便宜,就等于欠了人家的人情。实际上大家也知道,售货人即使少收几毛钱也不会赔本,但他主动让利就是实实在在的人情了。为了弥补人家,只有下一次还等这辆售货车来再买东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有时候看着货车上喜笑吟吟的车主, 看着围拢在车下欢声交谈的乡亲们,就感受到一种久违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温暖。
 

 
  有人说,生活幸福就是不愁吃不愁穿。这观点我赞同。
  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人买东西靠的是“鸡屁股银行”。那时候母亲总是攒些鸡蛋到供销社卖了,买些油盐酱醋之类的日常用品。甚至于鸡蛋可以直接当作货币,和货郎挑子、手推车货郎或赶驴马车卖西瓜水果的人兑换货物。而现在村里人养鸡,很少攒鸡蛋卖钱了。母亲也养了六七只鸡,下的蛋自己吃不了就用罐子腌起来,给各个儿女时不时地就送上几斤。
  从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到21 世纪初,农村人赚钱靠的是出售农产品。除去上交任务粮、留足口粮外,还要余外加工一些胡麻油、白面、莜面、土豆淀粉(或粉条)之类的卖出去。而现在正好相反,人们自己吃的面粉、粉条、食用油大部分是靠买,从超市买,从加工厂买,或从购物车上买…… 这是由于国家鼓励土地流转,鼓励大户规模化种植,结束了过去农民靠天吃饭、自己种地的落后格局。表面看大部分村里人没地了或地少了,可流转出去的土地所得到的承包费用,却高于自己种地所得收益。而且,一些有能力劳动的人也有了打工或创业的时间,收入增多是必然的。这种进步必然反映在村里人购物上,怪不得微信朋友圈里有村里的发小,晒他到面粉加工厂买莜面的视频,还配有一段打油诗:“现在农村生活强,吃的也是商品粮,还嫌粮店面不好,直接来到大厂房。”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村里的一些人已经步入小康,一些人走向富裕。虽然还有一部分人因为疾病或没有劳动能力而比较贫困,但能享受国家兜底的扶贫政策,得到上级的救济和帮扶,低保、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都会定期发放,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也是不缺钱的。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零散卖几瓶酒、几袋奶或者几斤水果,而是成件搬酒、成箱提牛奶,喝不了的可以放在冰箱里。水果则是吃多少买多少,反正超市里总是要啥有啥,流动货车明天肯定就又来了。日常购物,看似小事,但“想买啥买啥”,带给老百姓的却是踏踏实实的充裕感,却与最朴素的幸福指数直接挂钩。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购热潮也席卷了偏远的沽源小城,几家大的快递公司年业务量节节攀升。特别是年轻人很喜欢网购,不论是食品衣被等生活物品、工具器具等生产用品,还是手机美容化妆等奢侈品,几乎都是从网上购买。看中的东西嗖嗖点进购物车,就好像又预订了一份幸福生活,几日就可送达。2018年上半年,快递公司就辐射到了九连城、小厂、黄盖淖、西辛营、闪电河等众多乡镇。而发展农村电商,已经成为国家精准扶贫计划的一部分被重点扶持。也许三两年,农民网购买东西就不存在超区的问题了,不用专门去县城的物流公司,家门口就可以收发了。
  国富民强,百姓安乐,村里人购物今非昔比。又一辆流动货车驶离村庄,欢快的音乐声撒落在乡间道路上:“咱有钱了,有钱了……”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