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子村是沽源县小厂镇的一个行政村,包括5个自然村,即乔家围子、蒙古营、坑坑、大南滩和小南滩,村委会设在乔家围子。石柱子北距县城20公里,东南距小厂10公里。 石柱子村名的由来和一根石头桩子有关。据乔家围子村的老人说,在乔家围子南面、仁和堡西面、冀家营子东面的草滩里,原有一根石头桩子,是蒙古人的拴马桩。据此,拴马桩南面的村子被称为南石柱子(现在隶属于小厂镇脑包怀行政村),北面的村子(现在的乔家围子)被称为北石柱子。 其实,这根石头桩子并不是蒙古人的拴马桩,它的出现跟明朝时独石口的守将杨洪有关。明正统三年(1438年),蒙古兀良哈三卫部频频兴师,屡犯明辽东、大同、延安等地边境。独石口守将都指挥佥事杨洪,在石柱子一带与其交战,激战中杨洪落马伤了脚,却仍然越战越勇,最终,打败蒙古兀良哈军队,擒获部落首领夺栾帖木儿等九人。为庆祝胜利,杨洪在石柱子上铭刻记功立于旷野,以起到震慑蒙古各部的作用。这就是石柱子的来历。 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再辉煌的业绩、再风流的人物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远去。二百多年后的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 清朝康雍年间,坝上牧业兴旺发达,大部分“官牧”和蒙古王公牧场都集中在这里。沽源境域为正白、镶白旗牛羊马群牧地。石柱子周围的大面积土地都是礼亲王的马场。那根极具历史意义的石柱子早就不知去向了,只留下一个既形象具体又神秘莫测的名字,带给后人无尽的想象和猜测。 雍正年间,由于蒙古王公放垦,小厂、莲花滩和丰源店等坝头地带吸引了内地汉民前来耕种,逐渐形成了农耕村落。 清朝末年,蒙古人单木灵(音译,不清楚和礼亲王是什么关系)居住在北石柱子。据说,此人小名二登噶(或许是不懂蒙语的汉人给读白了,也或许是村民们私下里给他取的外号)。单木灵家主要以牧业为主,大量饲养牲畜,也招募汉民少量放垦。冯家和郭家的先人最先从赤城大水坑搬来,给单木灵当长工:种地,或放牧、饲养牲畜。北石柱子自此成为蒙汉杂居的小小村落。 民国初年,沽源县设立垦务局,公开以较低的价格拍卖土地。现在小厂镇长胜沟村乔姓财主,从单木灵手里买到了北石柱子附近的土地,从此成为当地的主人。单木灵则搬迁到羊群庙(又名会和寺,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所在地,即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桑根达赖镇。 乔家接手土地后,开始大面积开荒种地。赤城等地百姓纷纷前来,与乔家合种分收地,二八或三七分成,于是,北石柱子的人口越来越多。 民国年间,由于军阀混战,散兵游勇窜至沽源,结伙为匪,祸害百姓。为防匪盗,民国十三年(1924年)前后,乔家在大约二十亩见方的村子周围修建了高丈许、厚六尺许的围子(就是用泥土夯筑而成的城墙)。修围子是为了保护围子里边人家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乱世求生的无奈之举。后来,北石柱子就有了另一个名字——乔家围子,乔家围子也叫石柱子堡。 据《察哈尔省通志》记载,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沽源县辖4个区,25个乡。石柱子曾被划分为沽源县第一区治下的一个乡,下辖包括乔家围子、蒙古营、大道湾等22个自然村,共704户人家,2982口人。 1935年12月,沽源县被日军侵占,原行政区被分割为两部分。第二、四区和第一区的石柱子、明沙滩、小厂等部分乡被划归伪满州国丰宁县。石柱子乡邻从此过上了亡国奴的生活,被集甲并村到乔家围子,被奴役被杀戮,开始了10年暗无天日的“人圈”生活,直到抗战胜利,才又重见天日。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成立宝源县,共设10个区,石柱子归第九区小厂区。1946年10月,国民党占据沽源建立政权,县下设9个大乡。石柱子被划归复兴乡,乔家围子是乡政府驻地。1948年12月,宝源县全境解放,废除国民党行政区划,恢复宝源县区划,石柱子仍归第九区。 1950年,宝源县分治,恢复沽源县治。全县划分为6个区,石柱子被划为第三区。 1953年,沽源县行政区重新划分,石柱子设乡,仍归第三区,乡驻地设在白庙洼村。 1956年6月,沽源县政府将全县77个乡合并为28个乡和1个乡级镇。石柱子乡被并到小厂乡。后来的1958年、1959年、1961年、1965年,行政区划又几经变化,乡改公社,大公社变为小公社,1984年,又由公社改成乡,1996年,小厂撤乡设镇。不管如何变化,石柱子一直隶属于小厂,直到现在。 外界都知道小厂有个石柱子,却不知道石柱子实际上是一个集体名词,是几个村的合称。“石柱子”曾经一度取代“乔家围子”,但“乔家围子”也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在当地人的口中,“乔家围子”可能更多地被提及。 说到石柱子村,就不能不说一下石柱子庙。石柱子庙在蒙古营的北面,是一座规模很大、很雄伟的藏传佛教寺庙。寺庙盖在一个天然的黄土台子上,地势极高。有正殿和偏殿,从坝头下来,老远就看见了。村中老人只知道是蒙古人建造的,至于是什么年代由谁建造,已无从考证。寺庙的正殿里供着四大金刚泥像,至于还有哪些佛或菩萨,不懂佛教的村里人谁也说不清楚。 人们只记得每年的六月初五到初七,蒙古人会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六月六是信佛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传说唐僧去西天取经回来,不慎将所有经书丢落到海中,捞起来晒干了,方才保存下来。因此寺院会在这一天翻检晾晒所藏经书。蒙古人在石柱子庙的这些活动可能也跟这个节日有关。当时,石柱子庙和乌克河庙(在今沽源县小河子乡乌克河庙村)、玛拉盖庙(在今太仆寺旗宫宝拉格草原)齐名。三座藏传佛教寺庙经常联合搞活动,六月初七忙活完,六月初八又转到乌克河庙搞大型的祭祀活动,六月十三至十五则又到玛拉盖庙。十三那天的活动是跑马,就是不给马戴龙头、缰绳,骣(chăn,不加鞍辔骑马)骑在马上赛马;十四那天的活动是跳鬼,人们头戴牛头、马面等面具聚在一起狂魔乱舞;十五那天的活动是送鬼,庙里熬小米粥,粥里加牛奶,举行一个仪式把鬼送走,人们喝小米粥。 |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