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百年古镇•大二号》主编贾富海同志,受编纂委员会之托,专程到张家口找到我,要我为《百年古镇•大二号》作序。5月中旬,他把全部书稿发给了我。我捧起这部沉甸甸的书稿,认真的品读,用心体会。这不仅仅是一部书稿,分明是一个乡级党委、政府的一份厚重;是3000多大二号人民的期待,是这些勤劳、淳朴的人们要圆的一个梦;更是沽源文化学社,那些一直为沽源文化事业默默耕耘的人们,对沽源那片沃土的挚爱,是沽源文化人的一腔热情,一种责任,一份心血。 我曾经在沽源县担任过党政主要领导,时隔20多年,我依然忘不掉沽源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更忘不了那些淳朴的人民对我们党的信赖和忠诚,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沽源是我工作过的地方,也是我的第二故乡。每次回到沽源,都会看到新的变化,这都是我们党坚强领导的结果。今天当我看到这部厚厚的书稿,内心深处有万千的感慨。这又是沽源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一项丰硕成果。感慨之余我欣然作序,权当是对沽源人民、大二号回族乡党委、政府的一份敬意。 历史是一条长河,滚滚滔滔,奔流不息。大浪淘尽了多少风流人物,却留下了一座百年古镇,令人牵动乡愁,留连兴叹…… 历史是一位巨人,行走在岁月的风中;历史是沧桑的尊者,肩挑着时代的风霜。无论是疾风骤雨,还是艳阳普照,她总是迈着沉稳的步伐,不紧不慢循着自己的轨道向前走着。百年古镇大二号这个神奇的村镇,相伴着历史的脚步,历经近二百年的行程跋涉,走到了今天。山河岁月令人感慨,沧海桑田动人情怀。 原大二号乡党委书记白锐华、乡长于海清以及接任的书记武雅军,深知这块土地的宝贵。此地历史文化的厚重,下力气,大手笔,挖掘整理这块土地上积淀着的历史文化,编辑成书。想借鉴她对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民生、文化、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以独有的政治远见和魄力,联系发动沽源县一群对本地历史文化和乡土文化有深厚感情的人,不怕千辛万苦,深入乡村,走访百姓,翻阅历史资料,调查、考证、探索、研究,用各具特色的文笔,真实地还原古镇的历史原貌,让她从尘封的历史岁月里慢慢地走来,展示她依旧的容颜和情怀。 一座庙,一块碑,告诉人们百年古镇大二号起源于清朝乾隆初年。二百多年前任姓晋商,从山西走口外,跑草地,来到大二号山坳里,盖起第一间土房,升起第一缕袅袅炊烟,文明开始生息.古镇纪元伊始。石碑上的字虽然模糊不清,却记录、见证了百年古镇大二号的沧桑岁月,告诉人们历史上的大二号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历史跌宕起伏,写满繁华与衰败,屈辱与拼搏。你可以看到这座碑遭受到多少次风吹雨打,也会隐约感觉自己在翻阅一部厚重的史书,它记录着大二号人受害、受辱、奋斗、抗争的往昔,以及回汉两族人民团结合作、拼搏共赢的可歌可泣的壮举。 一棵二百多年的老榆树,经过风吹日晒,战火历练,仍顽强坚韧的生命力活到现在,又枝繁叶茂,默然挺立在大二号的村边。它像是一位历史老人,见证着、述说着整个村落的风风雨雨,在这里繁荣与萧条轮番上演,社会动乱纵横杀伐,老百姓生生息息,熬过了漫长的苦难辛酸的日月。在旧时代的悲情音乐背景下,呼号着大二号人生命的长歌。 一个小镇,一个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历史沧桑,面积只有60平方公里,居民不足四千人的小镇,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文化人,耗费那么多的心力物力,调查、考证、搜索、研究,辛劳不辞,孜孜以求?毋庸质疑,这项文化工程本身,正体现了一方政府的远见与卓识,体现了沽源文化人对家园的热爱,对故土的守望,对历史的景仰!小镇旧事万千缕,堪作千古一卷书! 因为百年大二号镇的兴衰发展史是坝上草原村镇兴衰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它有着极大的启示性,如果研究探索了她的来龙去脉、沧桑的历史就可以知道沽源及坝上四县的发展史。可以说,是窥一斑而见全貌。与中原厚重的历史文化相比,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草原历史文化的色彩。它的历史文化积淀,反映的是北国草原文化,政治、经济坎坷的发展史,具有另一番风光和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沽源县的历史是一部游牧到农耕的历史,各朝各代都有过它的辉煌,这块土地上到处留有它的遗址和痕迹,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百年古镇大二号这部书,不是写史,也不是修志,它主要是记录了大二号的历史沧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诞生、发展、壮大、繁荣以及萧条的来龙去脉。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诸方面真实反映了她的漫长行程。沽源县有激情的文化人或歌或诗,或叙或议,或写真或纪实,以多种文体生动鲜活简练明快的文笔,从自然环境、天文地理、建制沿革、物产经贸、乡里风俗、动人传说、遗址古迹、宗教历史文化特色诸方面,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大二号古镇的起源与发展,繁荣与萧条,以及变革与新生。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再现了各族人民直面苦难生活,不屈不挠、拼搏创业的精神,以及在白色恐怖下,在匪患横行中,在日寇的铁蹄蹂躏与国民党的刺刀淫威下,英勇反抗,保家爱国的英雄风范。凸显了大二号回族乡的地方文化特色,既形象化,又富有感染力,是非界限明确,爱憎悲喜炽烈,图文并貌,史料详实,读后让人身临其镜,发生共鸣,起到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传承文明、教育启迪后人的无可估量的作用。 清朝中晚期,张库大道形成之前,有三条通往库伦的商贸道路,其中沽源的大二号就是其第二条通道上的重要站点,必经中枢,大二号就成为多伦商品和客商南下的必经之地。四通八达的交通,使其成为方圆百里商品交换的枢纽。清朝中叶,部分回民又到大二号落脚,从而进一步促进大二号的发展。 让人称奇的是大二号繁荣的商业。从清中期开始,大二号商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塞外的商业大镇,咸丰、同治时期达到顶盛。点心作坊更是大二号的一绝。大二号的点心远近闻名,也是蒙古人最喜欢的食品,他们整车整车的买上拉走,成为商家一时的荣耀、后世的佳话。 大二号从外蒙独立开始衰败。民国3年(1914年)军阀混战,匪患四起,民国15年(1926年)直奉交战,多伦遭受抢掠,殃及大二号。民国15年后(1926年)土匪如毛,常驻大二号的土匪杆子达十几家之多。日寇侵略中国后,当地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又挑起内战,匪患四起,兵匪勾结,让大二号遭受重创,一蹶不振。 但是,不管经历多少沧桑岁月,大二号是个人杰地灵的宝地。这里人才辈出,有颇具传奇色彩的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委副书记、栗寿山;回族革命老夫妻杨桂兰、马恩芳;抗联老战士董俊城;血染头道河的革命英烈王双太;沽源县书法名人王秉文;在七八十年代以扮演皇帝唱红沽源及邻近县市的晋剧名角金方红;还有留居美国做博士后研究员齐向红;商业精英马献武等等人才。 大二号的衰落根本原因是国家动乱、落后、分裂,兵匪勾结祸害百姓。它的兴衰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要想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稳定富裕,必须有国家稳定为前提。国家动乱,人民就要遭难。联系到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人民生活,一定要认识到,国家繁荣昌盛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将来,无论是政党威望,还是执政能力,任何一个党派,都无法取代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希望,人民才有希望,这已经是不争的历史事实!所谓的多党执政是别有用心的政治蛊惑,是脱离国情的谬论。当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感受到正能量。在全国,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作风、反腐力度、党风、社会风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满意,百姓高兴,社会稳定,经济强势发展,中国正以无可阻当的势头在崛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伟大中国梦,实现民族复兴,代表了十几亿中国人的一致愿望。 百年古镇大二号这部书,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有历史、现实的重要意义。大二号乡领导的远见,沽源文化人的辛勤劳动,会受到世人的赞扬。也会得到从大二号走出去的所有精英的赞许。让我们从这部书中寻觅、探索、研究坝上村镇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今日之事、此时之文转眼成昨,唯百姓热爱和平、眷恋故土的淳朴愿望生生不息,追求富裕、企盼安康的美好希冀热烈而执着!此番情怀,倘若本书能传达一二,我们全体编写人员将倍感欣慰! 2014年5月30日 |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