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斋节 回族有三大节日:开斋(大尔代)节、宰牲(古尔邦)节、圣纪(圣忌)节)。其中与维吾尔等民族重视“古尔邦”节相比,回族更重视开斋节,她是回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其他民族称其为“回民过年”。 1、开斋节的由来 据伊斯兰教经典记载,伊斯兰教初创时,穆罕默德在斋月满时进行沐浴,然后身着洁净的服装,率穆斯林步行到郊外旷野举行会礼,并散发“菲图尔钱”(开斋捐)表示赎罪,以后相沿成俗。 2、开斋节的主要礼仪 教法规定在节日进行下列七件事是可嘉行为:①拂晓即吃食物,以示开斋;②刷牙;③沐浴;④点香;⑤穿洁美服装;⑥会礼前交“菲土尔•赛德盖”(开斋施舍);⑦低声诵念赞主词。 (1) 拂晓即食,穆斯林于该日晨礼后速进少许饮食,以示戒满开斋向真主感恩之意。 (2)交纳开斋捐,(有的地区穆斯林称为“麦子钱”、“开斋税”“开斋仪”等)穆斯林按家庭人口计,每人施麦2斤半,可折成现金施贫,或交清真寺做宗教基金先交后参加会礼。此项施舍定制于伊斯兰教历二年(623)十月。其目的是“净化人的心灵,接济贫困”,培养人的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美德,避免穆斯林中的贫苦人在节日沿街行乞,与贫苦人共享节日之欢乐。 (3)伊玛目(阿訇/教长)宣讲教义;寺管会寺务公开及重大议事。因开斋节是一年中最隆重、最庄严的宗教活动,以此赞主赞圣、教化穆民、凝聚人心、传承文化。 (4)会礼(节日礼拜)。是日上午,穆斯林沐浴盛装(男子一般戴白色无沿小帽,表示清洁不染;妇女一般戴“盖头”,遮住两耳、脖子和头发,只将面孔露出。青年妇女一般戴绿色的,盖头较短,只批到肩上;老年妇女一般戴白色的,盖头较长,直披到腰际)心口默颂赞词,聚集在当地最大的清真寺内(会礼者过多时可移至广场或郊野举行)举行规模盛大的会礼仪式。会礼定制于伊斯兰教历二年十月,在教法上属“瓦吉卜”(即当然的义务)。节日早上(或前一两天),清真寺寺管会一般会安排专人负责开斋节经礼记账与公示、张榜公布全年的乜帖(施舍资费)、烧水的、做油香的、做菜的具体事宜。寺内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还要悬挂“庆祝开斋节”的横幅和彩灯,张贴赞颂真主的对联。家家户户要打扫卫生,成年男女沐浴净身,小孩子也要把脸洗干净,男女老少都换上洁美服装。大约早晨八点以后,人们汇集到清真寺(或出荒郊)举行会礼。当阿訇高呼“安拉呼哎克白哩(真主至大)”宣布会礼开始,人们手待经香(进入大殿前脱鞋)自动跪成很整齐的行列(俗称排班),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礼拜。这种会礼比平时主麻的聚礼要隆重得多。这种会礼规模之庞大,形式之庄严,气氛之隆重,令人惊叹不已。哪怕刮风下雨,他们也无所畏惧,情绪仍很高涨。。礼拜后,人们“拿手”,彼此互颂赞圣词:“安拉哄买算哩尔俩,穆罕麦迪,乌尔俩,阿里穆罕麦迪”,齐向阿訇道安,接着互道“色俩目”(和平、平安、安宁)问候,也有摒弃前嫌,共创未来之意。 (5)聚餐,会礼后,清真寺准油香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要宰牛、羊、鸡、等,做烩菜等,与各穆斯林及来宾一起聚餐,以取互相拜节问候,共庆团圆、文明、平安、进步之意。 (6) 游坟,开斋后,由阿訇带领或各户分散游坟扫墓,为逝者祈祷。 亲朋好友或开车、或骑车、或步行,络绎不绝,熙熙攘攘,坟地人头攒动,场面蔚为壮观、肃穆,气氛尤其凝重、凄切。游坟伊斯兰教宗教礼俗;穆斯林纪念亡人的一种仪式。“游坟”即谒墓,俗称“走坟”、“上坟”。通过游坟,以示对亡故者的纪念和缅怀,并祈求真主“恕饶罪过”,升高他的品级。伊斯兰教认为活着的人亲临墓地,见坟生感,由亡人的死亡联系到末日的审判,会激励自己多干善功,弃绝行恶,作一个正直、虔诚的穆斯林。 (7)串亲访友,有些青年还在开斋节举行婚礼,更添节日气氛。 大二号回民公墓 墓地规模宏大,大二号回民公墓地处村庄南3公里处北低南高的山坡中。分老坟地和新坟地,原来四角都立有石碑为界,现在只有老坟地用铁丝栅栏围护。新坟地地处老坟地西北约1公里处,仅安葬几人;老坟地因其古老,规模宏大,埋的亡人也多。可以用墓碑林立,坟头密集来形容。回民坟头和汉民的形状、朝向明显不同。形状呈长三角形,头高脚低。朝向头北脚南,面向西(意谓一心向主——圣地麦加克尔白在西)。 墓地禁止污损,回族对坟地很重视,一般都打墙或围起来,禁止在坟地周围修牲口圈、厕所,更不允许任何人在墓地大小便。还禁止在墓地放牧,不许从墓地里取土,以防坟墓塌陷。 如以后〔迁坟〕需要迁葬时,挖开坟穴,取骨尸装入白布口袋,葬入新坟。其间要念“亥贴”祈祷,还要舍散 “乜贴”。 |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