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大二号 >

大二号碾磨房里飘出的乐章

时间: 2017-10-31 10:59 来源: 沽源网 作者: 郑恒萍 点击:

  在沽源农村,不管规模大小的村庄,村子里都有碾磨房,有碾子的叫碾房,有磨的叫磨房。碾磨作为一种历史最悠久的农村生活用具,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建立于清乾隆年间的大二号村,商铺林立、店铺众多,是一个亦商亦农的繁华古镇。到人民公社时期,大二号大队共有18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都有自己的碾磨房,是坝上农村拥有碾磨房最多的地方。那些沉重而硕大的石碾石磨,不知石匠师傅是在哪里打磨刻凿出来,又是怎样运到偏远的坝上农村,今天难以考证。历经数百年的磨合,光洁而瓷实,久久不会散尽的麦香,在历史的记忆中,穿越时空,与村民的血脉息息相通。
  碾磨房一般都位于每个生产队的队房附近,碾磨房与村民的住房一样,都是土木结构,大约都是三间打通的平房,黄土泥巴抹墙,溜光的黄土地面,整洁而宽敞。碾房里面有石碾子,碾房是当时典型的原始的手工作坊,用以加工莜麦以及豆类。农家俗称磨面叫做推碾子,一个推字道出了碾子这种原始而古老的劳作方式,但是就是这种古老而笨拙的方式,却伴随着村民不知度过了多少年年月月。
  大二号及整个坝上地区有三宝:土豆、莜面、大皮袄。莜面是这里的主食,制作起来却很复杂,最重要的工序,就是把晾干的莜麦上炒锅炒熟了,用碾子加工成面粉。
  莜面好吃,但是加工成面粉要经过以下几道工序,莜麦在碾之前,必须先用筛子仔细的筛了,把石子和麦秸去掉,然后再用水淘洗一遍、晾干,这样可以保证磨好的面好吃、不牙碜。村民推碾子之前,炒莜麦是那种很大的平底铁锅,翻炒莜麦的工具则是炒莜麦耙子,炒莜麦的村民脖子上围一块毛巾,因为莜麦在翻炒的过程中受热,莜麦毛子会飞扬在空气中,落入炒莜麦人的脖子里,那种细碎的莜麦毛子如果落在人的身体上,会很痒很难受,所以毛巾起阻挡的作用。莜麦一般炒到微微的泛黄就熟了,就可以出锅,放在晾池里晾凉,然后才能上碾子碾。
  早时候村民推碾子大约需要一天的时间,莜麦经过筛、洗、炒、晾、就开始用碾子碾面,然后把磨好的面再用箩子一点点的箩好,把箩剩下的没有碾碎的莜麦再上碾子加工,这样几番下来,才能碾好可以食用的面。磨面剩下的面麸子,也不会轻易扔掉,而是作为牲畜的饲料。
  碾房虽小,却是人来人往,异常热闹。婶子大娘们提着装小麦和莜麦的簸箩、筛子、笤帚等家什,在磨房里忙忙碌碌,进进出出。有的是妯娌们一起来,有的是一家子,有推磨的,有过筛子的,有说有笑。她们把莜麦均匀地铺在碾盘上摊成一个薄薄的圆圈,然后推着碾子一圈圈地转动,妇女的头上包一块毛巾,拿一把干净的扫帚追逐着石碾子,跟着打圈,把挤到碾盘边沿的莜麦扫到中间。慢慢地,莜麦变成了白生生的面粉。待面碾好了,再用箩细细的过一遍,用小簸箕铲起来放进口袋里,推碾子的活计算是完成了。这时候妇女全身都是白白的面粉,眉毛、脸上仿佛搽上了一层细粉,眼睫毛都变成了白色。妇女们看着各自的滑稽样,于是你推我一把,我推你一把,相互调笑着,在笑声中忘记推碾子的辛劳,望着满满一口袋的面粉,心中满是希望和喜悦。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刺骨的寒风吹进碾房,冬天推碾子是很受罪的,但即便是这样也阻挡不了村民推碾子的热情。一过腊七腊八,村民就开始淘米、开始磨小麦,这时候石磨派上了用场。石磨与石碾不一样,石磨分上下两个磨盘,两层的结合处都有纹理,上边磨盘上有一个把手,中间有一个圆洞,把粮食从圆洞中放进去,通过上下磨盘的转动把粮食磨碎,形成粉末。
  石磨磨面要比碾子费工夫,因为白面精细,所以筛白面的箩孔很细,磨小麦要经过几次加工才能磨出精细的面粉,所以一年当中只有过年村民才加工白面,平时是很少加工的,况且小麦产量低,而且不经饿,坝上素有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的说辞,那时候粮食缺啊,所以村民很少种植小麦,基本上以莜麦为主要粮食。
  窗户里刮进来冷风,人们冻的瑟瑟发抖,村民于是点燃木棍干柴用以取暖,碾房稍稍的缓和起来。村民趁机赶紧碾黄米,黄米多用碾子推,很少用磨子磨。黄米在碾之前必须用热水淘洗、晾干才能上碾,黄米在碾房里散发着蒸腾的热气,碾出的面粉也散发着热气,箩常常被潮湿的黄米面黏住了,于是放在火上烤,烤完后轻轻一敲或轻轻一扫,才能使用。磨房里,女人们拍打箩帮箩面的啪啪声,碾子转动的吱吱嘎嘎声,交汇出一曲和谐快乐的交响乐,这音乐带着年味飘出碾房,回荡在古老的村庄里。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碾子伴随着大二号的村民度过了春夏秋冬、度过了寒来暑往,转眼时光进入到五六十年代初期,大二号的村民已经开始使用牲畜推碾子。那时候碾子用作莜麦的加工,马拉碾子节省了人推的辛苦,也节省出了劳动力,磨面的人就能腾出手来做其他的事情。
  用马拉碾子的时候,先给马戴上眼罩,套在磨房里。然后用簸箕把莜麦均匀地撒在碾子上,轻轻拍拍马的屁股,马就慢慢的走动起来,带动着碾子轱辘轱辘的转动起来,莜麦在碾子下噼噼啪啪的裂开了,马拉着碾子顺时针不停的转圈,被碾压的莜麦从碾中轴处碾到碾盘的边沿处,随即由被碾碎的莜麦垒起了一个圆圈,把圆圈的半成品放到箩子里箩,箩下的就是面粉,箩上的是半成品,再把半成品放回碾子的中轴处再碾压,半成品不多时就再续添莜麦,这样循环往复,一直把要推的莜麦全部碾完。
  村民一般都会在早晨进磨房,那时候的村庄里没有电灯,晚上磨面只能点煤油灯,但是煤油一般很难买到,所以村民都选择在白天磨面。每天早晨六点的时间,村民就在碾房房前排队,人多排不上的时候,人们就选择晚上磨面,晚上也是碾磨房里最热闹的时光,男人领着女人,女人带着孩子,大人孩子在磨房前嗅着磨房里飘出的莜麦清香,嘴巴馋的孩子就偷偷吃着炒好的莜麦,那种清香至今记忆犹新。
  当碾磨房外的太阳越升越高的时候,磨房里飞扬的粉尘在阳光里摇曳着,与空气混合在一起,屋里弥漫着白蒙蒙的雾气,马的身上以及人的身上落上一层漂浮的面粉。
  五六十年代的农村,村风淳朴、村民朴实,村子里不管谁家有大事小情,全村人都会责无旁贷地积极响应,有能力的出能力,有主意的出主意,相互帮扶相互照应,代代相传就像一家人。民以食为天,居家过日子,每一个家庭都要到碾房来磨米磨面,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于是磨房就成了生活剧场的直播间。张家要娶媳妇了,李家儿子生了小孩,王家夫妻吵架了,赵家媳妇不孝顺了等等,这些话题都会在磨房里谈论。村子里没有隐私。哪怕是刚发生的事,也会通过碾磨房这个媒介,迅速传遍村子的每一个角落。
  碾磨房是倾述心事舒缓心情的好地方。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尤其是农村的女人,心直口快,心里不藏事,心情的晴雨表就表现在脸上,农村事情无大小,大到娶媳妇娉闺女,小到刷锅洗碗这样的小事情都会拿到磨房里交流。那时候没有电脑电视,磨房就是最好的畅谈场所,家里有了烦心事,和好姐妹边推碾子边唠叨,倾诉烦恼,说到伤心处,还会一起抹一把同情的泪水,彼此解劝开导。说到高兴处,女人们会笑弯了腰,日子便在这种不经意中流逝了。
  碾磨房又是化解矛盾、调解矛盾的好去处。邻里之间、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在长期相处的过程之中,难免磕磕碰碰,难免真真吵吵,更难免因误会而产生隔阂。当矛盾的双方一同走进碾房,难免不互相帮衬一把,一方推碾,一方帮忙,于是打开心中话匣子,推心置腹、各自检讨,话说开了,矛盾解除了,误会也就烟消云散了。
  春天和冬天都是碾房最忙碌的日子,春天的时候村民会把一夏天的粮食都碾好,因为夏天忙于种植锄地,秋天忙于秋收,人们是没有时间推碾子的,所以春天要储备半年用的粮食。到了冬天,忙碌了一秋天的村民,粮仓里收获了新种植的粮食,碾新粮食就成了家家必备的课程。暑九隆冬,家家户户推碾子,多数人循规蹈矩的,也有少数人耍赖插班的,为避免插班现象,村民会在头一天晚上赶到磨房,等前一个村民推完碾子之后,一把锁子把碾坊的门锁了,自己拿好钥匙,第二天就可以第一个去磨面了。
  生活就这样在碾子的隆隆声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度过,岁月也在滚滚的石碾下一圈一圈的流逝。转眼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农村的千家万户,农村落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产量飞速增长。古老的碾磨房已经无力完成庞大的农产品加工任务。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动磨面机和柴油机走进了农村,村民在惊奇这个铁疙瘩的同时也喜欢上了这个铁疙瘩,因为这个铁疙瘩让村民从推碾子的辛劳中解脱了出来,取而代之的是便捷、快速、省时、省力的磨面方式,隆隆的机器声代替了嘎登嘎登的马蹄声,代替了碾子单调的轱辘轱辘声,村民们不用再大笸箩小筛子的劳作了,只需要把莜麦放进机器的漏斗里,面粉就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进入了村民的口袋里,这种变化让村民们惊叹,让村民爱死了这个铁疙瘩。
  八十年代大二号乡通了电,电动磨面机又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大二号村民的面前,柴油机带动的小型磨面机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像一个退役的老兵,悄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在,农村都有很多加工机器,碾米机、粉碎机、打浆机、脱粒机、铡草机应有尽有。村民们在感叹时代进步的同时,也在享受着科技进步的成果,这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如今,碾磨房早已不复存在了,曾经的热闹、曾经的喧嚣,曾经的功臣,如同大浪淘沙,随着历史的河流滚滚而去。有的石碾垒在了猪圈的墙上,有的支在房屋地基的墙上,有的像一个嶙峋的骨架,散落在村子的一角,成为了旧时代的一种痕迹。年久失修的碾磨房,已经无人问津,墙壁四处透风,有气无力的支撑着长满荒草的房顶。古老的碾磨房,不见了那几十载的风光和繁荣,在沧桑的历史舞台上,演完了最后一场戏,讲完了最后一个故事,毫无所求的悄然离去。
  碾盘在碾房中一圈一圈滚动的声音,早已成为一种历史散落在村庄飘荡的风中,碾盘那健壮的身影,那吱吱嘎嘎的声音,那漂浮在空气中的粉末,依然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碾磨房便成了一种概念,一个词语,一道风景。
  石碾子,农民赖以生活的原始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原始石碾子,经历过沉重的历史,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碾子的一生,终因历史的前进而终结,给人们留下一个永远的记忆。碾子时代过去了,永远留在岁月斑驳的记忆里,那些无法褪去的痕迹,永远那么耐看,那么让人回味无穷。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