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郑志刚
追梦的人——记沽源县造林功臣李宝金(6)
时间:2024-05-17   作者:郑志刚   来源:执着漫道   点击:
再创辉煌



2002年9月市人大主任王权视察塞北林场工程
 
  1998年9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到承德地区视察林业,提出在张承沿坝地区建立3个像塞罕坝机械林场那样规模的大型林场,从而构筑一道京津生态屏障。1999年6月,河北省林业厅和有关部门的专家荟萃塞罕坝,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后经河北省政府决定:建立张家口塞北林场、承德丰宁千松坝林场、御道口林场。2001年组织上考虑,决定李宝金兼任塞北林场第一任场长(正处级)。事实证明,组织的这一决定不仅远见而且英明。
  李宝金对塞罕坝林场并不陌生,过去因工作多次去过塞罕坝,对其建场历程多有了解,他们的创业、奉献精神也曾激励着他不断前行。当他接受这一任务,也觉担子很重,立志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将张家口塞北林场建成第二个塞罕坝。
  李宝金带领场班子成员(两名副场长)及几名科级干部,奔赴承德塞罕坝林场实地考察。考察后回来多方征求意见,总结30多年造林工作的经验,确定了“规划高水平,施工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实现高效益”的建场方针。



认真严格细致整地
 
  塞北林场项目区,横跨4个县,东西长达185公里,涉有5个国有林场,15个乡镇,93个行政村。面对项目区荒滩、沟谷、山坡多为集体所有的实际,30多年林业建设的经验告诉他:必须用现代林业理念建设现代林业工程,不能因循守旧。李宝金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探索出全新的规划设计和营造管护机制。
  科学规划,规模开发。在工程总体布局上,坚持按山系、按流域集中连片,规模治理。东部以沽源长梁、丰元店两乡为主,从大石啦村开始与首都周围绿化工程、承德千松坝林场工程连为一体。西部以张北、赤城、崇礼、沽源四县交界的桦皮岭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到崇礼与张北两县交界的老爷庙为止。四县的四个分场工程形成整体。在林班设计上,全面覆盖,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在树种配置上,以生态效益为主,适地适树,乔灌草相结合,即“阴坡松、阳坡杏、沟壑沙棘、沟底榆杨”。在附属工程上,科学合理设置林路、防火线、管护房、围栏、工程碑。



营林区建设
 
  改革创新,活化机制。在项目工程组织实施中,推行工程招标制;在工程施工中,实行工程监理制;在工程验收中,实行末位淘汰制。在造林机制上,创造出林场承包集体荒山造林,林场、分场、乡(镇)、村四级股份合作造林,非公有制造林。
  示范带动,确保质量。为确保工程质量,抓示范、创精品、树样板,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如,在抓沽源县南厂15万亩示范区工程中,从整地到苗木培育,从树种搭配到实施容器苗造林,李宝金和技术员一起跟班作业,环环相扣,示范带动,保证了塞北林场建示范工程60万亩。
  强化管理,注重实效。坚持“造管并重,突出管护”,建立了林场、分场、营林区、护林点四级管护机构和森林公安、林政、专职护林人员三位一体的管护机制。确定专职护林员118人,兼职护林员90人。从而形成了互相监督、相互制约的管护体系。
 
 
2004年6月市长高金浩在塞北绿长城碑前与两位场长合影
  参与塞北林场工程建设的人,大都是附近的农民,他们离施工项目区不论是十里八里还是三里五里;不论是步行骑车还是坐自家的牛马车,都要自带干粮。不论是阳光暴晒,还是暴雨倾盆,没处躲没处藏,雨淋落汤鸡是常事。一次,越野吉普车浫在泥窝里,车轮飞溅起的泥沙将李宝金、县人大副主任杨成高等十多人滚成了泥人。不论是首都周围绿化工程,还是塞北林场工程都是这样天复一天,年夏一年滚沾出来的,都是这样死把硬拧,苦干实干加巧干干出来的。正如沽源县塞北林场场长刘文贵说,一年365天,李宝金场长就有200多天在工地上。刘场长讲的话不是夸张,塞北林场的职工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即使“五一”、“十一”这样的节日,他们也战斗在项目区的山上坡上梁上。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视察塞北林场工程
 
  经过六年的苦干实干加巧干,两期工程顺利完成。全场共造林75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新修林间道450公里,开设防火线110.4公里,建设营林区、检查站、望火楼42处,育苗679亩,其它附属设施均按计划完成。塞北林场工程与首都周围绿化工程、国有林场相互连接,构筑成塞北林场巨大的绿色框架,成为张家口第一大林场。市人大、市政府领导视察后,高度评价了林场的建设,认为是一大奇迹,称为“塞北林海〞,护卫京津的绿长城,并奖励林场10万元。省林业厅厅长张树仁视察了工程,听取了李宝金的工作汇报后讲了“四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规模这么大;二是没想到机制这么活;三是没想到有这么一批尽职的干部;四是没想到效益这么显著。领导的讲话,无疑是对塞北林场工程的肯定与赞扬。
 
 
林业部副部长刘广运视察塞北林场工程
 
  当年,我多次参加县里组织的现场会,参观首都周围绿化工程,参观塞北林场工程;我也作为游客多次走“天路”,看到横贯东西370多华里的片片松林,都给我震撼。当我登上海拔2211米的冰山梁顶峰时,独石口古长城隐隐可见,让我多有感慨。古代修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来入侵,今天的植树造林,营造“绿色长城”是为了抵御风沙入侵。两个不同时代,跨越千年,目的有相同之处,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古人与今人的伟大让我肃然起敬!
 


塞北绿长城
 
  我曾多次漫步于工程区内,看到那整整齐齐的片片松林点缀在一岭一岭的新绿中,我脑中浮现的是,那漫山遍野的尺余小树苗和鳞次栉比的鱼鳞坑。松林间一坡一坡的绿草,田野中一波一波的麦浪,仿佛在欣赏一行行诗句组成的一首首壮丽的绿色诗篇;我脑中浮现的是一个一个的拓荒者,他们手中飞舞的铁锹撞击石子的声响;他们顺脸而下点点汗滴浸入泥土发出的微弱声响;他们大口大口咀嚼冰冷馒头之声交织而成的是一部动人的交响乐。我仿佛看到干瘦干瘦的指挥家一一李宝金,就站在这数万造林大军中,站在这高高的山岗上!他高高举起的长臂大手,还有随风而起的长发,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一时诗兴大发,还赋诗一首:
 
追梦
青少图强塞上行,韶华不负锁沙风。
拼搏苦斗四十载,纵横交织林网屏。
昔日蛮荒盐渍土,今朝绿海碧涛声。
天和气爽溪流水,世众乘凉念故情。
 
  经过40年的不懈奋斗,将起初只有一个千亩林场建成115万亩(沽源40万亩、塞北75万亩)的森林,他的绿色之梦终于实现了。两期工程完成之后,李宝金于2006年光荣退休,开始了不同寻常的老年生活。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