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郝艳芳
清代坝头山地的牧羊曲调
时间:2017-08-08   作者:郝艳芳   点击:

  一、坝头上下村落建成的时间
  沽源县莲花滩乡是个风景秀美的乡村,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自然景观,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莲花滩乡处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最南端,是坝上和坝下的分水岭,它多数村落都建在坝上,坝下有三个自然村,坝上村落和坝下村落形成了鲜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存状况。
  沽源县建村最早的四个村落,有三个村落都建在莲花滩乡的坝下,明万历十年,即1582年前后建村的同兴号村、榛子沟村、丁庄湾村。明代以前,这片广袤的地区不是荒无人烟,而是蒙古游牧民族的草原,草原既不能开垦也不能居住,先民们只能在坝下偷偷地定居生存。
  明朝时坝头一带还不允许开垦土地,这些村落只能建在坝下,而且是以烧窑、牧羊、手艺匠来此安家的。开垦的土地也是隐秘在山坡上和山沟里,坝上还是以游牧民族居多
  坝上、坝下的海拔落差约在500---1000米左右,崇山峻岭间的海拔落差会更大。坝上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牛羊遍地,游牧民族是坝上草原的主要特征。坝下气候宜人,植被茂盛,野生树木郁郁葱葱,空旷的土地可耕耘种植,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坝下建成的三个村落,有的建在山沟里,如泉子沟村,村子的南北有两处泉眼一年四季泉水汩汩涌出,形成了清澈的小溪。小溪水在山下村子的前面缓缓流过,饮牲畜的一处泉眼,村民饮用水是另一个泉眼,这两处泉眼被村民称作“阴阳泉”,泉水千年流淌,养育着来此定居的一方百姓。
  泉子沟村的山前坡后生长着野生果子,有山杏、刺梨、藕梨等。肥沃的坡梁地种植着莜麦、亚麻、土豆、荞麦、豆类,虽然是坝下村落,种植的植物大部分和坝上是相同的。
  丁庄湾村前面的山很像金蟾望日,独特的自然景观给人以无限遐想。有水就适合人类居住,以水而居是这三个村落最明显的特征。
  坝上草原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在坝头有多处泉眼涌出汩汩清泉,汇成清澈的小溪,盘绕在碧绿的草原上晶莹剔透,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草原上骏马奔腾,牛羊群点缀,草原上到处都是美不胜收的壮观画面。
  坝头的崇山峻岭间跳跃着黄羊、狍子、麋鹿、狐狸、狗獾、狼群,豹子不时地闪现在山间。原始森林中拖着长长尾巴的山鸡,身体巨大的金雕,全身洁白的鸮,山崖间最清脆明亮的鸣叫要数百灵鸟了。 
  沽源县的村落多数是从清代开始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大部分官牧进入坝上,沽源大地多数是可牧放的草原,有公私牧场七家,主要分布在中东部,朝廷下诏严禁开垦。牧场不能开垦,先民们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在沽源南部坝缘一带开垦建村,莲花滩村就是在那时建成的。
  康熙年间,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在沽源县交融了,从那时起沽源就有了开垦草原农耕的先例,莲花滩村就是坝上最早的村落之一。
  清朝年间有记载的灾荒、瘟疫、兵匪、战火不记期数,坝头一带的百姓生活相对要好一些,因为坝头肥沃的黑土地是种植罂粟的黄金带,虽然官方年年禁烟,可逃荒来此定居的百姓,还是冒着生命的代价,悄悄在原始森林的山坡上和马铃薯地里种植罂粟花,来换取生活的必需品或卖出一个好价钱。

  二、安居的先民们融入官牧、私牧生活
  坝头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绵延起伏的崇山峻岭。春天山坡上绿草如茵,盛夏山岭间,草地上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村民们来此安家,生存之本就是牛马耕田,养鸡喂猪,妇女们在溪边梳妆打扮,洗衣浣纱,牧放几只羊来维持家业。
  清雍正年间,有很多逃荒来坝上定居的先民,他们来时身无分文,有挑担来的,也有推着独龙车,车上坐着一、两个孩子,逃荒来到这片荒无人烟的富足土地上安家度日。还有很多从军的老兵,看到坝上广袤的草原,肥沃的黑土地,遍地的羊群、牛群、坝头野生植物充足,处处是生机一片,就留在当地定居了。大多数是难民,关内干旱闹饥荒,庄稼寸草不生。不管是那种理由他们为了生存,来坝上沽源按了家。
  坝上的气候特征就是无霜期短,植物生长期只有90天左右。一年三季都是闲时,男人们为了养家糊口,就到离他们家几十里外的官牧厂做几个月的马倌,马倌不是让你去放马,而是让你打扫马圈,铲除马粪,或是为了冬天打草备料,挖草皮盖马棚,冬天打水饮马。干完活给你结算工钱,有挣牛的,有牵马的,还有赶着几只、十几只羊群回家的。
  私牧厂,都是蒙古王爷、八旗的王公大臣在此建的牧厂,他们雇佣的牛马羊倌多数是察哈尔的蒙古人为其放牧,当地的汉人们只能当羊伴子或牛伴子。汉人就和蒙人学着如何放牧,如何观察天气变化,判断风向的大小,怎样用口哨和鞭声管理牛群羊群,保证母牛下犊和母羊产羔的成活率也是一门技术。汉人们吃苦耐劳,办事认真负责而且头脑灵活,在官私牧厂渐渐站稳脚跟。官私牧厂当时的奖惩制度是,做满三年的马、羊一平群,牛六年。马倌牛倌是这个规定,干活的村民们挣一小群牛羊,也是牛羊成群了。
  官私牧厂的羊群,在中秋节前后要出售大量的羊只,汉人们用生活用品就可换回成群的羔羊牧养繁殖。北行的驼队一到,村民们好几天前就在路口等候,用羊毛、羊皮、牛皮换回生活必须品,他们再把这些商品卖给蒙古人或换回更多的牛羊。
  坝头有放牧羊群的山坡,冬天有充足的草料可以喂养。秋天沟壑间齐腰深野草,是沿坝头村民一年也用不完的草料。每一座山,每一道沟,每一条河,都是羊群的天堂和乐园。粮食自给自足,只要付出辛勤劳作,这些定居在坝头的百姓,盖起了房屋,建起了庭院,坝头百姓的生活是富足的,但不时也遭到土匪二棒手的打劫和骚扰。

  三、预防疾病,牛羊成群
  羊在山坡上吃草,只要没有野兽的侵害,任它自由游荡。坝头的山泉水是含盐的,羊在此牧放,瘟疫都很少传染。预防疾病,游牧民族很早就摸索出了“以盐啖之,则马健无病”的经验。《元史.文宗记》记载,“国马(官牧)岁给盐,每月上寅日以盐啖之。”清代一直沿用此项技术,积极预防疾病,并延用于其它牲畜,《口北三厅志.物产》说坝上淖尔多产土盐,“啖马、羊、骆驼最好”,反映出当时的啖盐技术已广泛使用了。有了预防疾病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清代坝头的羊群渐渐增多,羊儿瞟肥体硕。
  当时村民的羊群已初见成效,在山坡下的树林边摆放的那一圈石头,就是啖羊的石板了,把盐掺上麸皮用胡麻油拌好撒在上面,羊就像吃美食一样,把盐和麸皮舔的干干净净。盐在羊的身体内消毒败火祛除疾病,在秋季啖羊还保证了羊毛稠密,羊能抵御坝上的严寒。每天羊群都在山下的泉水小溪边饮水,纯天然的山泉水羊儿喝了以后,使肉质鲜美精细,羊毛洁白,羊皮板柔软精细,密度高、精度强。坝上的牛皮羊皮,在过去几百年的历史中都是做衣服的最好选料。大皮袄、小皮袄、吊面皮袄、羊皮褥子等。

  四、牧羊曲调
  村民们各家各户的羊群都在一、两百只以上,牛群几十只,上百只都有。早晨羊群一走,迎着朝阳羊群游走啃食在溪边的草地旁,沿着这条沟羊群一直慢悠悠地移动着,羊群要走多远怎么走,羊倌的鞭声就是命令,羊倌的鞭声是很有讲究和说法的。羊倌的鞭声在空中啪啪抽响三声,羊倌一声吆喝,头羊就一直带领着羊群前行,成扇子状,羊群边吃草边从这个山坡漂移到那个山岗。羊倌啪啪抽两鞭子一声高亢的吆喝,羊群就会走成两溜,这是羊群在圪楞上行走,如果在田间地头羊倌会打一道鞭,羊群就走成一溜,这样羊群就不会踩踏庄稼。每个羊群都会有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跟在羊群的后面做羊伴子,自家的羊群当然是父子俩,也有别人家的小孩雇来当羊伴子的。羊群走到一块草儿茂盛的坡地和沟边,羊群悠闲地吃草,牧羊人就躺在树下看着蓝天白云,一边休息一边消遣时光。
  如果是夏日的早晨,羊倌把羊群放在草滩里,羊伴子看管着羊群,羊倌背起羊兜开始采蘑菇,草原上的白蘑菇和黑蘑菇是很美味的,那里有蘑菇,什么时间起蘑菇,羊倌最清楚,他们把采好的蘑菇,用小刀轻轻刮去根部的泥土,放在肩上的羊兜里,遇到一个大蘑菇圈,羊倌就能采上一兜子鲜蘑。因为蘑菇圈的草要比别处的草又高又绿,要是没有提前采了蘑菇,羊群一来就把蘑菇踩碎了,所有的羊倌都熟知山坡上和草滩里的蘑菇圈,他们会提前采蘑菇的。草原蘑菇味美,远近闻名,只要有蘑菇就能卖个好价钱。
  夕阳西下,火红的太阳把天空重然,牧羊人摔一鞭子清脆的鞭响,一声吆喝,羊倌要数羊了,羊群在奔跑中每一鞭声抽下肯定是五十、一百,最后一头不差。头羊领着羊群,游走在迎着落日的山岭间,翻过山岗羊群一溜小跑的返回羊栈。
  初夏羊该剪毛了,剪下的羊毛刚做晾晒,远道而来有手艺的毛毛将,开始给每家每户加工毛制品了,羊毛称好几斤,是要擀条毡几块,还是满炕的大毡,吊在外屋房梁上那由重而轻,由笨拙到清脆,节奏感很强的弹毛声就像一曲优美的和弦音,这嘣嘣的弹毛曲,几百年里在坝头的山前屋后回荡。洗毛的反复用脚踩压蹬实,一道道工序是那样严谨有条不紊。
  用洁白的羊毛擀成条毡,铺在火炕上抵御寒冷和潮湿,富足的家庭有几领条毡,或一块满炕大毡也是一种富足的炫耀。穷人家是一领条毡也擀不起的。男人们在寒冬都要戴一顶毡帽头子御寒,有洁白羊毛擀成的,也有用红、黄牛毛擀成的。男人们脚上的毡嘎哒更是每人一双。数九寒天穿着毡嘎哒踩在大雪的路上,大雪进不到鞋里,脚也不会被冻坏。高腰毡嘎哒快要到膝盖了,也有半腰的毡嘎哒,没有腰的是大毛鞋。女人多穿毡鞋,就是鞋腰很低的那种,大家都叫它毛壳篓,也有人叫它大毛鞋,这种鞋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70年代,老人们出门还穿着这种防滑的毛鞋。
  饲养牛羊的人家,冬天抵御严寒的穿戴多数是用羊毛或牛毛做成的。用羊毛打成毛线,织一双羊毛袜子,可抵御坝头零下30几度的严寒。用黑牛毛织一条长长的毛围巾,是多少中年妇女和老年妇女的期盼。坝头的雪很大,雪大墒情就好,第二年又是一个好年景。成垛的莜麦秸秆,就是牛羊一冬的饲料。坡梁间茂盛的野草,在大钐下一片片匍匐倒地,茂盛的各种杂草就成了牛羊越冬的精选饲料。羊群多,草儿密,各种中草药都在其中,要说坝头牛羊遍地,主要是上天恩赐的自然生态环境。牛羊的经济收入成为清代村民的首选。

  五、坝头清代的牧业商贸繁荣
  清乾隆中叶以后,坝上草原的官牧日渐衰落。乾隆四年(1739年),直隶总督孙家淦巡视坝上后上奏朝廷:“开平红城之间(沽源一带)可耕之田不下数万顷。”建议住扎满兵,招民开垦,开垦之地由坝缘地带蔓延到东房子、小厂、小河子地域,并沿闪电河流域向东北部拓展,进入沽源腹地。光绪二十八年,石柱子牧场有牧地56000亩,除留1万亩蒙人养赡以外,其余草原全部开垦。
  随着官私牧厂的大面积退出,沿坝头的村民的羊群、牛群已形成规模,每个村落家家户户都有羊群、牛群。因为毛色和肉品的特质,黄牛群、黑牛群还是严格控制的,因为沿坝的大山为他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牧养草场,坝头肥沃的黑土地生长着高于坝上草原几倍乃至十几倍的精细草料。从春到秋,羊儿回栈休息,牛儿归棚反刍,马儿在山坡上啃食着夜草。
  清朝中晚期,张库大道形成之前,有三条通往库伦的商贸道路,其中第二条商道就是就是从沽源坝头到独石口的必经之路。坝头上的村民打听好驼队经过这里的时间,他们提前把羊群、牛群赶到这里会场。悠扬的驼铃声由远而近,有卖草的,有买卖牛羊的,还有出售牛羊毛皮的。商队一过,来往的生意红火好几天,光打扫驼粪就能卖上十几大车。大人给孩子们换回蒙古草原的奶食品,沿坝的村民把他们的牛羊毛制品卖给商贸驼队,每个商贸驼队都是他们贸易的中心。
  独石口,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也是张库大道的必经之路,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它从清代到民国经济的繁荣,沿坝的村民们利用这一大好机遇,把他们在坝上牧养的鲜美羊肉卖到皇城北平,甚至更远的南方。顺着大运河,坝头的活羊来到了秦淮河边。秦淮河边就有专门出售坝上草原牛羊的门店,清代在江南就能品尝到正宗的草原牛羊肉。
  张家口的羊贩子们,常常是在沽源坝头选好羊群,谈好价钱,雇好赶羊趟子的人,赶羊趟子小群也得四五个人,大一点的羊群十几人,羊贩子们骑着马,护送着羊群,一路押送回到张家口,因为沽源坝头离张家口是最近的路程,而且羊肉质量是鲜美无膻味的,沿坝头的牛羊群就成了商贩们最佳的选择。
  沿坝那绵延几百里的山区,一派富足繁忙景象,因为漂移在山前岭后的洁白羊群,啃食着嫩草芽、野韭菜、车前子、蒲公英。膘好体硕的蒙古公羊,在沿坝的村落中一代又一代地繁育着纯种的蒙古羊群。牧童划破天空的牧羊口哨,清脆的牧羊鞭声,在山谷里久久回荡。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养育了勤劳朴实的沿坝村民。他们延续了游牧民族4000多年的牧业生活,因为他们知恩图报,没有破坏大自然对他们的馈赠。
  他们生活在长城脚下,仰望长天,他们回眸一笑,把坝上的游牧生活变成了唯美的童话,点缀在“燕北长城”、“北魏长城”、和“金代长城”的山腰间,那翻山而行的牛羊群,就像遥远的童话故事,在今天的真实展现。沿坝的村民们祖祖辈辈过着农耕自给,牧业兴家的安康生活。他们背靠大山,脚踏溪水,仰望蓝天白云,一年又一年,演绎着坝头牧羊的静美,哼唱着牧羊曲调的悠扬和穿越,传承着坝头生活的充实和富足,延续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的和谐交融。北方的汉子们不惜路途遥远,携家带口或逃荒或跑反,落户在这景色秀美的沿坝村落,共同唱响牧羊曲调的总旋律。一代又一代,传承着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奇观。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