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不过是个娱乐形式,中国不缺好歌手,让流行音乐停滞不前的缘由,最终是缺乏优秀的原创作品 毋庸置疑,当传统唱片业被数字音乐冲击得体无完肤的时候,当有音乐人嗟叹“唱片已死”的时候,选秀节目的出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秀场也给大批有梦想的“草根”歌者提供了舞台,人们开始发现并非科班的独木桥才能走向大舞台。当那些流浪歌手、货车司机、“橘子妹”、“灰姑娘”唱着天籁之音出现在荧屏上,他们在聚光灯下的风采让人们瞬间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感受到了梦想在励志与坚持的路上开始放出光芒,这是选秀节目的正能量——有梦想就有希望。但是,“灰姑娘”的故事本身只是一个励志故事而已,渐渐地,当各个秀场都在重复演绎着“灰姑娘”的不同版本时,人们意识到那些感动背后可能是经过加工的虚幻故事,甚至有的导师意外发火发飙其实也在导演控制之中。泪点、爆点、槽点,全是收视率的源泉,他们终究只是在做一档节目。 参加选秀的歌手们呢?大多数观众的感觉是,第一届“好声音”的选手几乎每位都质朴到面对镜头手足无措,他们展现了真实的内心,直击人心。但这些选手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个舞台的力量会大到足以改变他们的一生。他们火了,签约了,赚钱了,成明星了。于是,人们再看到更新的选手站在这个舞台上时,“秀”的成分就多了,他们的内心开始不安分了,一战成名的诱惑太大了。我们看到太多的落选歌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地奔波于各种秀场之间,寻求东山再起的机会,秀场成了更多人追逐名利的舞台。没有优秀的原创歌曲出新出彩,“秀歌手”们只能寄希望于“功夫在诗外”,于是,一出场一亮相就百分百的巨星范儿,竞相飙高音,甚至以出人意料的“怪嗓子”博得评委和观众的眼球。人类最早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的本真情绪抒发,被掺进了太多的杂质和太多的功利心,歌声变味儿了。最可怕的是,这种情绪显然也影响了荧屏前同样怀着梦想的年轻人,那些成功者成了他们的榜样。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成功了、出名了,但能给流行乐坛带来什么呢?最早的秀场,惊为天人的天籁之音闪耀登场,令人感叹中国竟然也有这样的好嗓子。可是几年下来,数不清的秀场、数不清的好嗓子,人们已经对好嗓子习以为常的时候,愈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作品。从最初的“超女”“快男”到如今的“好声音”,所有从秀场上脱颖而出的选手们,后来的发展如何,李宇春、张靓颖有几个?不断推出打着自己标签的作品,锲而不舍地在音乐本质上下功夫,这样的歌手又有几个?中国从来不缺好歌手,但缺好作品。让流行音乐停滞不前的缘由,最终还是缺乏优秀的原创作品。创造拥有我们自己版权的原创音乐选秀节目,推出基于音乐未来的唱作型歌者,让我们未来不断地有新歌唱有好歌听,这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期望。 当然,退一步说,选秀本身终究不过是个娱乐形式,它不能决定流行音乐的前途。我们无须苛责选秀节目,如果要提出批评的话,也是对那些流行音乐的从业者。惟有持续不断的创作才是流行音乐的源头活水,一个歌者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歌曲,仅靠一两次选秀的成功,绝对没戏。任何投机都不能持久,唯有耐得寂寞,持续创新,才是通向艺术圣殿的本真态度。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