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逸闻旧事
历史上的娼妓
时间:2013-09-16   作者:老猫   来源:腾讯   点击:

    嫖 娼这事儿,春秋时就有。传说管仲设女闾七百(一说三百),用嫖资抽税来补充军费,所以该行业都拜管仲为祖师爷。才女薛涛小时候有诗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 来风”,被当成了妓院门口的对联。可见这是件可以张扬的事。之所以能张扬,是因为古代妓院多为官办,属于国企,当然官妓之外,也有小规模民营,比较低级, 属于地下产业,叫做“窑子”。逛妓院和逛窑子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巡雅,后者说不出口,丢人。

    元朝妓女,多和演 艺明星分不开,两者职业有交叉重叠,说不清道不明,直到今天,余痕犹在。传说刘志军嫖明星,多是那个年代的遗毒。元朝的宫廷教坊设在现在的北京东城区东单 灯市口一带,明朝时候那不叫东城区,叫黄华坊,用现在的话说,国家艺术学院和国家乐团所在地。很多妓院也在那里,姑娘们请老师学技术方便。后来正德皇帝把 整个艺术机构一锅端搬到宫里,那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红灯区。

    到清朝,闲杂行业一律轰出城,这才重心转移到宣武门 外八大胡同。有诗描述八大胡同盛况:“八大胡同自古名,陕西百顺石头城(陕西巷、百顺胡同、石头胡同);韩家潭畔弦歌杂,王广斜街灯火明。万佛寺(万佛寺 湾)前车辐辏,二条营(大小外郎营)外路纵横;貂裘豪客知多少,簇簇胭脂(胭脂胡同)坡上行。”

    再后来大家都知道,“天上人间”在东三环。

    古代妓女,和现在的不一样,多是从小学琴棋书画,当了船娘还做得一手好饭,文艺女青年气质。而那些书生文人,家里老婆没什么共同语言,跑到外面,不仅风流, 而且还有共同语言,说得来。所以有好多千古佳话,当恋爱自由典范的,现在还在拍电影,柳如是之类。不像现在,就是钱与性的交易,无趣得紧,能上瘾也不容 易。

    苏东坡当杭州通判,相当于副市长,代理市长职能。有个营妓投书,申请脱籍从良。老苏大笔一挥:“五日京 兆,判状不难,九尾野狐,从良任便。”这是准了。消息传出去,另一个妓女也要求从良,苏东坡又判道:“慕周南之化,此意可嘉。空冀北之群,所请不允。”这 回没同意。为啥一个准一个不准啊?因为这一位色艺绝佳,“艳帜冠全郡,先生惜其去”。合着长得好看有本事,也成了理由了。

    至少能看出,古人是以比现在更加轻松的心态看待这件事的——在我们所说的封建社会。

    也有特严肃对待的——此人叫倪元镇,元朝大画家,特别有洁癖。这哥们留宿女明星歌姬赵买儿,姑娘都上床了,他觉得人家不干净,要求人家洗澡。洗完了再上床, 从头顶摸起,边摸边闻,一直到脚后跟,还是觉得有异味儿,要求再洗。这一晚上,赵买儿一共洗了三遍大澡,最后一次洗完,东方已白。这一晚上,愣是啥都没干 成。倪元镇讲道义,没拖欠嫖资,照样付款。赵姑娘此后经常讲起这件事,特别开心,“必至绝倒”。结果,就青史留名了。

    要嫖娼,还得有好身体。没本钱别玩这个。元朝姑苏城有个漕运官员叫郑君辅,押运货物到直沽。出差在外,可算是放了羊了,使劲儿嫖,结果身体扛不住了。他想的 办法不是休息,而是找壮阳药。也不知道从哪儿淘换来的特效药,赶紧吃下去,还连吃好几天。结果杯具了,不但没壮阳,还“阴器消缩,若阉宦然”,而且无法恢 复,“竟以此终其身”。过犹不及,这是玩大了,一玩就把自己玩进去了。

    娼妓们总是和官场有联系,千丝万缕,说 不清道不明。在八大胡同里,就出过这么一位号称皇族后代的妓女。这人叫王金玉,在百顺胡同桐花庄坐台。当时有个喜欢她的恩客,总带她去春镜楼拍照片。有一 次王金玉突然说:“我家有一个帽子,是我妈留下的遗物,要能戴着照相,一定很端庄。”

    这位恩客听她这么一描 述,觉得这是皇家的东西啊,一个妓女怎么会有?晚上宿在姑娘那里,这哥们半夜三更不睡,死活要问出个所以然来。最后王金玉痛说家史:自己的父亲是清朝公 爵,属于呵气成云炙手可热的人。但因为拳匪案得罪了外国人,被斩于菜市口。母亲悲恸过度而死,而自己则被仆人诱卖到八大胡同……

    从文字来看,王金玉并没有说自己是谁的女儿,但大家立刻分析出她的父亲是曾经的辅国公载澜。想想看啊,皇族里,支持义和团最后被判死刑的,不就是载澜么?于 是,有人送了王金玉一副对联:黄金散尽留情种,碧玉生来非小家。不仅把她的名字嵌进联中,还暗示了她的贵族血统——直接的后果是,王金玉红了,谁不想睡睡 皇家的姑娘啊?

    这件事情被当时的媒介炒得相当火,但疑点很大——因为载澜没死。他的确被判了死刑,却是死缓——斩监候,再加上是皇族,最后改判流放新疆,在新疆的日子过得还相当不错。既然他没死,他老婆怎么会悲恸过度身亡呢?至于那顶帽子,还真没谁见到过。

    所以说,这很可能是个套儿,和现在爆炒某小明星的路数是一样的。

    妓女有时候和历史走得很近,这方面的例子远有李师师,近有小凤仙。尤其是小凤仙,因为和蔡锷将军有着高山流水觅知音般的感情,还一直被人们传诵着。

    不过,在民国初年,小凤仙可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即便在蔡锷去世后,中央公园举办追悼大会,小凤仙亲临哭奠,即便她在报纸上发表宣言,称自己“自甘长作未亡 人”,但依旧有很多人觉得她人品有问题。理由有二:一是蔡锷与她交往,完全为了麻醉袁世凯,掩人耳目,不会有真感情;二是蔡锷走后,小凤仙依旧在韩家潭艳 帜高张,谁跟她提蔡锷还把人骂出去,直到蔡锷举事,天下局势大变,才闭关自守——所以,她实际上是想借着蔡锷,自己获得好处。

    据说当时,挺小凤仙的和反小凤仙的,吵得不可开交。

    有的答案,只有历史能给。蔡锷的追悼会后,小凤仙几乎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了,她得到什么好处了?没有。她的消匿与沉默就是回答。至于尽人皆知的美名,都是身后事了。

    所以,很多事情,都是要时间来说话的。其实时间不说话都能看出来,坏的,并不是女人,即便她们是娼妓。真正没底线的,是身后操纵、利用她们的人,有男也有女。

(责任编辑:江南)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