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诸葛亮有五次北伐之经历,最终是诸葛亮直到死也没有实现其宏愿。无独有偶,蜀汉的盟国东吴,同样也是多次北伐,到底有多少次,丁丁没有完整的统计,但东吴仅两人就有过多次率军北伐的经历,其中是东吴大都督陆逊四次率军北伐,竟然无一失利。但是,东吴大帝孙权其实也是多次亲自率大军北伐 ,到底有多少次,还不好统计,但孙权北伐似乎对合肥情有独钟,在《三国志》里,我们看到的记载是孙权很少亲自率军发动过什么战争,几乎都是手下几任大都督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在打仗,虽然几乎无败绩,但几乎都与孙权不搭界。孙权似乎只对合肥感兴趣,一生之中指挥的战争几乎都与合肥相关,根据正史的记载,孙权竟然前后有五次率军攻打合肥,可惜的是,他攻打合肥的战绩竟然与诸葛亮类似,虽然不断的攻打合肥,但最终只能是忘合肥兴叹,合肥总是近在眼前,却远在天涯,甚至差点丢命,却就是攻打不下,造成终生遗憾。 第一次攻打合肥大约在公元208年或209年。关于孙权第一次攻打合肥的时间历史上有争议,到底是208年还是209年,正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概就发生在赤壁之战前后,这个时候孙权发动合肥战役意义当然重大,一方面减轻周瑜在赤壁的压力,形成东西呼应,实际上采取的战术是围魏救赵,另一方面也想显示自己的军事才能,周瑜能够在赤壁大败曹操,我主公孙权为何就不能在合肥取得胜利呢?可惜的是,孙权率军围攻合肥超过一个月,竟然没有攻下合肥,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合肥没有多少军队,而且也无名将,曹操在赤壁之战失利后,派了一名没有名气的将军张喜率骑兵驰援合肥,到底带了多少兵马,正史上没有说,但绝对不会有多少,因为赤壁新败,曹操可用之军不会有很多,但孙权看到援军来到,主动撤军,孙权第一次攻打合肥就这样无功而返。 第二次攻打合肥是公元215年,当时曹操率领大军在汉中与刘备进行殊死的博斗,孙权看到机会又来了,一方面是配合刘备北伐,显示联盟,另一方面也要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于是,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再度攻打合肥,这个时候镇守合肥的曹魏大将是张辽、乐进与李典,当时,合肥守军人数为7000余人。然而,在孙权10大军的围攻下,竟然激发了张辽军队的斗志,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逍遥津之战,打得吴军无人敢应战,孙权围攻了十余日之后再度撤军,在撤军的过程中,张辽率军追击,如果不是东吴十二大虎臣之一凌统率领三百死士用生命的代价护卫,那孙权或许就会阴沟里翻船,丢了性命。虽然孙权损失的人马总体上不多,但张辽从此对于孙权来说简直就是恶梦,曹魏手下仅张辽进72名将名单,就多亏与孙权的这一战。孙权第二次攻打合肥再次无功而返。 第三次攻打合肥是公元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孙权称帝,一方面为了显示帝王之威,一方面为了配合诸葛亮北伐,孙权又一次惦记起了合肥,率大军三度攻打合肥。这次,孙权改变了策略,采用虚实相结合,先是大张旗鼓的进攻,让敌人集中兵力备战,待敌人军队聚集之后,孙权突然撤兵,想麻痹敌人,等敌人撤退之后发动突然袭击,没有想到,合肥的守将满宠不是一般将领,识破了孙权的策略,继续严阵以待。孙权假装撤军十多天后,突然返回攻打合肥,但看到合肥守军早有准备,孙权第三次攻打合肥再次无功而返。 第四次攻打合肥是公元232年,曹魏大将满宠看到合肥太靠近江河,不适合守,也不适合支援,而且东吴适合水战,于是迁城,迁到鸡鸣山下,孙权得到消息,以为曹魏胆怯,又认为机会来了,于是,第四次率领大军再度进攻合肥,没有想到来到合肥才发现,合肥离水域太远,就在船上待了20多天,后来终于忍不住上岸发动进攻,中了满宠的埋伏,损失几百人,孙权又一次无功而返。 第五次攻打合肥,那是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孙权再度配合诸葛亮同时围攻合肥,这次又率领大军十万人,围攻合肥两月,但看到曹魏皇帝曹睿亲自南下救合肥,孙权又害怕了,第五次北征合肥无功而返。这也是孙权最后一次北征合肥。 孙权五次攻打合肥,虽然每次损失都不大,但没有一次成功。孙权为何就这样念念不忘合肥,并且要五次亲征合肥呢?应该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合肥联系长江和淮河,进退自如。合肥虽然不临长江,但距离长江太近,夹在长江与淮河之间,北临淮河,南近长江,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因为长江是东吴存在的最大屏障和天险,要想长江天险永远牢固,合肥那是必须攻下的钉子,如果取得合肥,战场能够北移到淮河一带,这样,东吴更加安全,而且可以侍机北上,威胁曹魏,虽然东吴征服天下的愿望不是很大,但如果机会来临,那也不会让它轻易失去,合肥就成为进退自如的最好据点,当年孙策意欲北攻,直取许都,就是这一线路,可惜身先未捷被刺,特别是曹魏多次南征,如曹丕再次南征,就是取的这一道路,而且后来的历史证明,合肥一直就是南北相争的关键之地,如南宋与金多次就在这里撕杀,这其实也是英雄所见略同。所以,东吴最重视的两个地方就是合肥和荆州。现在,荆州已拥有,合肥就是孙权最希望拥有的。 二是合肥临近南京(建业),拥有合肥,可以解除首都的威胁。东吴的首都在建业,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但合肥是当时临近建业最重要的城市,一旦曹魏从合肥南下,那首都建业就很危险。所以,攻下合肥,首都就会更安全,孙权也就能够安心睡大觉。所以,孙权之所以时时惦记合肥,那其实是为了自己能够睡个安稳觉。 三是为了证明自己也有指挥大军的能力。东吴在与曹魏和蜀汉的对抗中,其实是很少输的政权,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东吴独胜两大战役,而且还取了襄阳战役、石亭战役的伟大胜利,但是,这些战役的胜利,都是四任大都督取得的,与孙权无关,但孙权作为马背上的英雄,15岁就南征北战,竟然没有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与曹操和刘备相比,似乎很没有面子,所以,孙权发誓一定要用一场伟大的胜利为自己证明。所以,在攻打合肥的五次战役中,孙权总是亲自北征,不用大都督。可是,或许是天不遂人意,虽然孙权五次率领大军攻打合肥,而且机会都不错,但或许是自己军事指挥才能实在不敢恭维,最终都是以强服弱,无功而返。 四是拥有合肥,拥有粮仓。东吴虽然拥有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粮仓,但是,合肥所处的地方同样是广阔的平原,同样是少有的粮仓,而且更广袤,因为拥有合肥,就可以拥有整个淮河流域,这样,曹魏一旦失去合肥,那曹魏政权就会失去最好的粮仓,这对于曹魏来说无异于致命一击,会引起混乱,这样,曹魏就有可能无攻自破,东吴到时可以挥军北上。 五是可以形成三线北伐的局面。东吴北伐,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是以荆州为据点,沿汉水北伐,那是西线,二是以南京为据点,沿海岸北伐,那是东线,都是水路,这也是东吴的强项,但中部相对虚弱,如果拿下合肥,可以以合肥为据点,既解除自己的威胁,也可以配合东西两线北伐,而且中线可以水路大军同时跟进北伐,那胜率更大。 可惜的是,孙权看到了合肥对于东吴的重要性,这其实也是英雄所见略见的高见,体现了孙权的高瞻远瞩,无奈孙权高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虽然是五次执意亲自攻打合肥,都最终都无功而返,既让自己留下历史的笑柄,也让大家见识了孙权的军事才能确实不敢恭维,这或许也是陆逊听说孙权亲临一线就害怕躲到家中不敢出来的原因。如果孙权能够有自知自明,让手下大都督替其指挥,自己并不干预,安心睡大觉,或许会替他完成攻下合肥的伟大构想。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