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史汇编
农田水井建设的发展历程
时间:2018-04-12   作者:王进义   来源:沽源网   点击: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包括的面很广,大体分为:引水灌溉工程;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截流灌溉工程;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工程等等。这里重点谈谈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农田水井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一直是农业战线上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抗旱保收的重要手段,所走过的道路也是很曲折的。从建国以来几起几落,几经周折,经验是有,但教训也不少。开发方式上也是由落后到先进,由科技含量低到科技含量高。六十年代后,由土石井发展到大口井、大坑井、真空井、锅锥井、机钻井等等。我就按发展的曲线谈谈我县堤水灌溉工程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
  1951年,我县遭受严重旱灾,农业绝收。当时察哈尔省政府及时发放了救灾粮款,使农民渡过了灾难。随后各级政府用以工代粮的方法用奖励玉米鼓励群众打井抗旱。农户为了得到玉米都自觉地行动起来争得、抢得打“玉米井”。全县掀起了打土石井高潮,这就是我县兴修水利的第一个高潮。到1952年,全县打土石井2116眼,可浇地1.5万亩,当年实浇地6700亩。可是因为这次打井高潮准备不足,人力、物力、技术都不适应施工需求,有很多井见水就停。主要原因是没有“抓水面” 的设备和技术。当挖到含水层,因地下径流的冲刷造成塌方, “抓不下水面”,所以一见水只好往上“砌旱筒”,像这样的井一旱就没水了。再加上井距小就更没水了。1953年冬,技术人员总结了这方面的教训改进了开挖技术,注意了成井工艺和质量,打井建设持续进行。到1958 年全县土石井达到4271 眼,水车904架,可浇地3.87万亩,实浇地1.3万亩。这种土石井工艺简单,质量甚低,使用寿命短, 到1962 年仅存不到1000 眼, 实浇地不到5000亩。1963年后又打井抗旱,掀起修旧利新高潮。到1968年全县有井2490眼,水车1364架,从此以后就不再打土石井了。

  二、技术革新阶段
  1964年,上级号召要搞打井技术革新,不能再打“短命鬼井” (土石井)。到1965年,平定堡公社元宝山大队新安村打成第一眼大口井,井径2米,深5米,每小时出水量100 立方米,相继成井3 眼。县里总结了元宝山大口井的经验,并在元宝山召开了全县打井现场会。推广了元宝山打大口井的经验,全县又掀起了打大口井的热潮。大口井适用于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成井工艺简单。其做法:第一步,先在选好的井位上挖一个直径2.5———3米的井筒,直到含水层;第二步,将预制的水泥涵盘(每层由6到8块拼成,盘高0.3米、厚0.2 米,圆形或八角形) 或用涵盘管(直径2米,高0.3米,厚0.2米)下到井筒内;第三步,在涵盘(管) 内深挖,边排水, 边下挖, 涵盘(管) 随之下沉, 随用水泵排水以保下挖作业。就这样一个涵盘(管)接一个涵盘(管) 往上摞,直到井内涌水量够了时停止深挖;第四步,当停止深挖后在涵盘(管) 上边砌砖石旱筒,筒与土壁间填充石子作滤水层,一直砌至高于地面0.5米,即可修筑井台和水池、盖井房、设井盖等。
  对于打大口井不适应的地带就打大坑井,像黄盖淖林源、郝家营、大苟营及红圪塄、九连城一带。浅层为粉沙, 含水层弱, 出水量小。涵盘(管)井在深挖排水时粉沙跟着水走,井壁形成“空腹”,容易坍塌,危险性太大,这些地带不适合打大口井,只能因地制宜打大坑井。其做法:井开口0.3亩到2亩,深挖4———6米(见水为止),主要蓄渗水,大部分井日蓄量达200立方米。这种井到1978年全县达到377眼,当时发挥了很大作用。后来因为风沙淤积,地下水位下降,在土地分户经营后多数都不用了。

  三、引进技术阶段
  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随着水位下降,大口井、大坑井涌水量减少,这类井已不适合,再想别的办法。水位下降,井往深打。1972 年,县水利局从固安县聘请4名技术人员带着设备,在西辛营公社大碱滩村9天打成了一眼锅锥井。井深17.5米,下水泥滤水管,出水量达36立方米/小时。到1974年该村打锅锥井22眼,发展水浇地1200亩。实践中锅锥井具有省工、省钱、安全、占地少、防流沙等优点,是开发浅层地下水的好方式。所以向全县推广了大碱滩打锅锥井的经验。有条件的村相继成立了锅锥井队104个。制造锅锥121套,到1978年全县累计有锅锥井2557眼,效益也很显著。人称锅锥是改变我县生态条件的一大“法宝”。

  四、引进先进设备壮大科技队伍阶段
  一是由于连年干旱地下水位连续下降,原有的井深最多不到20米。全县所有的井涌水量大减,实际保浇面积一降再降,天越旱井里越没水,干部、群众都“急红了眼”。二是建国以来一直开采浅层水,虽然我县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富水层主要在中、下层而不在浅层,这样再继续下去,浅层会出现超采。三是由于农牧业的发展,需水量增大,光靠原有设备、技术只能开采浅层水而中、深层水开采不出来,远远满足不了工农业生产的需要。不引进先进设备,不壮大科技队伍,就没有出路。在这种形势的逼迫下,向地区水利局求援给拨来丰收120 型钻机一台,并派来技术人员,在长梁村打成了第一眼机井,井深36米,出水量35立方米/小时。这眼井向干部、群众展示了钻机凿井,井打得深、出水量大、占地少、浇地多、省工等优越性。
  1970年4月,沽源县成立了机井队,配备职工11人,国家干部3人,钻机2台,并推广了水泥滤水管,当年成井20 眼。1972 年又成立了“物探组”,用电测法找水定井位,大大提高了成井率。1975 年,机井队扩大到114人,钻机11台(磨盘钻3台,冲击钻8台),空压机2台。井管制作、机具修理、洗井等都设专人,工艺水平不断提高。3 个机组还受到地区奖励。之后13个公社相继成立了机井队,拥有钻机32台。钻机打井在全县展开,成井数量很快达到723眼。到1976年机泵配套的井达到2861眼(包括大口井、锅锥井),控制浇地面积17万亩,这也是沽源兴修水利的第二个高潮。这时机井拥有量和水浇地面积都达到顶峰。

  五、回落滑坡阶段
  由于全县兴修水利发展势头太快,再加上人力、物力、技术力量不足,管理不善,特别是各公社一轰而起,缺乏技术人才,不能妥善保管机具。到1977年大部分钻机破损,一个接一个地“爬窝”。再从成井质量来讲,因缺技术人才,成井率低,报废井多,钻井成本高。1979年,各社队财政基本被掏空,支付不了打井开支, 就连县机井队也“盖不住盖儿”。到1980年后全县打井基本停顿。县机井队缩减到7人留守旧摊。社办队对机井统一管理不善,有些机井封存不用,原有配套机泵挪作它用或丢失、损坏。井房被拆除,防渗渠(槽)也挪作他用。到1985年普查全县仅有机井723眼(包括大口井、锅锥井),比1976年减少2138眼,已配套的只有586眼,比1976年减少2275眼,可浇面积仅有3.34万亩,实浇地面积为1.32万亩。

  六、振兴水利的第三个高潮
  从1983年到1987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个字眼很少听到了。这五年里连续不断地出现大旱之年,几年的干旱几年的反省。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黄的现实提醒了人们,不搞水利靠天吃饭,这个天是靠不住的。于是从1987年起,又有不少乡、村自发地提出要修复旧井、旧泵,复兴水利的要求。
  黄盖淖乡就是其中之一,这个乡在1988年春,人代会上提出要修复旧井、旧泵复兴水利的议案。当时我是这个乡的党委书记,认为代表们的议案很重要,就马上召开党委扩大会,研究决定积极支持了人民的正确要求,并从财力、物力给予支持。这个乡的林源、林网两个村当年修复旧井38眼、旧泵39套、旧柴油机32台,秋季全乡出工帮这两个村整地1500亩(林源700亩,林网800亩)。第二年春配套当年见效。水浇小麦平均亩产370斤,个别地块亩产480斤。而旱地平均亩产不到70斤。其它大队看到这两个村水浇地的农户得到了利,有条件的村也都自发地修复旧井、旧离心泵。到1989年秋,黄盖淖乡建成水浇地5000亩,林源、林网(扩建后)、社新三个行政村实现人均1亩水浇地的目标。1989年8月,国务院原副总理田纪云视察沽源,在黄盖淖沿道沟山上指示:“坝上要搞生态农业工程”。随后派来有关部门的专家(国家、省)先后两次到我县考察论证。到1990年1月国务院批准我县为生态农业工程试点县。第一期(三年),国家对我县无偿投资1293.55万元,80%的资金用于水利建设。这对几年倍受干旱之苦的沽源人民,可真是雪中送炭。于是第三个振兴水利的高潮在我县又掀起了。
  第一期生态工程三年打浅机井450眼、中机井75眼;修复大口井163眼、配套(大部分是电配)631眼、旧井配套112眼;农田输电120公里,装机总容量2640千瓦;建砖瓦结构井房521个;消力池627个,建防渗渠10.7万米,整修引水灌渠12.8万米,建支渠14.6万米,斗渠68.9万米。
  第一期生态工程共建水浇地70405亩。到1993年1月第二期生态工程又开始实施。第二期工程水利资金有所减少,共建水浇地19200亩。两期合计共建水浇地89605 亩。水利管理机制改革以后,全县实施小水富民政策,原来集中连片统一管理的水利设施随之承包到户。由于水利设施单位控制规模,远大于承包户的土地规模。再加上“插划地” 的干扰,一家一户承包不了一台变压器控制的设备规模,以户承包运作起来很不方便,不如以户打井方便,结果又实行以户贷款打井(原来的设备大部分用不上,造成防渗渠被毁、井房被拆、电力设施大部分挪作他用,很多机井因无人用、无人管被损坏)。农户成了投入、管理、使用的主体。
  50多年的实践证明,沽源的水利事业确实像一条河,走的是一条曲线。但这条曲线总的方向不变,是向前延伸的。这条曲线着实描述了沽源县干部、群众向干旱作斗争光荣而又曲折的战斗历程。这条线充分体现了沽源人民为征服旱魔、改变生存条件、不怕摔跤,跌倒再爬起来,百折不挠的精神。至今保留下来的水利工程,哪怕是一眼井、一条渠、一座水库、一根电杆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财富,又是述说前人与天斗、与地斗,兴修水利、艰苦创业的历史见证。正是前人披荆斩棘、历尽辛酸,开辟了我县水利建设的先河。

  前人的成绩值得肯定,但他们的教训更值得吸取,经验更值得总结:
  一是对县情、乡情和民情认识不足,建设规模和工程布局与经营方式、经营思想脱节。工程规模集中连片按统一管理布局(这不是某个人的意愿而是列项要求),而经营方式是以户小范围承包,小生产者的经营思想,这就出现了农庄式的工程规模和小生产者的经营方式的矛盾。运作起来很不方便,很好的工程发挥不了作用。导致工程无人用、无人管,最终遭破坏。这种大工程、小经营、重建设、轻管理、盲目布局的教训一定要吸取。二是管理机制的转变。首先要考虑原有工程的保护措施,否则原有的工程就很难保住。三是水利工程一定要建立在小型为主,群众自办,谁受益、谁拿钱、谁管理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工程,发挥工程效益。
  错误和挫折不仅教育了我们,而且使我们更加明智。深信全县人民在党中央正确路线指引下,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下,定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使沽源县的水利事业有一个更大的复兴时代。

  光阴何以称“寸”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为什么把“光阴”称作“寸”呢?原来古时人们用“晷”(读作“轨”)来测算时间,在圆型石板上刻有表明时间的度数,圆心立一小棍,由日出到日落,小棍的阴影由长而短又由短而长地映在度数上,即标示着时间。“寸阴”即阴影缩短或延长1寸的距离,通常用来表示时间极为短暂。后来,人们使用“寸阴” 来劝导大家要珍惜分分秒秒的点滴时间。
  《淮南子·原道训》中说:“故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尺三壁”:直径1尺的扁平圆形玉器。先秦时,经尺之壁价值连城。)古有《惜阴》诗云: “大禹惜寸阴,陶侃惜分阴;吾辈方少年,更应惜秒阴。”可见前辈对光阴是十分珍惜的。1958年8月24日,董必武曾应《中学生》杂志的请求也题诗道: “古云比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其“秒阴”正是由“寸阴”发展而来的。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