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史汇编
我童年记忆中的大二号
时间:2018-04-08   作者:马骥   来源:沽源网   点击:

  我记事时是1941年,那时的大二号属于今内蒙古多伦县管辖,当时正在日本帝国主义一手制造的所谓“蒙疆国” 的统治下,多伦县当时是察哈尔省的北部坝上的高原“外八县”之一。
  当时的大二号村,还是一个很繁华的小镇子,是丰宁、沽源、多伦三县交插地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那时大二号周围的几十里内基本上没有商业店铺,至多有货郎子串村走户。所以,四周的农牧民们都集聚到大二号出售自己的农付产品,买回自己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就使大二号逐渐的繁华起来了。
  大二号几百户人家的房屋,基本上都座落在一个大山坡上。从南向北望去,房屋一层比一层高,象是一幢多层大楼。因建筑物分散和院落面积大,村子占地面积很多。不知道情况的人猛一看,还以为几千户呢,居民大多是山东、山西和京津、沧州人。据说来自九省十八县。
  当时的村子周围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土城墙围着。城墙随着山势高低起伏而建。象一道小小的万里长城,土城的东西各有城门一座,经常有士兵守卫,日开夜闭,戒备森严。
  大二号的环境是很美丽的,城西坡下,二、三里许的草滩上,有两个一大一小的自然淖泊,人称“大泡子” 和“小泡子”。每到夏秋两“池”清水象两颗特大的珍珠。镶在开满鲜花的绿色草原上而闪闪发光,当年的淖里还生殖过大量的草虾。
  在城南一大片农田的南端,有一座钢盔倒扣似的大山,人称“南梁”。日伪统治时,大片农田种的是大烟(鸦片),它虽然是害人的,但每到夏季大烟花盛开时,登山鸟瞰,空气清新微风拂面,红花绿草,相映成趣,令人心旷神怡。
  城东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有两条河流若即若离,人称“头道河” 和“二道河”。象两条兰色的缎带飘洒在绿色的罗裙山。继尔极目远眺,是苍茫的群山。
  城东北的大草原上,以遍地生长着茂密的马兰花而著名。春末夏初,马兰花盛开,汇成了蓝色的海洋,加之牛羊马群点缀其间,充满了诗情画意。
  村北是村庄所处“后山”的顶峰,象一面特大的屏障抵挡着强劲的西北风。
  城内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又窄又长的大街,象一条巨龙横卧在半坡上,街道上是自然的白色石质路, 路两旁是鳞次栉的商号, 店铺, 大约不下五、六十家。有杂货铺、点心铺(五座),布匹铺, 皮革铺、皮袄铺、故衣铺、药铺(八座有医生),肉铺(回、汉)、烧饼铺、木匠铺、铁匠铺,理发馆、饭馆、大烟馆(供抽大烟) 等。不少店铺是当时远近闻名的老字号,如“兴盛奎”、“万兴玉”、“满盛永”、“德盛昌”、“祥顺成”, “华美”等。街中心路北有一座“大蒙公司”,是专门收售大烟的。此外,还有油坊、缸坊(造洒厂)、磨坊、醋酱坊等。还有一些临时摊贩夹持其间。
  这些铺面都是大敞门式的,既铺面没有窗户,全部嵌镶着一块块的黑色大木板。白天全部撤掉立到一旁,使店铺里的所有货物裸露无遗,晚上将木板全部上好,即挡风寒又起防范作用。
  平时,街上就很热闹,每逢“大烟季” (割晒和出售大烟的季节),或秋收后春节前这一段时间里,就更热闹了。有买的、有卖的,一般是又买又卖。街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叫卖声不断。穿长袍戴瓜壳的商人们,既兴奋又紧张的忙个不停。“贱卖啦,够本就卖”, “请进里边看看”, “一着生两着熟嘛”, “买卖不成仁义在”, “你看这成色”, “好啦, 包好”……。
  在大街的东西两头,也就是东西两座城门里,各有一座砖瓦结构的庙宇。每座庙与山门遥遥相对都有一座大戏楼。山门口和戏楼口正好相对,象是两位艺人在面对面地练嗓子功。两座庙和戏楼的座向相反。东庙是座北朝南,西庙是座南朝北。所以人们称大二号是“倒坐老爷庙”。东西两座庙前各有一个坡状广场,可容万人。东庙广场是自然白石坡,俗称“东庙坡”,西庙广场是青石坡,俗称“西庙坡”。两坡合起来又称“青龙白虎”。据说这是大二号的“风水” 之一。东庙是娘娘庙, 但也供俸龙王,也叫“九神庙”,庙内墙上画着龙王,电母雷公和阎王、判官、小鬼等彩色形象,两座庙都有“老道”守庙和修行。
  每年四月十八,东庙的香火更盛了,成群的信徒们,去庙里求生育或给儿孙求神免灾, 化愿还愿, 但主要是“拴娃娃” 的居多。这一天的清晨,妇女们端上自己精心制作的泥屋纸花,带着香烛拥进庙里。许多孩子起午更去“抢花”。
  遇到天大旱时,全村组织起来。用高桌抬上自杀死的羊去庙里“领神”,求龙王赐雨。有时还捉一条小黑蛇或小白蛇放到磁盘里,供在大殿
的香案上,享受人间的香火。
  西庙是关帝庙,供养着关羽、周仓等。日夜油灯香火不灭,管庙的组织叫“三关社”。一进入每年的腊月。“三关社”就开始活动了。串通各村准备正月唱戏和闹秧歌。春节时,有时唱几天戏。一到正月初八,大街上锣鼓响了,这叫“踩八仙”。也就是有一伙人敲打上锣鼓上街绕一遭,这是正月十五闹秧歌的序幕。
  一到正月十五左右,热闹的程度达到了高潮。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村子的秧歌队一齐拥入大二号街头,有高桥、狮子、旱船、小车子、地溜子、二达子摔跤等。锣鼓声,鞭炮声,人唱人喊声汇成一体,只听“隆隆隆”,象连续打雷一样。夜幕降临时,街上各户店铺都挂起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有宫灯、西瓜灯、白菜灯、冰灯、转灯(走马灯) 等,加之秧歌队每人一盏手托灯,大街小巷灯火辉煌,缓慢地在流动和跳跃,象是天上的银河落地舞动。
  在平时,也常请河北梆子或晋剧团唱戏。多在东戏楼也在西戏楼演出。一般是西庙唱七天,东庙唱八天,共半个月的戏,如遇年头大丰收了,官方和庙会一高兴,东西两座戏楼同时唱戏,叫做“对台戏”。东戏楼是东路梆子(河北梆子),西戏楼是西路梆子(晋剧)。街上和台下更是热闹非常了。
  大街东头路南有个“礼拜寺巷”,从这条巷向下走百米左右,就是大二号伊斯兰教的活动中心———清真寺了。这是一处非常整齐的青砖瓦四合院。东旁是大门洞,门里有照墙阳挡着外人的视线,南厢是水房,既穆斯林们“冲头” (淋浴)的地方。里边有热水大锅及许多个互相通接的木格子。上挂漏罐(淋浴器),下有“汤瓶” (水壶),淋浴冲洗十分方便。北边正房是阿訇、海里凡(也叫哈里发), 四掌教等职业宗教人员的宿舍、讲堂(念经的学生课堂)。正西面是宏伟的大殿,正殿所以在西边,据说是为了使穆斯林们面向西而跪,既面向伊斯兰教的圣地———沙特阿拉伯麦加的大清真寺。从几层石阶上去是敞口前廊,一排木制隔扇里面就是宽敞的大礼拜堂。可客一百五十人礼拜。堂内雪白的墙上写了九组阿拉伯“经文”。木质地板上铺满了羊毛毡子。平时一进这个院子, 除麻雀“喳喳”声外,十分安静。给人一种清洁、幽雅、庄严、肃静并带有几分神密的感觉。
  当时寺里有刘阿訇、四掌教马全义、哈里发(阿訇徒弟) 有刘云鹏、杨子五、张长祥三人。王师付是冯殿奎(管温水等杂务活),共六名专业人员。有时还要办“读经班”,有一伙回民子弟入寺攻读《古兰经》。这是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共一百一十四章,其中八十六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在麦加口述的。内容包括历史、文学、风俗、习惯、教法教义等。
  阿訇的一天是很忙的。他有自己的规定的功课。除冲洗外,每天要礼“邦搭”、“什尼”、“滴盖雷”、“护付谈”、“沙姆”等五个“时候” (既交乃玛子)。还经常有人来请。如结婚要请阿訇写“伊扎布” (诗始)。人病危时,请阿訇“做礼拜”(向真主忏悔,请真主定夺) “无常人” (亡故)时,请阿匍写“回坑”(既用白布写上“经文”挂在墓里)。还要出席葬礼,首先是由一些老年人“搭正人” (给亡人洗澡,并用三丈多白布缠裹全身)阿訇等一旁念“塔哈” (求生免罪)。然后还有“传经” (阿訇在围一圈,由孝子用双手托一磁盘,内放古兰经由一人传给另一人)送葬等仪式。
  送葬时,用经匣(书写“经文”的绿色木匣,用完仍送回清真寺,以备别人再用)。装殓亡人(尸体) 外罩银顶,红呢子整罩,绿呢子挂边的“匣罩”(形如骄顶)。由十六人抬着(当地叫抬架子),在身穿孝服的亲人和其他穆斯林们的护送下,一直抬到六华里远的回民坟地(途中间,自动换人抬)。到坟地后,大家跪下,阿訇念经后,既将身缠白布的亡人缓缓放入事先掘好的坟坑底土层上,用木制“塔布” (既人称无底棺才) 扣上(如能打挖串堂土墓穴或用砖筑坟穴, 就不用“塔布” 了) 亡人, 这叫“下埋咂”。最后就是填土了。
  在平日里,穆斯林们为了求真主“恩典” (求真主赐交好运),如日子过好啦,或大难不死,或灾祸离去,或化险为夷等,都要请阿訇到家。由亲友陪同吃油香(油炸白面饼)。当然还有肉等了,这叫做“执感” (向真主表达感激之情)。遇到已故亲人的“七日”, “四十日”、“百日” (以上“三日”纪念限于新亡故的当年) 或每年的年头(周年) 时,也要请阿訇念经纪念。
  凡纪念故人念经时,房里的彩画都用白纸覆盖上,男女老幼不许穿红挂绿。事先要予备好“经礼” (用纸包上钱,每念一遍给送到阿訇面前一份),阿訇跪到炕桌后的正面,余者一般是长辈跪炕上,晚辈跪地下垫子上,点燃“安静香”(卫生香),阿訇开始念经。这时屋内所有的人都鸦雀无声“安静香”的香味徐徐沁人肺腑,幽深的经韵飘扬入耳,不由地使人们都陷入了低头沉思。引起了许多思故、反省、幻梦之情。
  一到每年的“开斋节”以前,穆斯林们要把斋一个月,既日出日落这段时间禁止饮食,“穆圣诞节”(当地叫“圣会”), “古尔邦节” (也叫“宰牲节”和“法图脉节”) 等四个节日时,清真寺一改平日之幽静而热闹起来了。全村的老中青穆斯林们,头戴白帽,身穿长衫,进入清真寺里欢聚一堂。
  大家先是忙于去水房“冲头”。当听到“开经啦” 的呼喊时,人们都很有秩序地进入了大殿。到前廊先将鞋脱掉, 整冠束衣跪到大殿的毡子上。阿訇念经一遍接一遍,然后“讲沃子”。既用汉语讲“古兰经”,回族起源,伊斯兰教应尊崇的规范等。总起来是要求人们对安拉(真主) 虔诚,并要求人们要忍耐、和善,善于施舍,委屈求全等。并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天堂”里。劝人相信现实世界是暂时的,后世(天堂) 才是永久的。生在现世要多做好事,并善于忍耐,以便为进入“天堂” 创造条件。当听到“按嘟哇啦”的高声喊话后,人们都将双手捧到面前,口中低声念念有词,一般人都念“阿朱乃” 三个字, 反复多次。然后由阿訇念一句经,大家一起将双手按住前额再向下磨擦,形似洗脸。从此之后,人们就“自由”了。站起来走出大殿,互相问候,谈笑风生,是一派同族人团结友爱的气氛。当开斋节看到月亮后, 有人喊“开斋啦”, 这就是开饭啦(有时也各自回家开斋) 屋内外摆开许多八仙桌和长条桌凳,坐不下就站着吃饭,也没什么太好吃的,一般都是炸油香和大锅炖牛羊肉菜。饭后,大家寒喧一阵,既逐渐散去了。
  每个节日前,清真寺都要按户写, “乜贴” 也就是按户集资,由香老负责。拿“乜贴”的数额随心所欲。但大体上又都有个不成文的限数。一般是穷比穷富比富, 为表示虔诚, 都不少拿。这些钱除了节日公共开支外,如有剩余统归清真寺。除节日写“乜贴” 外,平日每到星期五为“主麻日”。清真寺出人到各户讨钱。提一个上有盖下有底盖上有塞硬币孔的竹筒。到户喊一声“主麻啦”,人们就会主动地拿出硬币塞到筒里。钱数不多,但也有个不成文的惯例。有的清真寺来个过路的阿訇或“义难人”(回族穷的人),清真寺也负责到各户讨钱以帮过路人的燃眉之急。
  阿訇等人也挣工资,由所有回族居民负担这叫“书修”。这项开支数额较大,一般本着穷比穷富比富的原则分摊到各户,定时收缴,不得施欠。清真寺由回族群众民主选出的香老委员会管理,其成员多是年令较大而又虔诚的穆斯林担任,民主气氛是很浓的。实行财务公开。趁节日机会张榜公布清真寺的收支帐目,使大家心明眼亮。因为穆斯林们的心目中有一位“万能的主”存在,又顾及后世的命运,所以对清真寺的钱谁也不敢贪污挪用。如果发现有的阿訇过分贪财或在其它方面不够自尊自重。就会受到人们的公议,并可能采取婉转的方式将其辞退。因实行阿訇三年一任制,到了三年了,好的可继续留任,对差的人们只要不加挽留,阿訇就会自动辞职,当然他自己也有辞职的自由了。
  清真寺除上述功能外,还负责宰牲,生小孩后起“经名”等(用阿拉伯文起名)。宰家禽时,一般都将家禽捉到清真寺请四掌教“过刀”。如果宰大牲畜,就请四掌教到现场“过刀”。如“过年头”宰羊,一般都请阿訇亲自动手。阿訇和四掌教“过刀”时都要念一句经文。据说其大意是奉真主的意志行事。各地伊斯兰教的习俗也不尽一致,大二号大体就是这样。
  清真寺南边有一处大院子,叫做“俱乐部”,当时是孟广生任部长,里边主要是搞赌博,什么“推牌九”、“打麻将”、“押大宝” 等,应有尽有。据说有在里边输钱过多上了吊的。至于输钱和家里人打架斗欧那更是家常便饭了。这是个事非之源。
  东庙的东边坡上有“城中城”。也是土筑城墙。里边有几排土房。这就是大二号的最高权利和军警机关警察署。里边驻扎着三十多个伪警官和警察。还有三十多匹马。他们管辖的区域是围绕大二号周围三四十里的村庄,当时的署长叫马川顶,还有姓霍、姓姜的七个警官。我对他们职责的印象有如下几点:一是对日伪官员迎来送往。当时大二号有一项经常的政治任务就叫做“接官”。日伪官员一来,都要提前通知警察署,由警察署立即通知乡公所商会。组织大量的老百姓和学生到西门外去“接官” 这时街上都要张贴红绿黄纸写的标语。什么“欢迎救苦救难的指导官” 啦“大东亚共荣圈万岁!” 啦等, “接官” 的人们每人手持一面五色小纸旗,上面也写着标语。学生要打着洋鼓,吹着洋号,在公路旁夹道欢迎。这些“官”们来了,有时开群众大会, 大讲日蒙团结, 要求老百姓节农缩食,以支持他们侵略中国的“圣战”。
  常见到警察署的人员骑马背枪排着队浩浩荡荡的走在大街上,说是;“出发剿匪”去了。这大概就是警察署的职责之二。有时在警察署大门口地上放几颗人头,我们这些孩子也常去观看。还经常在东西两座城门或东戏楼上挂着用铁丝罩住的人头。还有一次,警察队剿匪回城时,有一个壮汉子担了两大筐人头尾随在后,到警察署门口象倒西瓜一样倒在地上,许多人都去围观,我也去了,警察们还用脚踢着人头逐介绍,说: “这小子叫什么,干过什么以及怎样砍下他们头来等。但这些被砍头的人是否都是土匪?就不得而知了,但不管怎么样,大二号的工商户们对警察们的功绩还是很感激的,因为他们最怕土匪进城抢财物,所以每看到几颗人头,就感到减少了几分土匪的威胁。
  警察署里还经常传出人们惨叫声,据说在审讯土匪或“坏人”。刑具也是很残忍的。有“压杠子”、“烙铁烧”、“灌辣椒水”等,大二号有些小偷小模也领教过这些刑具。出来有声有色地向人们说。
  我对他们的第三个印象是警察们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穿着一身“老虎皮”,背着一杆“七斤半” 使人人敬畏。警察们到店铺里买东西或喝酒很少付现钱,“记上吧”,这就是钱。那些警官们就更厉害了。连他们的家属子女也没人敢惹。比如霍警长的两个儿子就经常跟着一帮小打手截路打人。如果老百姓的孩子和他们的孩子打了架,老百姓都要主动陪礼道歉,不然他们就会借故收拾你。
  遇到警察们的红白喜事,全村老百姓都不得安宁了,有一年马署长的母亲病故了。七天之内成了大二号和周围各村的头等大事了。许多有钱的户都去送礼,院里搭起高大的灵棚,里外挂满了挽联挽帐,还请几个和尚念经超度。穿全身大孝的人一大群,院里成了银山雪海,其实他在本地也没什么亲朋,无非是一些趋炎附势之徒为了自己的利益借机捧场作戏而己。真可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警察署强迫全村老百姓和我们全体师生胸戴白花去送葬。满街都成了戴白花的人。许多老太太们看到此情此景感叹的说:“人家这儿子不知怎么养来,老太太的福可真大”。
  在东戏楼下边还有一处院子,门口牌子上写着: “多伦县富址乡乡公所”对这个机关我印象不深了。只记得屋里都是黄色的新桌椅。
  西街还有个院子,住着三十多个武装人员,这就是“保卫团”,当时的团长叫李富真。
  东街路南有个长条小院,门口牌子上写着“多伦县大二号特务机关”。里边的人都穿便衣,但他们那支手枪总是半藏半露着,因为那是身份和权利的象征。有一个姓马的大二号人,也学着特务们的装束和“风度” 出入于特务机关。人们说他不是正式特务。暗地里叫他“特务腿子”。他可是个“识时务者”。据说有一天早晨,他正躺在被窝里睡觉,一位外村老头赶着牛车拉着牛粪进了他们的院子,对其家人说是马先生叫送来的。这位马先生醒了,看见老头子站在他的炕沿下,就问这车粪多少钱,老头说了价钱后,马先生的手在枕头下拉出手枪摆弄了一下,当然被老头看见了。这老头赶忙说;“不要钱啦,不要钱啦”。就急忙赶上牛车走了,有人说这支手枪是他借的。
  在西街路北有一所砖瓦院,这就是我的启蒙母校――“多伦县大二号完全小学校”。当时学校里开设一至六年级六个班,设“语文”, “算术”、“自然”、“日语”、“图画”等课程,整天有朗朗读书声传到大门外。
  村中央还有一个大砖瓦院,座北朝南,人称“南当铺”,日伪期间已不是当铺了,安着税务局等机关。
  村里除上述商人,日伪军政特人员外,农民仍占优势,每到秋收后,全村垛起了许多小金字塔式的莜麦垛和小麦垛。午更后爆炒豆子般的打连枷声和马磙子轧场的人喊声响彻云霄,显示着这个半农半商村庄的特色。
  这就是我当年记忆中的大二号。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