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西古遗址 粱西古遗址为新石器时期之产物。位于沽源县平定堡乡梁西村北500米处。遗址北面环山,东南面为囫囵淖,面积达二万平方米。 在遗址表面曾采集到数量较多的石器。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细石器,数量较多,器形有刮削器、尖状器,原料为燧石、白玛瑙;石核为柱状,采用间接压挤法剥落下来,并采集到2厘米长残锯齿形石器,是嵌木或骨棒上使用的。另一类是大型的打制石器,如石铲,呈长方形,上端略窄,作弧形,上部两侧有凹面,刃部略弧,有的打制较规整,有的略加磨制。再一类是磨制石器,采集到一件尖石刀。地表面所散布的陶片极少,未采集到这一时期的陶片。 梁西古遗址的文化内涵,与分布在内蒙古草原的细石器文化近似,在张家口地区坝上尚义等县均有多处同类遗址的发现。 金界壕 从沽源县二道渠乡东糜地沟村北10米处起,延伸到内蒙古自治区的多伦县,有一道土城墙遗址。在沽源县境内,有29.5华里,恰在河北与内蒙古的多伦县交界处。该长壕为南北走向,南起东糜地沟,北至张家口通往多伦县的公路交叉口。整个壕现为一条沙土圪塄。底宽4米,最高处1.5米,最低处0.5米,四周皆是平坦的耕地和草原。1983年,由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的专家鉴定为“战国秦汉长城。”亦称“金界壕”。 小榆林沟古遗址 沽源县红圪塄乡小榆林沟村东北750米处,有北宋古城址一座。该城址呈正方形,每边长为234米,面积为54756平方米,现存断续城垣残迹,上宽10米,下宽20米,高0.5米。城墙用红土夯成,夯层为10至15厘米。 古城址靠西偏南,有0.5米高的一座土台,东西长70米,南北宽56米,呈长方形。距城址南墙60米,西墙30米。城内出土的有宋代古钱币:“庆历重宝”、“至和通宝”、“治平元宝”、“熙宁元宝”、“崇宁重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等。还征集到清代古钱币,有“乾隆通宝”、“道光通宝”、“咸丰通宝”、“光绪通宝”等。除古钱币外,还征集到铁箭镞、铜箭镞、石锄、石棒、石斧等。在城址地表面还采集到瓦片、陶片、白釉黑花瓷片等物。 明代长城 雄伟壮观的明代长城,座落在沽源县南部丰元店乡、小河子乡、莲花滩乡与赤城县交界处,途经三个乡、五个行政村。在沽源境内的一段长城为东西走向,东起丰元店乡盘道沟村三道林南山,西至莲花滩乡丁庄湾的前缸房窑村,全长81.9华里。 (1)长城的修筑与特点 明成祖朱棣继位后,在永乐年间对北京重新修建。同时为确保京城安全,防御北部民族的不断侵入,在塞北沿山势修筑了一道长城,全长约一万二千多华里。该长城从永乐年间始到天启年间竣工,共花了200多年的时间。可见该长城的规模如何。 在我县境内的明代长城,可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修筑而成。气势如苍龙般起伏于山峦叠嶂之中。最高处为冰山梁(亦称三块石山),海拔为2994米,最低处为支锅石,海拔1507米。长城的修筑结构分三种,即砖砌、石砌、土夯。高山采石砌垒,沟豁夯土筑墙,重要关口和敌楼均用砖砌,个别处还利用悬崖峭壁做为屏障。 (2)长城的附属物 敌楼:敌楼是古代镇守边关的岗楼(或叫哨所),能容士卒120人左右。此段长城共有敌楼12个,均为底正方向上成梯形,用砖砌成。高10米,底宽9.8米。较完好的有三座,即盘道沟南山、三棵树南山、前缸房窑东山各一座。其余的9个敌楼因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外砖已脱落,只存一个楼底残垣。 烽火台:烽火台是点燃篝火、狼烟来传递军事信号的高台。这段长城共有烽火台47个,多建筑在视野开阔的山顶之上,大部分较完好。烽火台均为园形,石砌,高5米,底周长50米。 王子坟:在丁庄湾南山的王墓洼山腰,坟墓在城墙的南部,现存石砌的通道一个,通气孔二处。据传说是明代镇守边关的一个太子死后葬于此处,故此山得名“王墓洼”。 此外,在红泥滩南山上,1958年大炼钢铁到此拆砖,该村村民魏常春曾见过敌楼门脸上,刻有“鸯鸯台” 字样,下边还有小字样为“明代天启末年”,由于当时谁也没引起注意,此匾已遗失。 (3)明长城的保护情况 在沽源境内的81.9华里长城中,有基本完好的20华里,上宽2米,底宽4米。三棵树一带有石砌的2.8华里保护最完好,高7米、上宽1米、底宽4米。靠村庄破坏的和被雨水冲坏的共有17华里。自然倒塌的42.1华里。 举世闻名的明代长城,是我国宏伟的建筑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现在,沿长城的三个乡、五个行政村,已配备长城保护员5人。1984年秋,由县文化馆的文博组,立水泥标志四块。 1982年,由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秋,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与有关部门,划定了明代长城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