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史汇编
济世安民美名传
时间:2018-04-06   作者:李保成   来源:沽源网   点击:

  1950年春季,沽源县平定堡东围子街头,新建了一个医药社,这就是老中医权玉明开办的“荣安中西药社”。因为沽源县地处偏僻的坝上高原,解放前,反动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经济贫困,文化落后,缺医少药,许多穷人得了病没钱治疗,只是“小病靠养,大病靠熬”。刚解放不久,能有这样一个医药社,确实方便了群众。权先生对患者不分贫富, 有钱能治病,没钱也能治疗,当时拿不出医药费的可以记帐, 实在给不起的就免费。他常说: “干哪一行都要首先有德行,当医生更要有医德。我看病不能只图挣几个钱,还要行好积德”。他把救死扶伤、济世安民作为自己奉行的宗旨。所以,到1952年加入联营药社时,仅赊欠出去的医药帐目就有一包袱。有多少患者欠多少钱?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他说: “解放啦,翻身啦,我这个流浪的中医生活有了保障,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用?把这一包袱帐烧了,全免啦!”
  权玉明生于1898 年,祖籍是北京市怀柔县黄坎乡黄坎村,是祖传中医,到他这一辈子已是第八代,祖父权有思、父亲权长荣都是走村串户的郎中。权先生十三岁开始随父学医,上山采药,回家拉药斗子,到十五岁时替父开方,自己也能治些小病,经父亲口授亲传,逐步独立行医。解放前,主要是在家乡、丰宁县、赤城县的黑、白河一带沿村给群众治病。
  在黑暗的旧社会,一个农村医生,走村串户,四海为家,遇见什么病就治什么病,靠自己刻苦学习和多年的临床实践,摸索出了一套丰富的行医经验,尤擅妇科。虽说是位医生,但在旧社会只能是农忙务农,农闲行医,看一次病挣上二、三升玉米,有的穷人看了病还给不起钱。有时出去半个月二十天挣上几斗玉米,路上常遭警察、土匪的勒索和打劫,日子过得很艰辛。
  1949年冬,权先生在沽源县丰元店、小厂一带行医,1950 年春到平定堡定居,1952年加入公私合营医药经理处,1955 年到黄盖淖医院任中医,1958年调到张北县两面井公社医院,1963 年回到平定堡公社医院工作,1965年退休。
  1957年,河北省卫生医疗队伍中开展“采凤访贤”活动!权先生献出了祖传治疗空洞性肺结核的验方。载于1958 年河北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医验方汇选》(内科第一集)上。
  权玉明于1947年在丰宁县杨木栅子村经王义、段天财(都是贫农团骨干、村干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权先生现已年过八旬,但精神矍烁,仍然惦记着中医事业的发展。他认为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遗产,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应当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他呼吁社会上要重视中医中药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中医药人才,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为四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附:权玉明先生的验方:蜡蜜蚧贝丸
  方名:蜡蜜蚧贝丸
  主治肺痨、肺痈、虚损痨瘵喘嗽、吐脓痰臭痰之症。
  药品:蛤蚧一对,用黄酒四两浸泡透,阴阳瓦焙干研面。川贝母,二两研极细面。黄蜡,二两。蜂蜜二两。
  用法:将蜜、蜡化开和蛤蚧、贝母粉末共为小丸,如绿豆大,每日二次到三次,每次服三钱。
  按:本方适合于吐脓痰的空洞性肺结核。
  注:本方药量按旧制秤量。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