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色沃土
沽源县政区及组织沿革
时间:2017-04-01   作者:黄生   来源:沽源网   点击:

  沽源县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然而由于地处边塞,历来兵家必争,所以行政区域相互交错。同时由于缺乏史料,关于沽源县的政区沿革及首任行政长官众说纷纭,今天借助红色沃土莲花滩文化工程特意整理,如有纰漏,还望读者指正。
  --题记

  沽源县历来为边塞之地,从鬼方到乌桓,从鲜卑到柔然,从奚游到突厥,从契丹到蒙古皆为游牧之地。元朝一统天下后,沽源之地也是分别隶属,西边部分属兴和路宝昌州,东北部分属上都路桓州。明灭元后,设开平卫,沽源属之,然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开平卫内迁于独石口,从此沽源之地又成边墙内外。清朝统一中原后,平定的北方各部落,多伦会盟后形成了大一统的格局,沽源属正白、镶白旗驻牧地。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九月置独石口理事同知厅,隶直隶口北道,管理察哈尔东翼之正白旗,镶白旗、镶黄旗、正蓝旗等旗逃匪人命盗掠等案,并口内延庆,怀来、龙门(原龙关)、赤城四县州之旗民互讼、催征钱粮等事。同年设独石口理事同知分汛千总,并设四镇:丁庄湾、黑河川、东卯镇、千家店。巡查东南一带村庄逃盗奸匪及催征旗民地亩钱粮,并稽查黑龙山等处禁山矿洞之事。独石口理事同知厅历任理事同知皆为旗人,先后为:关宁(关宁:满州正白旗人,户部郎中出身,先任独石口台站员外郎,后任独石口理事同知厅任首任理事同知。著名的《过察汗格勒》就出自关宁之手:虢虢河流岸春草,画楼金粉已成尘,青山不管兴亡事,依旧崎岖送路人。这也是文献当中首次提到梳妆楼的诗文。)、伍云泰、明山保、巴海。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置独石口理事同知下属丁庄湾分汛把总署,驻扎丁庄湾,巡查独石口西北一带村庄,稽查逃盗奸匪及催征旗民地亩钱粮之事。东自正北沟西至哈卜里大坝,南起明嵯山,北至东马王庙,有村窑86,旗民9户,汉民319户,共328户,人丁427员。这也是清代沽源境内的第一个行政机构,首任把总玉之贵。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改理事同知厅为抚民同知厅,最后一任理事同知为潘廷浩,潘公为办正白、镶白两旗地亩开垦之事,卒于任上。
  民国3年(公元1914年)改独石口抚民同知厅为独石县,治所独石口,录属察哈尔特别区。第一任知事黄凌云(知事:民国初期县一级的行政长官)。次年独石县改称沽源县,因沽水(白河)源于县南九龙泉而得名,侨治独石口。同年黄凌云因政绩不著被免,刘铁山继任沽源县知事。刘铁山上任后召集各区大户开会、商议征收地亩税收问题,由于受当时大户抵制,次年,刘铁山被免去知事职务。之后行政长官由知事改称为县长,周德玉继任。周德玉上任后吸取刘铁山教训,第一件大事减免地亩税,他采取的办法是第一年免征、后二年减半。有土地大户非常高兴、称周德玉为周青天。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地亩减免税收,导致财政空虚,不到一年周德玉被免。民国16年(公元1918年)李平林出任沽源县长。上任后计划搬迁县政府于小河子,为筹经费首先拿大户开刀。找了个借口,罚平定堡西围子富户刘延旺现大洋两万块作为修县城经费。先修城门,后因基础下沉,县衙门房屋建好后即倒塌。次年夏天,决定南迁二里重建县城。由二道营子郭大元、高山堡范金礼、刘三洞、小厂同玉堂四大户包工包料,于1925年夏建成竣工。小河子县城城墙皆为片石垒筑,高一丈二尺,宽七尺,占地一千五百亩。小河子县城的修筑为以后的防匪拒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年,沽源富户白玉山、南文明等率天主教众教徒筑平定堡城(东围子),这也为后来沽源县城迁移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