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庄湾村是沽源坝下一个山区村落。从外观上看,村落的南北有连绵不断的丘陵相对,东西沟壑狭长,各有出口,丁庄湾村后的缓坡属于典型的粘性黄土,这里夏季植被茂盛,冬天雪色茫茫。正是这样一个进退有余,隐蔽安详的地理环境,丁庄湾的窑洞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沽源人民革命的摇篮。 通过对村里的几位老人采访得知,挖窑既要考虑坚固,又要考虑地势、采光、排水、院落等因素,还费时费力,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挖窑首先是选址。土壁要高,土质最好是黄红的沙石土,还有前面要宽阔,既可以当院子又可以当碾场晒场用。 再就是挖地基。窑洞的地址确定后,就开始挖地基,如果地基前有沟洼,可以把挖土推进沟里,这样扔土方便,又省力。由于挖地基费时费力,老人小孩都得起早贪黑,饭前饭后的挤时间干。当地基的大致形状挖成以后,把表面修理平整即可。 下来就是打窑洞。地基挖好后,就开始打窑。打窑洞不能操之过急,急了土中水分大,容易坍塌。窑洞打好后,接着就是“剔窑”。从窑顶开始剔出拱形,把窑帮刮光,刮平整,这样打窑就算完成了。等窑洞晾干之后,接着用黄土和铡碎的麦草和泥,用来泥窑。泥窑至少泥两层,粗泥一层,细泥一层。 最后是盘炕安门窗。门内靠窗盘炕,门外靠墙立烟囱,炕靠窗是为了出烟快,有利于窑洞环境,对身体好,妇女在热炕上做针线活光线也好。门是老式的两扇木门,有门槛的,外边有风门,上面少半截是格子的孔,用来糊白纸,可以透光,白天,一般就关风门。木门只有晚上才关的,里面还有木制的插拴。窗也是格子的,位置是在靠炕的外面墙上,大小有一米见方。格子也全用白纸糊起来。 丁庄湾村还有一种窑叫箍窑。现在村里留存最好最完整的窑洞是王登云老人家的,这种窑一般是用土胚和麦草黄泥浆砌成基墙,拱圈窑顶而成。窑顶上填土呈双坡面,用麦草泥浆抹光,前后压短椽挑檐,有钱的人还在卜面盖上青瓦,远看像房,近看是窑。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能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这样的窑洞因为有木模子支撑,是外搭窑洞,不仅结实,而且美观,是当地居民首选的住所。 丁庄湾的窑洞几乎都是选择在院子里向阳的位置上,靠北面南,这样建成的窑洞采光好,而且下雨的时候水不会倒流进窑洞。窑洞的墙壁要比盖房子的墙壁厚得多,这样可以保证冬暖,夏凉,且防潮。甚至在30多年前当地的村民无论娶媳妇还是自己养老,还会搭一座这样的窑洞,那时窑洞在丁庄湾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可以说,丁庄湾的窑洞虽然简陋,但它见证了沽源县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当窑洞里传出铮铮的入党誓词,当从窑洞里走出一批批共产党员,奔向新的革命岗位,窑洞就是火种;当窑洞里地下党召开着一个个紧张而又秘密的会议,部署新的战斗,窑洞就是信念;当窑洞成了南来北往的革命者交通站,甚至地下党员躲避敌人抓捕的藏身之地时,窑洞就是长城;当老区的人民在窑洞里日日夜夜赶做着军服棉被,制造着地雷武器源源不断支持着战争前方,窑洞就是被褥厂就是军工厂;当伤员从前线被担架抬下来,窑洞自然而然又成了战士养伤休息的战地医院。 可以说,当时的窑洞是万能的。 时间快得的确让人揪心,一晃儿,70多年过去了,丁庄湾的窑洞绝大多数也都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之中。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已经不住窑洞了,但在一些旧的院落里,还依稀看到一些窑洞的废墟,就像一位垂暮的老人,斜卧在院子里,向着过往的行人,叙说着曾经辉煌的岁月。 忘记就意味着背叛。丁庄湾的窑洞终会在某一天消失的无影无踪,但发生在沽源大地的那段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不会消失,更不会忘记!这块为沽源的抗日和解放战争中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红色沃土更不会消失,更不能忘记! 听!我们的耳边仿佛响起了由弱到强由远及近的枪炮声,厮杀声…… 看!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冒着枪林弹雨前赴后继,战士们冲锋陷阵倒下的身影…… |
(责任编辑:红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