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地名文化
小宏城村
时间:2018-09-23   作者:郑恒萍   来源:沽源网   点击:

  小宏城村,是一个原生态的小村庄,因为一座城池,一段历史,让小宏城在历史上熠熠生辉,它像一枚印章,贴在闪电河的西岸。在沽源,只要提到小宏城,就会想到忽必烈,就会想到驿站,就会想到西凉亭。据《口北三厅志》记载:“西凉亭土人呼为红城子,蒙语名诺海霍朔,亦曰五蓝城,五蓝话语红也”,当地人称小红城子,后写成小宏城。
  小宏城村,就像古城墙基上的碑石,深刻厚重隽永、宁静古朴端庄,静静地安卧在岁月的深处,历史的尘埃里。历史是以文化传承的,村庄是靠血脉维系的,村庄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厚重的历史,更增加了村庄的醇厚的人文底蕴。
  任何一个村庄的形成,都有它独特的地理地貌的因素,必须满足人类的防御、繁衍和获取资源等方面的自然条件,慢慢形成聚集的模式,由迁移游牧过渡到农耕农业,在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中,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和物质,渐渐地定居下来,村庄由此而诞生。
  闪电河乡小宏城子村,距离县城40多里,人口约200多,主要有冯、张、赵、王、刘、贾等姓氏。小宏城位于闪电河流域的金莲川腹地,四周地势平缓,起伏不大,西南紧靠至草原湖度假村,东面为草滩,500米外环绕着闪电河。北面4华里处是水泉淖,淖的东西两面是连绵的山峦。西南4华里为圐圙淖,由于该地湖泊较多,形成很多的湿地草甸。这里夏季凉爽,水草丰美,适合牛羊的养殖和蔬菜的种植;村民们主要种植菜花、生菜、西兰花、小甘蓝和大白菜等时令蔬菜,平常年景也有四五万的收入,遇到年景好的时候,一年收入七八万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村民们都说,感谢党的政策好,生活幸福而知足。
  据村里的老人李风明介绍,1921年,他的爷爷带着家人从丰宁一路奔波寻觅到此,看到此处三面环水的平原地貌,在古书上来说,是吉祥如意的风水宝地,宜居,宜耕,宜发展农业,于是带着家人安顿了下来。当时的小宏城,还是一片荒滩,杂草丛生,没有村庄,没有人烟,没有砖,没有瓦,没有石头。爷爷带着家人,用树枝搭了个窝棚,一家人挤在窝棚里,用铁锹一块一块、一亩一亩地开荒种地。经过一个春季的劳作,十多亩农田被开垦了出来,种下了粮食,从此,这片亘古的荒蛮之地有了耕种。种子一旦撒下,就等于撒下了遍地人烟,农耕文化在小宏城出现了。
  小宏城隶属沽源县,当时沽源县的首富白玉山在县城周边拥有大量的荒滩和未租种的土地,从高山堡的葫芦峪沟、西山坡、千斤沟和六面井,到二道区的头号、二道木头、榆树沟和大梁底,再到平定堡的河东、狼尾巴山,都有他家的土地。为了管理这些土地,白玉山在二道木头、宏城子、榆树沟、新地房子设立“地房子”,里面住着管家长工、勤杂人员,既管理土地又饲养马匹牛羊,小宏城的荒滩就归白家所有。随着土地的开垦,农田的种植,越来越多的人看中了这块土地,纷纷前来落脚,人慢慢多了起来,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小宏城村。
  1931年李风明出生,用幼儿懵懂的眼神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小时候的李风明经常和小伙伴在村庄后面的土围子里玩耍。那时候村庄后面这个方方正正的土围子,对孩子们说来,是一个乐园,跨过高三米左右的土围子,就可以进入这个城堡。他们在里面嬉戏,捉迷藏,打土仗,偶尔还会拿着残缺的砖块打来打去。砖的瓷实和硬度要比一般的砖坚实得多,有的砖头上甚至还有彩色釉印,孩子们只知道掂在手里重重的,打在身上生疼,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砖的来历。
  “大跃进”时期,小宏城为建水利工程,小宏城遗址的城砖被派上了用场。当时,小宏城遗址城墙仍在(宽5.5米,高0.5米~3米),而且外有护城濠沟,但是因为岁月的侵蚀,有的地方裸露出大量青砖。村民们发现这些青砖不仅宽度适合,而且质地非常坚硬,就都挖了出来,在村庄周围打了十多眼井。这样一来,原来的城墙成了现在低矮的土围子,失去了原来雄伟壮观的城郭气势。
  时光荏苒,1972年的中国国民经济处于复苏时期,社会秩序逐渐恢复正常。人民公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统一分配;种植、收割、打粮,集体在场院里看护粮食。村子里没有太宽敞平整的地方,村民们就相中了村北这个长方形的大围子,经过几天的碾压修整,一块平平整整的场院出现了,村民们在上面打场、堆放粮食,晚上还有村民值班。据下夜的村民讲,每逢睡到半夜,身边似乎有千军万马,排兵布阵,人喊马嘶,走出去观看,夜色朦胧,寂然无声,村民们说不出所以然来,以为是幻觉;再换作三个人甚至四个人,人多值班时这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每个值夜的村民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口口相传之后,村民们再也不敢在土围子里打场,更不敢睡在里面了。后来,场院从围子里迁到村子南面,这种现象才消失。
  李风明老人讲,“大跃进”的时候,村民从村子东北角的芨芨草包处往地里拉肥料,地里的肥料好像永远也挖不尽,总是越挖越多的样子,地里到处都是灰烬,有时候还能挖出黑釉瓷缸残片及缸沿,有一个村民还挖出器形巨大的瓷瓮,直径达1.5米,还有大量的草木灰以及大量的牲骨。村民们不懂历史,以为村北只是早些年大地主的一个废弃的院落。
  历史作为一种存在,不仅仅是总结和映射,还在于不断地发现真的过去,因为历史终归会被发现。小宏城特殊的地貌以及不断出土的文物,渐渐引起县文保所的注意。1983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派专家来此调查,1987年沽源文保所派人进行调查,随后,一大批中外学者将目光投向小宏城村,纷纷前来考察、取证、著文,察汗脑儿行宫的真实面貌渐渐被人们认识。原来村庄北面这个怪事迭出、瓦砾无数的巨大长方形土围子,就是七百多年前叱咤草原的大汗忽必烈的行宫。
  以小宏城遗址为核心,包括分布在四周的东小城、芨芨草包等遗址群,呈长方形,南北长365米,东西宽305米,面积11.13万平方米。东小城在小宏城遗址东,是察汗脑儿行宫的一部分,芨芨草包地面上散布着大量的素面砖瓦残块和少量的琉璃瓦片。
  据史料记载,它建于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此时忽必烈登基的开平城已升为上都,燕京被兴建为大都,两都并雄。忽必烈在皇位上坐了整整20年,牢不可撼。为出行需要,忽必烈在上都东西各建行宫一座,称东、西凉亭。东凉亭在今多伦白城子。忽必烈当然不会忘怀初治漠南的藩邸、群贤毕至幕府的情景,于是在曾目睹他立宏图大志、整兵经武、夙兴夜寐、韬光养晦,为建立大元费尽心血的金莲川上,修建了壮丽辉煌的西凉亭,称“察汗脑儿行宫”。
  在行宫东与北墙平行处,有一座近万平米小城,城中有一处480平米建筑群遗址。这里黑赭或茶绿色厚沿广口大缸残片尤多,1978年在这里挖出一个大型炉灶遗址,中间是相距丈余的两根线轴状生铁柱,高1.2米,两端直径50多厘米,四周地面用18公斤重的铁砖铺就,两侧是1米多高的铁炉门。它是行宫的附属建筑——“云需总管府”,“掌守护察汗脑儿行宫及行营供办之事”,“酿酒以供上用”。
  元初,从忽必烈定制起,各代皇帝遵循定期巡幸两都制度。忽必烈从此每年驻跸这一地区,举行诸王朝会,期间,政府诸司都分司相从,以处理重要政务。皇帝除在这里狩猎行乐外,蒙古诸王贵族的朝会和传统的祭祀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沽源县闪电河一带,是大都至上都的必经之路。察汗脑儿行宫便成为诸帝巡幸两都的重要活动之地,成为金莲川乃至北方草原上仅次于上都的统治中心。
  小宏城遗址北距内蒙古正蓝旗境内的元上都约130华里,南距梳妆楼元墓10华里。遗址在湿地上生长着大量的金莲花,形成一条狭长的地带,故有“八百里金莲川”之称。
  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关铎、潘诚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掠大同、兴和塞外诸郡,攻陷上都,火焚宫殿,察汗脑儿行宫幸免于难。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元惠宗北走上都时,因上都焚毁,置行政枢密院于察汗脑儿。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二月李文忠率明军攻占察汗脑儿。
  明朝建立初期,为了防止蒙古军队的反攻,在开平和察汗脑儿驻守了大批军队,明成祖死后,蒙古势力逐渐强大,明朝由主动进攻改为守势,加上运粮困难,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六月,将开平卫(元上都)移至独石口,明朝北部边防内移,察汗脑儿成为蒙古的驻牧地。行宫逐渐荒废。
  如今,站在这残垣废墟之上,放眼望去,芳草萋萋,比较显眼的就是中间凸起的一部分,它应该是这座城池的政治军事中心,讨论军国大事的议政殿,四周依稀可辨的城墙,南北东西各有一个气势恢宏的城门楼,想象着七百多年前,忽必烈在这里或叱咤风云指点江山,或烈烈激风围场狩猎,或聚集大臣把酒言欢。这些断壁残垣下曾盛放着元朝的历史、文化、生活和梦想,这里曾是一个横跨欧亚的帝国驿站。
  站在城墙之上登高远眺,青草覆盖的城垣清晰可见,城郭、东小城和芨芨草包,错落排列,这座由宫殿、草原和溪流构成的梦境般的驿站,是远去的元朝帝国在龙兴之地上留下的印痕;南面的小宏城村,红瓦土墙,菜园纵横。远古的文明与喧嚣,现代的宁谧与安详,都在这一时空中被定格。曾经的繁荣辉煌风烟散尽,曾经的帝王功绩、百姓悲欢都被时间碾平,一切,都会随着时间淹没。
  如今,这座记载了忽必烈龙起朔漠、丰功伟绩的辉煌建筑,虽然只有断壁残垣了,但凭籍史料和出土的文物,我们仍想象得出昔日元帝行宫的雄伟壮观,由此确定小宏城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也为小宏城在历史上写下了泼墨浓重的一笔。
  小宏城村,以其厚重的历史,响亮的名字,延续着一个民族在战乱中的文化之脉,文化也滋养着这个小村庄,让它有了更为亮丽的色泽。
  只有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村庄才会亮丽、鲜活、多姿多彩。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