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佛化生活
心无物欲乾坤静,坐有琴书便是仙
时间:2014-01-13   作者:江南   来源:未知   点击:
心无物欲乾坤静,坐有琴书便是仙。
贪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


 
    “气节如白玉,投泥岂能污”。人处于逆境时,要忍得住痛苦的煎熬,在被命运冷落时,要耐得住寂寞、孤独。因为人生不会总风平浪静,恶流险滩随处可见,如果一旦听任环境的摆布,很容易就会变节俗的。而生活的强者,却能坦然面对种种挫折,固守节操,决不与世沉浮。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时穷节乃见一垂青。有一位和尚逼到逆境时便说:“身虽下贱,但胜于畜生;家虽贫寒,还是优于饿鬼;心虽不如意,但远胜于地狱之苦”。

    而且,只有“忍”人之所不能忍,“耐”人之所不能耐,方可成就一番事业来。正如孟子所说: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都是真的,人啊,得意时信心百倍,遇挫时,什么都有不知道了,信念没了,主见分析问题连透明度都找不到 了,甚至连心底深处所留下的德性都有变了。记住“利欲不可沉溺,只有所向便是欲”。人不能过去时于贪求身外之物,一旦欲望过剩就会迷失本性,以至陷入可怕 中而不能自拔,人若坚心忍性,视黄金如粪土,富贵如浮云。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为了实现自己崇高理想和人生价值观,人必须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经受住任何艰难困苦的考验,只有百折不挠,在恶劣环境下磨炼自己的意志,才可能成就非凡的业绩。

    历史上经过艰苦磨炼而成就大事的比比皆是,舜是耕夫,傅奕是匠役,胶鬲是商贩,管仲是罪犯,孙叔敖是隐士,百里奚是奴隶。他们出身不同经历迥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来自社会下层,饱经困厄折磨,最后从苦境中崛起,承担了安邦治国的大任,施展了平生的抱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一旦动了富贵之心,难免就移了青云之志。所以“人只一念贪私”。便“英雄气短了”,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念之差,私心顿起,就会使人毁尽一生的清名,将自己埋在了金钱里。

    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休亦不无在焉,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 然无所动于也,也就是人的欲壑难填,从来都是“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一但物欲 得不到满足,就会生出种种妄想,以至心乱神迷。人所贪的是财,有了钱财,灾祸也就随之而生,知智慧的人不贪财,也不追随灾祸。灾祸的含意是庸人难分辨的。 也分两种:“因祸得福,违道降祸”。两者天地之别,如果谁能把春、夏、秋、冬四季颠倒,甚至加季或减季就证明宇宙规律能改变。不管是谁,违了道,降了灾, 黄金亿吨也难买。钱能救人,同样也害人。冬季别穿衣,看下场是什么;夏季穿棉衣,看你受得了?时空运行何时,人就要结合时空节拍,违者和冬穿单,夏穿棉又 有何异呢?道理非常简单,“越是真理越明了”而很多人被“金山阵”陷进去了,忘师父之言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此言虽有些过分,但也道出师徒之间存在 非比一般人可以比的情谊,具有不同寻常的人生价值。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既然从师者,能得到如此多的收益,那么“师者”也的确与人之“父”无大异了。

    明朝抗清英雄史可法,一介书生时,便被御史左光斗慧眼提拔。淳淳教诲,使之成为一代名将,史可法对恩师吏是崇敬信至,感恩戴德,不管军务多么繁忙,也要抽身 到老师府上问候,亲自照料老人的饮食起居,并对师母行父母大礼。这种尊师孝父的精神应值得现在的人们效法呀。如同一面洁镜,照亮历史,再照此时啊。

(责任编辑:江南)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