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莲花滩乡党委、政府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以革命老区丁庄湾村为核心,实施了“红色沃土文化工程”建设。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正能量。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推动经济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由乡政府组织领导,全体干部积极参与,聘请贾富海老师组织文化团队主编的《沃土佳话》一书,是这项文化工程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这部书稿以沃土往事、沃土佳话、沃土乡愁、诗画沃土4个栏目对沽源南部地区的民俗文化进行全面的记述。沽源是一条历史的长河,是一片文化的沃土。 沽源这方沃土,夹在两大地理板块之间,南邻华北平原,北依内蒙古高原,即沾染了中原的灵气,也浸透草原的霸气。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延续了“天苍苍、野茫茫”的原始生态,造就了“山无头、水倒流”的独特地貌,促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征。这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决定着这里的出产。金莲花黄灿灿铺满草地,芨芨草绿油油长在淖边;光乎乎的土豆又是口粮又是菜,香喷喷的莜面又能待客又能解馋;白顿顿的口蘑是鼻子里的塞外清气,嫩森森的蕨菜是舌尖上的坝上草原;扎翅膀的天鹅舞动芭蕾,吊嗓子的百灵唱响山曲;一片白云坠下,那是散落的羊群,一阵劲风刮过,那是奔驰的骏马。就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沽源人,置身花草丛中,品尝着香甜特产,与大自然的生灵相伴,世世代代繁衍。他们既有草原人的豪爽率真,又有内地人的精明灵秀。 沽源这片地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是多个马背民族的摇篮。古往今来,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如同一对情侣,在这里耳鬓厮磨、相濡以沫。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止步了忽必烈的战马,浓艳了萧太后的红妆。闪电河边,那坐高楼为谁而筑?金莲川上,那道城墙可经战火?历史就这样世代传承,这片地域上生存和发展的人们,身体里打着两个烙印,一个是华夏神符,一个是草原图腾。这里的人们勤劳质朴、崇尚礼义、尊师重道、谦卑和逊,骨子里,蕴藏着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品格。同时,这里的人们,身体里又根植着草原文化的基因,眼里不揉沙子、脚上不使绊子、嘴里不玩虚假、肚里不藏奸滑;对朋友,两肋插刀,肝胆相照,同吃一锅饭,同睡一盘炕;对客人,以诚相待,用心相处,家里有好酒绝不喝次的,锅里有好肉绝不吃赖的。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两种历史文化的推演、对撞、交融、沉淀,硬生生把这片地域人们的两种性格,揉搓挤压在一起,融合成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片地域一片情。世世代代生于此、长于此的沽源人,夹在两种地貌之间,夹在两种文明之间,非但没有扭曲灵魂,反而更加坚毅地传承着特有的文明。如果说,文明是一个核的话,那包裹这个核的果肉,便是民俗。文明通过民俗表现,民俗通过文明凝聚。沽源的文明果实,虽然带有两种果木嫁接的味道,却格外香甜。沽源的民俗,透着泥土的芳香,透着草原的清新,以其独特的滋味,成为华夏民俗大餐桌上一道丰美的菜品,色香味俱全,苦辣甜兼备,很值得品味。 沽源南部地区,绵延着一带曲曲折折的山脉,这里便是以莲花滩为中心的坝头。坝头以南,是坝下的沃野千里;坝头以北,是坝上的一马平川。就在这群山之间,发源了黑河、白河两条河流,清澈的山泉,汇聚成两条长龙,一路南下,滋润着两岸的一切。以冰山梁、老掌沟、塞北林海等景区为代表的山区,密密麻麻覆盖着原始森林,各种野生动植物不计其数。鬼斧神工的地理环境,使坝头一带产生了许多神奇的传说,这些传说作为一种特有文化符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世的人们。 有山有水、有树有草的坝头一带,成为得天独厚的宜居带,至晚清末到民国初,坝上的牧民和坝下的移民大量汇集到此,形成一个个依山面水的村落。建国前的战乱年代,这里由于适宜隐蔽,能够有效地开展游击战争,一度成为我党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直到如今,老区人民依然保持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用勤劳的双手,为建设美好家园,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历史的烟云已经荡去,岁月燃烧后留的痕迹犹存,回顾往事,沃土上,留下了一段段动人的佳话。 乡愁是一条情感纽带,是人与土地之间拉不断、扯不开的精神之绳。沽源南部的坝头一带,同样寄予着许多人的乡愁。在这里度过了金色童年的人们,不会忘记母亲的眼泪,不会忘记牛车的辙痕,不会忘记除夕夜的年糕,不会忘记戏台上的唱腔。正是这些琐碎的生活片段,坚实了人们的脚步,催生了人们的豪情,让天涯的游子魂牵梦萦,让多情的儿女牵肠挂肚。寻根之旅,是民俗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段风景。 这部《沃土佳话》出版发行。这是献给沽源人民的文化大餐,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此时此刻,谨向参与这项工作并为之付出艰辛劳动和心血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6年10月 |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