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作为明代重要的军事设施,其防御体系的形成,历经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洪永时,先设立关隘,修筑城门、城门楼、水门,屯兵居险戌守,在关口内侧建筑屯田城堡。《明史•太祖本纪》记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命沿边各地勘定屯兵关隘,共67处”。明•郑芸的《议处隘口以重屏蔽疏略》说:“窃惟关隘之设,大则关隘,小则堡口,守以官军,联以墩台,遇有警报,各守其险,远近内外,势实相倚”。明•丘濬(jun)的《大学衍义补》记载:“众墩之间,要室之处,立为一堡,使之统其附近诸墩,有事则相为接应。墩统于堡,堡统于城,如臂指之相使,如气脉之周流”。围绕关隘,分别在腹外(指关外)、腹内(指关内)修筑烟墩,叫做腹外接火墩和腹内接火墩。同时,在关隘沿线的隘口和制高点建筑烽火台。戚继光的《烽堠解》说:“自古守边,不过远斥堠,谨烽火;大约相去一二里,梆鼓相闻为一墩”。由于宣府镇(今宣化)“当神京之肩背,边徼之藩篱”,“ 独石口,北路绝塞之地”。 “土木之变”(1449年)以后,独石八城陷落,上北路防守压力日盛。由于明军战略防线太长等多方面的原因,与北元相比,处于劣势。1449年---1547年,近一百年间,为了进一步加强防御,明廷不得不大规模修建宣府镇上北路防区内的关隘、烟墩、城堡。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由总督侍郎翁万达主持修建了宣府镇上北路长城(翁万达的《请修北东二路边垣疏》)。明•丘濬的《大学衍义补》记载:“大边以谨斥堠,小边以严守备。于大边墩台之间,空缺之处,因其崖险,随其地势,筑为城墙,以相联缀,实为守边长久之计”。遂将关隘、城楼、烽火台、营堡用石墙进行连接,并增筑敌台,深挖壕堑。敌台,俗称马面,突出于城墙之外,为了从不同角度攻击来犯之敌,一般设在险要关隘,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兼有烽火台的功能(如图5苏庄楼敌台)。有的重要关口还要修筑城堡式烟墩,东栅子口和马莲口均有遗迹(如图6)。这样就构成了由点、线、面相结合,纵横交错的长城防御体系。清•储大文的《独石长城形制》记载:“山上多以条石垒砌,平地则以土筑夯,个别地段砖砌。”实地考莲花滩乡三棵树段长城,底宽约3。5—4米,高约4。5—5。5米,顶宽约1—1。2米,为毛石干插垒砌,顶部有石片封口迹象,石片为周边石料厂或就地取材,烽火台甃砖为长城附近临时砖窑所烧。马莲口东山发现多处砖窑遗址(如图7)。 |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