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们会莫名地疼痛,疼痛于一轮明月,一窗灯火,抑或是一个名字,世俗称之为虚无,诗人称之为灵感,众生皆可感知。不论你承认与否,你会渴望有一种东西抚慰这种精神之痛,诗歌就成为一种选择,此时,诗歌必然存在于你灵魂最近端,除非你是傻子,不需要对疼痛自我修复。 诗歌正如你身边的一些人,一些事,一直存在于你生命的某种维度,只是你淡漠了,不以为然了,但事实存在。诗人娜夜说:“一个人洗澡后起身,她带起的不仅仅是水气,还有月亮的气息、宇宙的气息”,万物关联,虚无也好,现实也罢,你若真空不了,一定是与诗有缘的。 西方人把诗歌叫缪斯,视为神灵,但近年来,我们习惯当其敝屣,那是时代的不幸,与诗歌本身无关。诗歌是生活的药引子,是酒的孪生弟兄,是人性的自觉…… 从来就是鲜活的。亲近文字的人也是鲜活的,他们的身上一定有未被世俗消磨殆尽的本真和修为。 诗无他性,就是诗人用感性的语言临摹出人们灵光一现的现场,用神灵的智慧画出色彩和线条无限复杂的人性图谱。一首诗就是一个灵魂的栖息地,就是足以打开你囚禁之门的那把钥匙。 行走在人世间,我们一定是需要灵肉合一的,可是灵魂在哪儿呢?也许,在你接受诗歌之前,一些程式化的东西早已根深蒂固,习惯了与灵魂隔岸对视却素不往来;习惯了把灵魂驱离本体,架着一副皮囊奔跑;习惯了把体内的围墙越建越高,囚禁自己。我们走的太快了,灵魂被抛在身后,需要以诗为媒,向灵魂靠近一点,再近一点,不要让生活中的“无语”遮蔽了人性的光芒。 语言和文字是情感的载体,意识让我们区别于兽类,因为意识存在,心就会累。心累了,就去读读诗吧,你读不懂,没人怪罪你,我们听不懂鸟语,但决不妨碍感受鸟鸣的美妙,我们读不懂经文,但不能否认佛缘向善。其实,有些诗原本不需要你读明白,“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去读了,去寻找了,就足以证明你正在自我修复,正在向灵魂靠拢。浩瀚诗海中必然有懂你的那一首,那首诗能让你身心为之一振,诗意蹁跹;那首诗会让你感觉惬意,豁然开朗。其实,那就是你与灵魂的热吻。 心累了,就去读读诗吧,思者在先,诗者就不会孤独,灵魂就不会孤独! |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