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乱是从毕业前最后一个学期开始的吧。开了学,大家很少再像以前那样问过年回家没有,是不是又添了新衣,或是整了头发,而是三言两语地询问对方论文做完了没有,工作有没有眉目,考博准备得怎样,爱情到底何去何从,语气里的焦灼与脸上的忧愁一样,鲜明清晰。以致到最后大家每次见面,不等对方发问,便会自动将自己的境况和盘托出。
但那时我的思维,已经不会这样理性地分析,我几乎对每一个来临的机会,都恶狠狠地上去拼抢一番。我将济南大大小小的招聘会都赶遍了,又把华而不 实的简历,传单一样散发到那些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招聘人手中。每发一份,我便会在晚上睡觉时畅想一番。那时我和同学似乎都患上了臆想症,每去见过一个单 位,就会习惯性地花一点儿时间做一个白日梦。梦里当然无一例外地是自己成功应聘后的美好与绚烂,想着终于可以在瞧不起自己的人面前扬眉吐气,终于能够不再做那个穷到需要每日算计的学生,终于可以给父母一些安慰,终于能够在喜欢的城市里过上想要的生活……但梦醒之后的忐忑与不安,并不会因此少掉丝毫。我依然要为了能把自己卖一个最好的价钱,四处奔走,吃尽白眼儿。 我记得赶了十几场招聘会,投出去上百份简历,在那些一脸漫不经心的招聘人面前,将自己吹嘘得天花乱坠,甚至到最后连我自己都怀疑这个如此优秀的 毕业生到底是不是我,我还学会了攻心战术,遇到那些对自己的简历多看两眼的招聘人就一脸真诚地上去吹捧,之后又用邮件和电话对那人“狂轰滥炸”,直到人家 说,很抱歉,你的确优秀,可是,我们已经招到了合适的人了。也有冷漠的,听到我打电话过去询问,就说,写明了我们不要女生,为什么还这么嗦?抑或,听我报 出自己的出身,便直接拒绝,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我们这里免谈。我那时真恨不得时光可以倒流,让我回去再考一个牛气哄哄的名牌大学来,将这些人的骄傲一网打尽。 |
(责任编辑: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