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鼓励子女,梁启超与子女有密切的书信联系,上图为梁启超写给次女梁思庄的家信。 眼下,由国家图书馆、江门市政府主办的“一门三院士”图片展,正在国家图书馆展出。展览以图片的形式介绍了梁启超的良好家教及家风对子女产生的影响,并展示了三个儿子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的成长、学习、工作和生活历程。 梁启超育有九个子女,除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思礼分别是建筑学家、考古学家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外,其他五个子女也是人中龙凤。其中,长女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三子梁思忠毕业于西点军校,并参与了淞沪抗战;次女梁思庄是著名图书馆学家;四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三女梁思懿是著名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就读南开大学,后奔赴新四军参加革命。 毫无疑问,梁启超不仅自身取得了极大成绩,他的家庭教育和对子女的培养也十分成功,谱写出“九子皆才俊”的佳话。 梁启超:每天给孩子们讲历史 梁启超是清末民初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是百日维新的领袖之一,出任过北洋政府的司法总长,抨击过袁世凯称帝。在那个年代,他常因政治立场不利于当时的统治者而被迫远走他乡。尽管梁启超个人的思想在当时评价不一,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是前所未有的成功。他的九个子女不仅个个成才,更难得的是人人怀有报国之志。他有七个子女都曾出国留学,当时祖国还处在战乱中,但他们从哈佛大学、西点军校等名校毕业后,都舍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国。 梁启超在育人方面有什么样的秘诀呢?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们在知识和心智上的启迪,是梁启超注重教育的一个方法。他常在饭后给孩子们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阐释做人的道理。梁启超爱喝酒,每天晚饭后,孩子们都围在一个小圆桌旁,他一边喝酒,一边给孩子们讲一些古代民族英雄的故事。他曾讲述南宋末年忠臣陆秀夫的故事,陆秀夫为保护幼主而和元军奋战,失败后就在梁启超的家乡新会县投海就义。孩子们从小就受英雄事迹的熏陶,立志做有骨气的人。梁启超的这一习惯保持了多年,从维新运动后被迫逃到日本,到辛亥革命后回到天津,只要他在家,全家每晚六点半都要围着圆桌,听他讲自己正在写作的题目,听他讲历史、传记、哲学、古典文学等。只不过随着子女的增多,小圆桌变成了大圆桌。 给孩子们爱,和孩子们做朋友,不板起面孔恶意责骂,而是以鼓励、表扬和引导的方式教育子女,这是梁启超的教育观念。梁启超非常认真的履行一个好父亲的职责,他在书信中对子女们称呼为“宝贝思顺”、“小宝贝思庄”、“那两个不什么宝贝(指思成和思永)的好乖乖”,浓厚的舐犊之情可见一斑。不过,在他的书信和其他个人作品中说得很明白,尽管他爱着全家,但他最钟爱的还是长女和长子,也就是梁思顺和梁思成。 在教育方面,梁启超宁愿在别的方面节省一点,也绝不让孩子上差一点的学校。在他的家信当中,常常劝导儿女们不要为上学的经费计较。他的孩子基本都受到了良好的学校教育。对于治学,梁启超看重的不是成功与否,而是治学的态度。在写给梁思成和梁思永的信中,他教训道:“汝等能升级固善,不能亦不必愤懑,但问果能用功与否。若既竭吾才,则于心无愧;若缘殆荒所致,则是自暴自弃,非吾家佳子弟矣。” 在把梁思成和梁思永等人送到国外学习后,梁启超和子女有密切的书信来往。当时梁思顺与丈夫住在加拿大,梁思庄也随姐姐在加拿大,因此梁启超的信多是先寄到思顺处,再由子女传阅。信中表达了他对子女们深切的关爱,及兄弟姐妹间的亲情。他把为人、为学的主张和人生感悟,通过数百封充满感情的书信,向孩子们娓娓道来。在一封书信中,梁启超告诫子女:“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
(责任编辑: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