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智慧 老北京过年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除了走亲访友、贺岁拜年、逛庙会,还有到白云观摸石猴、去东岳庙摸铜特、到正阳门摸门钉等等。 白云观到底有几只石猴? 过年到白云观摸石猴的习俗,据说是从明代流传下来的。传说过年时到白云观摸石猴,可以祛病避邪。因为“猴”的谐音为气候的“候”,“摸猴”意在 摸“候”以“顺”天候,“道法自然”,顺应节令气候的变化,新的一年四季吉祥、健康平安。还有一说是 “猴”通“侯”,寓意“封侯”,如果诚心抚摸石猴,可事业顺利、官运亨通……尽管关于石猴的种种传说不乏迷信色彩,但每逢过年,很多人无论多忙都要来一趟 白云观,把白云观里的石猴逐一抚摸一番。其实,摸石猴的人心里明镜似的:石猴灵不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摸摸它,图个吉利和快乐,心情愉悦了,人的身心健康 了,也就诸事如意了。由于白云观山门中间门洞石拱券东侧下端,雕有一只正在静坐修炼的小石猴,所以进入白云观山门排着长队摸石猴成为京城过年时的一景。如 今,那只不过巴掌大小的石猴被成千上万的人摸来摸去,不仅比券门的其他地方亮堂,石猴的模样也被摸得越来越模糊。 其实,白云观的石猴不光这一只。 白云观位于西便门外,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有“天下道教第一丛林”之称。白云观前身系唐代的天长观,始建于唐代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 年)。据唐代刘九霄撰写的《再修天长观》记载,唐玄宗为“斋心敬道”奉祀老子太上老君,特建此观。金正隆五年(1160年),天长观被焚毁。金大定七年 (1167),金世宗完颜雍敕命重修,历时七载,至大定十四年(1174年)三月竣工,完颜雍赐名“十方大天长观”。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正月望 日,天长观再遭火焚。翌年重修,并赐名“太极宫”。金末,太极宫逐渐荒废。元初,邱处机(号长春子)自西域大雪山(今阿富汗境内)觐见成吉思汗,东归燕 京,被赐居于太极宫。当时宫观一片凄凉,遍地瓦砾,长春真人命弟子王志谨主领兴建,历时三年,殿宇楼台修葺一新。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五月,成吉 思汗因其道号长春子,敕改太极宫为“长春观”。七月,邱处机仙逝于长春观。次年,长春真人高徒尹志平在长春观东侧下院建处顺堂藏邱祖仙蜕。元末,连年征 战,长春观殿宇日渐衰圮。明初,以处顺堂为中心重建宫观,并易名为白云观。清初,白云观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遂奠定了今日见到的规模。 白云观的建筑分中、东、西三路及后院,规模宏大。中路以山门外的照壁为起点,依次有牌楼、华表、山门、窝风桥、财神殿、玉皇殿、邱祖殿和三清四 御殿等,西路和东路的主要建筑分别为八仙殿、吕祖殿、文昌殿、元辰殿和三星殿、慈航殿、真武殿、雷祖殿等,白云观的石猴正是“隐藏”在这诸多的建筑中。关 于石猴的数量,有两种说法,其一说是共三只,因为过去有“三猴不见面,铁打白云观,有门无人走,倒坐南极殿”的传说。说的 凌玲 摄 即是白云观里有三只石猴,隐藏在观里的不同地方,互不见面;其二说是共有五只,那么,除了人们进山门时必摸的石拱上的这第一只石猴外,其他的石猴都“藏”在哪呢? 因为石猴的“藏”身之处都很隐蔽,若想把白云观里的石猴都摸遍,还真要花些工夫。原来,第二只石猴“藏”在山门西侧的八字形影壁须弥座的浮雕 中,须弥座的整幅图案是一棵大树,树上挂满果实,树下一匹奔马,马前有一只小猴,大小和山门上的石猴差不多。第三只石猴“藏”在白云观东路的雷祖殿前,殿 前西侧有座石碑,据称叫“九皇会碑”,其底座浮雕的图案中雕有一只手托仙桃的小石猴。但笔者去过几次白云观,这通石碑都被蓝色铁板子遮挡着,无法得见这只 石猴的真容。 认为白云观石猴应该为五只的人,是再加上以下两只:一只在窝风桥南东侧“重修窝风桥碑”的石碑座上,这只小石猴手捧一个大蟠桃,体形比山门上的 石猴大了许多。从石碑上所刻的时间来看,这块碑立于1989年;另一只石猴在白云观西路的元辰殿前,一座巨大的十二生肖影壁上刻有十二只动物,其中之一便 是石猴。 |
(责任编辑: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