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教育献爱心,默默无闻做贡献-记白土窑寄宿制学校万金山
时间:
2017-02-08 11:55
来源:
沽源网
点击:
次
万金山,男,生于1963年。1981年,19岁的他怀着中学时代的梦想,回村当了一名民办教师,从事教育事业至今。36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把“学厚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勤劳、朴实、智慧和爱心把乡村教师这一普通的职业书写的绚丽多彩。
爱岗敬业,把一身交给党的教育事业
高尚的思想品质,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广博的知识是完成教学任务,做好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搞好学校、班级的各项工作,他严于律己,凡事都注意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努力做到。
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三十多年来,他始终将这一工作看成自己的生命。自从走上教坛,站在那崇高的三尺讲台上,望着那一张张可爱稚嫩的脸,看着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崇高而沉重的责任感便油然而生。为此,他除了保证上好每一节课外,还担负着细致、具体、艰苦的班主任工作,把教学和育人相结合,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德才兼备,有益于社会的人才。从1981年任民办教师到2000年师范毕业的十六年中,工资从每月几块到几十块钱收入非常低,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同时,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年幼的孩子需要抚养上学,负担很重很重,好心人劝我辞掉民办教师的工作,到城市里去淘金,诚然我这个家庭确实非常需要钱,与他同龄的人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对于富裕的生活我也动过心。但是,当他走到学校,看到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学生,遥望着他们长大成才,造福社会的情景,自己目前的苦和难就烟消云散了,不自觉中他爱上了教书这一行,别说是离开教育岗位了,哪怕是耽误学生一节课就好像欠了学生多少债似的难受。
作为一名教师,他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对于工作讲求实效,由于不分昼夜的工作,1996年因劳累过度,他得了严重的肛肠疾病。由于工作的需要,他一拖再拖,最后不得不手术治疗,连续两次手术后,他身体特别虚弱,学校领导多次让他休息养病,但他没有接受领导的好意,没有在家休养而是带着术后的伤痛依然坚持上班,向四十五分钟课堂要质量。对于学困生他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课后逐村进行家访辅导。在此期间,伤痛时时在折磨着我的肉体和精神,他没有低头,工作任务时时提示着他向前奋进;他没有弯腰,凭着一股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情,这一年他所带的毕业班在乡级统考中取得了第一名,被评为优秀教师。
忘我工作,把一颗热心交给喜欢的工作
多年来由于他勤恳工作,原本高度近视的双眼视力越来越差。备课、教学、批改作业等工作都需要借助放大镜来完成,视物模糊变形,尤其是晚上或阴天更是看不清字迹,这样给他日常的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同事们好意劝说、领导的关心他都没有接受,他更加努力工作,因为这一年他又带的是小学毕业班。每当他走进教室,站在讲台的那一刻,教室里是那样的宁静,学生们的神情是那样的专注,学生们一再说老师您去治疗眼睛吧!他并没把学生的话放在心上,仍然坚持上课,就这样,他把这个班坚持带到毕业。暑假期间才到北京第三医院检查治疗,经检查确诊:高度近视引发了视网膜萎缩。而面对昂贵的治疗费用,他选择了保守治疗,这样导致他的视力越来越差,有失明的可能。开学后,他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休息治疗,而是继续站在那神圣的三尺讲台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视力逐渐下降,精神上的折磨、工作中的不便,他没叫一声苦,没喊一声累,更没有向校领导要求照顾,因为他爱他的学生,爱这三尺平凡的讲台,现在,右眼几近失明,但他依然坚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不失明不下“火线”。
面对繁重的工作,病痛的折磨,他没有被击垮,但亲人的离世把他的心撞得支离破碎,至今不能释怀。2013年9月,他的母亲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等他接到消息回家后,母亲已被装入了棺木,作为家中的长子,他顶住了家人及亲友要求大操大办的压力,简单的料理了母亲的后事,他忍着悲痛急匆匆来到学校,因为那里有他舍不下去的事业,舍不去的学生,暗自抚慰着滴血的心,继续他的工作。
亲密无间,把一份大爱献给学生
作为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琐细而繁重,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他们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无巨细,点点滴滴,班主任都得操心。要让学生成才,身心健康的成长,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他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班上品行兼优的学生赵海鹏,由于母亲患病,交不起学杂费,一度陷入辍学的困境中,一连几天没来学校上学,当我了解情况后,及时拿出了自己的钱为其交了学杂费,说服家长让孩子继续读书完成学业。在他的资助下,该生现已大学本科毕业,参加了工作。学生李艳娟,学习成绩突出,但由于小时候营养不良,患了严重的低血压症,一次上课中,突然晕倒,他及时将其送到医院,住院期间他多次看望,并且给他买了许多营养品,进行补课,家长感动的潸然泪下。
班上农村进城务工家庭的孩子多,其中“留守儿童”十几名,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他的细致耐心的工作下,学生都能自强,愉快地在这个和谐的班级大家庭中生活学习。有的外出打工的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半年联系一次,相当于外出的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单纯地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就可以了,但是却忽视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孩子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不良的改变。为此,他给学生分组,利用校信通,飞信等形式,让学生每星期一、三、五的课外活动和家长联系,进行交流,汇报他们在学校的情况。他心中始终记着这样一句话:做学生生活中的母亲,错误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挚友。这样的时光里,他不但取得了家长的放心,学生也更有了学习的动力,他所带的班级很快成为班风正、学风浓的先进班集体。二零一三年被评为“优秀先进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二零一四年被评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
作为班主任他更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他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创造强项,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定的长处和闪光点,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不让后进生成为掉队的孤雁。
30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个学生无意中喊他老师时错喊成“妈”或“爸”引得其他学生们哄堂大笑,而他心中却是热乎乎、沉甸甸的。这些年来,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那也是最纠结的时刻,他不忍心看到学生们离开学校前集体围绕在他身边恋恋不舍的情景。
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使他深深的认识到一个立志为教育事业贡献的人,关心爱护学生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他的事业在三尺讲台上延伸,他把爱、智慧和他的整个生命都贡献给学生,在教育这块平凡而孕育着无限生机的沃土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沽源县总工会 赵明远)
|
(责任编辑:红枫)
|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