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合作社 > 行业资讯 >

引领农业科技革命的“弄潮儿”:农业物联网

时间: 2014-07-17 19:21 来源: 未知 作者: 江南 点击:
    核心提示:一场农业科技革命的浪潮正在席卷中国大地: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传统耕作模式,开始用传感器与农作物进行“交流”,成为智慧农业时代的“新农人”。这就是“农业物联网”,一个几年前还略显陌生的事物,如今却给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并逐渐成长为一支能够改变“三农”格局的新生力量。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一场农业科技革命的浪潮正在席卷中国大地: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传统耕作模式,开始用传感器与农作物进行“交流”,成为智慧农业时代的“新农人”。这就是“农业物联网”,一个几年前还略显陌生的事物,如今却给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并逐渐成长为一支能够改变“三农”格局的新生力量。

农业物联网试点示范“百花齐放”

物联网是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我国已将其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培育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跨越转型的大幕也由此拉开。农业部明确提出了全面推动农业物联网发展的战略,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保障物联网工作的推进和措施落实。

2013年,农业部在天津、上海、安徽三省市率先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支持三地分别开展试验示范,探索农业物联网的推广应用模式,构建相关理论、技术等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分区分阶段推广应用。

农业部还利用财政专项重点支持江苏、辽宁等13个省(市),围绕各自优势产业和产品,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中的应用示范,引导和带动区域农业物联网发展,为全国统筹协调推进农业物联网积累经验。

有了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加上政策红利不断,农业物联网在各领域物联网建设中异军突起,成效显著。各地示范工程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之势:北京已经实现了农业用水的精细管理和设施农业环境监测;黑龙江在大田作物生产中进行“大数据生产决策”;江苏开发了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在生猪、食用菌等生产领域形成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浙江实现了花卉种植全过程自动监测、传输控制;安徽小麦“四情”监测项目建设已经启动……

规模化应用引领农业生产方式变革

当土里刨食的农业遇到高高在上的“云”,将会发生怎样神奇的变化?国家农科城农业科技网络服务中心推出了农业云服务平台,“登录平台,注册成为‘云端’的一分子,农业从业者可通过“云”这一中枢神经,享受到几乎是涵盖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技术服务。”北京市农科院陈天恩博士说。

北京金六环农业园成为其中一个“云端”。在安装物联网信息感知及调控技术设备后,管理人员无需在酷热的天气里反复穿梭于8栋日光温室、2栋春秋棚及2栋连栋温室中,而是舒服地坐在监控室里就可以完成对土壤的灌溉、施肥及对大棚温度、湿度的调节。

同时,云平台上还汇集了丰富的专家资源,通过专家调配系统,可以利用视频、电话等多种方式,实时为园区提供指导。金六环农业园技术负责人吴文彪说:“通过云平台提供的物联网、专家实时资讯等服务,园区每个大棚蔬菜产量提高10%到15%,优质产品率提高17%到20%。”

农业云服务平台只是新生产模式之一。积极依靠国家政策,农业部、工信部根据农业产业特点初步制订了适合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新标准,促进了工业化、信息化、“智慧农业”的融合发展,真正实现农业生产、供应、销售的“三方融合”。

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大田农业、设施农业、果园生产管理中得到应用,在温室智能控制、智能节水灌溉、农情长势与病虫害监测、水产养殖管理、气象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溯源等方面,都已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中国科学院中国新农村信息化研究中心专家张民认为,农业物联网的规模化应用正在改变着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旧生产模式将逐渐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新生产模式。

“智慧农业”助力三农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李昌健看来,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正在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度发展的、协调好“三农”关系的良性发展之路。

一改过去“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经过物联网技术培训的中国农民正在成为“农业精准化生产”的实现者、管理者、应用者。截至2012年底,仅在北京就有4640人次基层农业生产者及农技推广员接受了物联网技术的培训,农业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得以快速提升。

劳动强度下降了,收入反而增加了,物联网技术给农民带来实惠。江苏一家养猪企业,按照普通标准化养殖,出栏一万头猪需要24个人,引进全套物联网技术后,出栏万头生猪只需1个人。江苏省宜兴市一家养猪合作社,采用物联网技术后,每头猪可节约成本93元,每头母猪养殖效益增加260元。

通过农业物联网的监测与控制,农业生产所需水热气肥等资源可以实现“按需供给”,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北京,10个郊区县14.2万亩的设施、果园、大田等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可节约用水320万立方米。“相当于1.5个颐和园昆明湖的水量。”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郑文刚说。

目前,国家正在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农业物联网双轮驱动发展机制,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运输、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并带动IT产业、通信产业、自动化识别产业链实现飞跃,包括农业物联网在内的信息产业将成为中国潜力巨大的经济增长点。

(责任编辑:江南)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