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乡愁文化 >

我们村的老手艺人

时间: 2019-05-29 15:46 来源: 沽源乡愁 作者: 常玉河 点击:

 
  一条扁担七尺长,
  挑起担子走四方,
  沿着大街串小巷,
  补锅锔碗钉大缸。
  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大二号村有祖籍邯郸的靳家兄弟三人,老大靳章德,老二靳苗春(后改名),老三靳章生。从小兄弟三人拜在师傅家学手艺。老大靳章德忠厚老实认真学习手艺,师傅教会了补锅锔缸,锔瓷器,成为了一名手艺好的锢漏匠。老二靳苗春,头脑灵活鬼点子多,但是不用在学手艺上,用在吃喝玩乐上,只学会了补锅锔缸,也就是一名锔锅匠。老三靳章生,聪明伶俐,心细认真刻苦,深得师傅喜爱,师傅把全套手艺一丝不留的传授给了他,成为了一名手艺精湛的小炉匠。
  靳章德是锢漏匠,比锔锅匠手艺学的深,担子工具等全一样。只不过工具箱里多一件工具,长三十厘米小指粗枣木钻杆。上面绕着细皮鞭梢的拉板,钻杆上头钉有一尖钉子,下面有镶钻头的铜箍。钻头像根大针粗装在钻杆里,钻头是合精钢打做的。一般人分不清锢漏匠和锔锅匠,其区别就是两位工匠的吆喝不一样。锔锅匠吆喝得是“锔锅锢锅锔缸锭缸” ,锢漏匠吆喝得是“锔锅锔碗锔盆锭缸”。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物资匮乏,交通不便。一些瓷器家具,全靠修修补补,有句话,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大到大锅大瓷缸,小到小酒盅,玻璃瓶子,我家就有装一斤醋的洋瓶,锔了十几个小锔子。有这么一句话形容锢漏匠锔瓷器时的动作。“亲亲嘴,搂搂腿,叽咕叽咕冒白水”,锢漏匠拿上钻杆将钻杆上面扣一酒盅,钻头扎在要锔的酒盅上,象拉二胡那样慢慢拉动钻杆,将要锔的物件硬壳钻破后。快速拉动钻杆,钻出了白沫子。锔酒盅的扒锔子最小也就七八亳米长,最大的锔缸扒锔子有五厘米长。锢漏匠做的细活多,粗活大活都让锔锅匠做了。但是锢漏匠能做的细活锔锅匠干不了。有那么一句话: “没有精钢钻,不敢揽你的瓷器活。”在那个年代家家使用的瓷器,都有锔过的家具。
  锔锅匠老二靳苗春,锔锅匠的扁担是藤木做的,长七尺,无扁担钩子,两头有六厘米竹棍插在扁担头上。人面前一个五十厘米长,三十厘米高,二十厘米宽的风箱。用四根三厘米宽,一米二长的竹片钉在风箱底上。风箱上放打锔子化铜的火炉,煤块等。后面是一个工具箱上面放行李卷,用四根皮绳拴住工具箱,挂在后扁担头上。藤木扁担柔性大有弹力,挑起藤木扁担走一步,颤三颤。老人们以前有这么一句话:空行人跟不上推车的,推车的追不上挑担的。挑担的走起来迈着小碎步,一步紧跟一步,藤木扁担上下颤动。人借着扁担颤动劲加快步子。锔锅匠肩上套着垫肩,担子在两个肩膀上,转着调换。挑担的鞋都是软邦的“走路轻”。扎紧裤腿暖和走起路来又利索。靳苗春,担着挑子走村串巷,嘴里喊着:锔锅噢,锢漏锅,锔缸锭缸噢!
  王大娘正在上房坐着忽听门外喊锭大缸,想起自家淹咸菜大瓷缸打烂半个,缸碴还在。急忙跑出院外喊住锔锅匠,王大爷和靳苗春把头号瓷缸抬到院里靠墙根的地方。锔锅匠支好小火炉子,戴上套袖,围上围裙。从后面工具箱取出坩埚、砧凳、小锤、钳子、铁条等。从挑担上取下高二十五厘米,四腿八撇的小板凳坐在上面,用木棍引着火炉,拉动风箱吹旺放在火炉上煤块后。又拿出一块和火炉上火大小的瓷缸片扣在炉火上。当火放完大烟将几根打做好的铁条插进炉火里,将铁条烧红。根据破瓷缸坏的程度,打做出大小不等的扒锔子。都做好后,锔锅匠靳苗春道问王大爷家里还有小锅小缸需要锔的吗。王大爷找几个坛子,小锅来,锔锅匠说这几件小活白做,不要工钱,晚上给找个住宿睡觉的地方,吃上两顿饭你们吃啥我吃啥。王大爷一听满口答应,咱家有地方住吃饭小问题。
  第二天天亮后锔锅匠开始锔王大娘的大瓷缸。王大娘这大瓷缸打坏了半个缸,几十块碎缸碴子。锔锅匠戴上眼镜把打碎的瓷缸碴子,一块一块的放在地上,这些缸碴子大小不一,圆的、扁的、长的、短的,摆放好对好各块之间的碴口,这就叫锔锅匠戴眼镜,成心找碴。把大瓷缸固定住,把挑担的扁担一头插进墙缝里。从风箱架子上摘下一个长七十厘左右的弓子,钻杆中间弯里套有铁套,钻杆上头是尖的,下面做成方的里面空的镶钻头。钻头长五厘米方的能装进钻杆里两厘米,外露三厘米打做成四棱尖形。这钻头是一种特殊钢材打造而成。锔锅匠扁担前面长一米的位置,钉有十五厘米铁条上有三个一厘米的小窝。钻杆上尖顶在扁担铁条的小窝里,钻头对准要锔的位置扁担做压扛,左手抓钻头右手轻摇钻杆。当钻头钻破瓷缸硬柚子皮后,快速摇钻杆钻头钻到一定深度停钻。缸和碎块各钻上眼,大块用大扒锔子,小块用小扒锔子锔好。锔锅匠用一天的时间锔好缸后,再用白灰面和麻油和成的腻子把瓷缸缝全部抹上,等腻子干了后糊住锔子堵住缝。
  小炉匠靳章生在锢漏匠的手艺上更深了一步,一般的小炉匠不挑着担子乱跑了。自已在人多的地方打个地摊或租个店面。生起小火炉用坩埚烧化铜水,银水打造马鞍子上的铜箍、铜钉、银箍、银钉等,最好的是铜银烟袋锅,最讲究的是打造转花银烟袋锅。烟锅上五厘长的烟杆,外套一层镂空雕刻的图案,非常的漂亮。小炉匠能打造各式铜银小物件,手艺比两个哥哥好,收入也比他们高。不干那些大活粗活,也不用风里来雨里去,满世上乱跑。
  靳家兄弟三人的手从小锔锅锭缸,两只手满手茧子,火烧一下铜水烫一下,根本烧不到肉,兄弟三个从小学手艺,手如铁掌,十个手指如钢钎,长期磨用手指头是圆而短钝。经过兄弟三人一生修补的家具无法计算。正是:
  藤木扁担七尺长,
  锔锅锢漏小炉匠,
  一师教出三徒弟,
  一个更比一个强。
  同在一个时代,大二号街面上还有一个钟表匠师傅叫温良玉。那个年代大二号几千人就没有一个戴手表的,也就是修个双铃闹钟,一些老怀表座钟,生意不景气。可温师傅不光是钟表匠还会刻字、划玻璃,还是个装裱匠,会糊表顶棚,还会修锁子配钥匙,是大二号村的一个多面手的老手艺人。在那物资匮乏、技术落后、修修补补的年代,温良玉是大二号最红的手艺人,可以说家家都请过都用过。就说糊裱顶棚,谁家过年也的糊裱。
  我记得进了十一月,父亲就和温师傅约好给否则只好黑着顶棚过大年了。那个年代经济困难物资匮乏,买点好糊棚纸还要到沽源县城购买。就不敢自己糊,怕糊不好顶棚会绷裂。约好的一天早晨,我去请温师傅来家里吃早饭,也帮他拿工具。糊棚也没什么大工具,一把树棕扫帚,一把浆糊刷子,一把小刷子,一个打浆糊小锅,一个装浆糊小盆。那个年代招待手艺人最好的饭,是烙饼炒鸡蛋。吃完饭,温师傅在锅里打浆糊,温师傅糊的顶棚不爆不裂,主要技术是打浆糊。看温师傅先往锅里少倒点水,往里再倒面,然后用饭铲子搅和,下面烧着火,边烧边搅浆糊熟了,再改成小火,往锅里倒凉水把熟面块和稀,和的如面汤。把一刀糊棚纸放在饭桌上,用浆糊刷子涂刷上浆糊,左手掀开一张纸右手拿的着树棕扫帚,伸进纸下面端起纸对准顶棚角度,树棕扫帚一扫,糊棚纸工工整整地粘在顶棚上。如果是新顶棚先得打一层底,才能这样糊。邻居齐家娶新媳妇专去县里买的腊花纸,腊花纸红底黄花表面一层腊光,是那个年代最好的糊棚纸。请来温师傅给糊表,腊花纸边上有的半朵花,两张粘在一起才是整朵花,温师傅糊裱时把两张对的严丝合缝,看不出是两张纸。可见温师傅的糊表手艺非同一般。
  再说他划玻璃的手艺。现在的人买个玻璃刀子自己划,玻璃划坏了,再买一块再割,算是做个试验。上世纪六十年代可不行,没有那么多玻璃,也舍不得试验。那个年代家家窗户都是木框子。什么萬字腿,盘肠,灯笼景等,都比较密,框子密是为了糊窗户纸。夏天下雨家家把案板,锅盖,口袋,能挡雨的东西都拿出来挡窗户,怕雨把窗户纸淋的糊塌了。那个年代没有塑料布,就是出门披雨也是白洋布刷桐油的油布披雨。那年我们家为了换窗户上的玻璃,父亲坐生产队皮车到沽源县城买玻璃,在供销社买上玻璃后,在每块中间撒上水四块沾在一起。怕放在皮车上打碎了,用棉褥子包上玻璃拿绳子捆好背在身上,人坐皮车上,一走就是多半天。那个年代花钱费劲的买回玻璃,不找个划玻璃手艺好的师傅割行吗?再说除了温师傅有玻璃刀子,别人也没有呀!一到每年夏天,温师傅是这家请那家叫的给划玻璃,人家凭手艺吃饭,工钱多少还是要给的。
  温师傅最忙的是上世纪文革那几年,文革时成立各种组织的红卫兵战斗队、造反队,这些组织都找温师傅刻公章。什么井冈山红卫兵,东风红卫兵,燎原战斗队,前进战斗队,星星造反队,八一造反队等等。这些组织刻的公章是,井冈山红卫兵司令部,八一造反队司令部,星星之火红小兵司令部等。大二号大队改成东风革命委员会,大队长改成革委会主任了。名字改了公章也作废了,要换公章就给温师傅找上活了。大二号所有的单位都改成“东风”了,从革委会公章开始改,东风小学、、东风供销社、东风卫生室等等。同时十八个生产队也改改成了东风第一生产队……第十八生产队。后来又改成曙光革命委员会,东风改曙光了,公章从大队革委会开始改到第十八生产队全是曙光。再后来又改成大二号革命委员会,又改成大二号大队。这左一改右一改光温师傅刻公章的原料,一麻袋也装不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老一辈人大部分没文化,写不来自己的名子。每家的家长都刻一枚图章也叫私章,手章,现在的人签字,以前老辈人都盖私章。无论大队,生产队分什么领什么,都通知带上手章领物品盖手章。私人的手章料子不等,有石头的,橡胶的,塑料的,有圆的,扁的,方的,三角的也不等,温师傅就根据本人意愿给人刻章。
  温良玉在大二号表没修多少,可是割玻璃,糊棚,刻章他是哪家都给服务过。随着社会进步了,表不修了,纸顶棚换成塑料顶棚,玻璃刀子玻璃也不值钱了,大家都会划了,这些手艺随着时代进步被淘汰了。但是在那些年,家家还真离不开温良玉师傅为大家服务。
  还有一个柳匠齐茂春。以前坝上农村随处可见柳条编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比如:笸箩、簸箕、水斗子、面头子、料头子、车排子、车围子、大筐小筐之类的柳条编制品。就是进到屋里的炕上也放着特别漂亮的两个小笸箩。一个是奶奶做针线活用的针线笸箩,一个是爷爷的旱烟笸箩。这两笸箩都是白条上了色,编成图案。爷爷的旱烟笸箩编的龙腾,奶奶的针线笸箩画的凤舞。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铁制品没有塑料制品,人们只好就地取材利用木头柳条编制成生活用具。这些都是生产队和家庭里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用具,南方用竹子编制的交篾匠,北方用柳条编制的叫柳匠。大二号人齐茂春从小去亲戚家玩耍,亲戚家是柳匠,耳濡目染加上齐茂春心灵手巧就学会了编制柳具,后来以编制柳具补贴家用。齐茂春和木匠齐茂选是亲兄弟俩,弟弟学了木匠哥哥学了柳匠。大二号一代没有柳条,齐茂春在每年的秋未季节,赶牛车要到六十里外的大河西(东坝头)一带割柳条。拉一车柳条太阳没出起身走,太阳落山到家,走的是人饿牛乏。割柳条经常把手都磨烂了,手上全是刺,一般人是受不了这个苦的。齐师傅把柳条长短粗细分类,用一件叫“木爪”的工具,上面安装刀片有槽,把柳条放在槽上一刮便把柳条的枝杈枝节刮掉,刮好的柳条放在水里泡上。用木制纺车子纺麻筋,坐在凳子上一手续麻,一手摇纺车子,麻筋纺好后盘绕一个圆蛋。在编大笸箩,簸箕,斗子时烧一锅开水,把浸泡的柳条放在大锅里煮上。编大笸箩时有个支架,把麻筋一道一道的绕在编笸箩的架子上。把麻筋绷紧绷直,将煮软的柳条最粗的最长的编插在中间,第一根打好放正,接着第二根第三根依次从麻筋里高一根低一根的穿过去。这样一直编到边上。编的笸箩从底到边往上卷立二十厘米的笸箩沿。柳条全编好后,把锯好的五厘米宽一厘米厚的柳木板和一根两厘米宽两厘厚上圆下平的柳木棍放在开水锅里煮软,再把木板放在笸箩两边上,把圆棍压在上面,用麻筋穿过柳条捆扎在笸箩沿上。编笸箩有大笸箩小笸箩,大笸箩一米三四,小笸箩五十厘米,奶奶的针线笸箩和爷爷的烟笸箩都是二十厘米。
  编斗子也的把柳条煮软。挑长的柳条摆在地上根据斗子的大小,摆多少柳条。编斗子没有架子用麻筋把柳条编底,麻筋在柳条一上一下的穿过拉紧。打底二十五厘左右往起收,将柳条弯起来,边上用细些短些柳条弯回来,用麻筋往起编到三十厘米剪齐,用柳木板做斗子沿;做马料斗子拴上绳。人们挎的面斗子用柳木弯二十公分高钉在斗子沿上。其余编筐、编围子、编酒篓都是一个道理。
  齐茂春老师傅是一九四七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新保安战斗中他是民兵队长,带领民兵参加前线抢救伤员任务。别人的担架是板子,而齐茂春的担架是用柳条编制的排子,及轻省又方便。柳匠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用柳条编制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具,经久实惠经久耐用,齐柳匠在人们的生活中做了很大的贡献!
  撰写此文目的是纪念大二号人这些老师傅们。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