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沃土佳话 >

探寻神奇的莲花滩自然资源

时间: 2017-03-29 20:04 来源: 沽源网 作者: 郑恒萍 点击:

 
  莲花滩乡位于县城西南部,东南邻赤城县独石口镇,南接崇礼县清三营,西连张北战海,是沽源县的南大门。莲花滩一如它的名字一样,如莲盛开,姿容高雅,位置独特,气象万千,蕴藏着各种各样的宝贵资源,无论畜牧、林业、农业、山货、动植物,都堪称首位,是名副其实的万宝囊。
  相传很久以前,百草枯萎,而这里草滩中的草却长势旺盛,草丛中有一聚宝盆,盆中盛开着一朵水灵灵的大莲花,莲花旁时有关公老爷显灵,人们发现这一宝地,纷纷来此居住。此后,莲花滩由此而得名。
  莲花滩的春天似乎来得格外晚,也让人等的格外着急。当明长城上的积雪渐渐消融,当嫩芽初上落叶松,当布谷鸟的第一声啼叫出现在坝头,春天的使者才会姗姗而来。这片土地才会渐渐苏醒,渐渐解冻,渐渐萌发勃勃生机。
  莲花滩最美的季节当属夏季了,一进入6月份,居住在海拔1500多米山坡、丘陵上的花花草草,就像约好似的,争相跃出了地面,可着劲地疯长着,田野、山梁、林间,直到草色遥看近却无,直到浅草已能没马蹄。年平均14℃的气温,让花草有了舒适的温度。年时数长达3400多小时的日照,又给植物提供了充沛的光和热。而年426毫米的降水量让各种植物喝的饱饱的,长的壮壮的。这些吃饱喝足又沐浴着充裕阳光的植物,在莲花滩大陆性草原气候的环境下,茁壮地成长着,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湿润的泥土的气息。此时,天蓝云白,青草如翠,白桦亭亭,松树傲然,溪流潺潺,百鸟欢唱,牛羊咩咩,马儿奔腾,莲花滩到处一派生机盎然。
  美景佳期,正是探访莲花滩的好时光。沽源到莲花滩大约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去的时候正值7月份,早晨走的时候,同行的老乡就说,今天没准要下雨,我们都有点惊讶,问他为啥得知,老乡说,由于莲花滩独特的地理位置,处于坝上和坝下的结合带,所以夏季雨量充沛,当地村民会根据朝霞的走向以及动物的异常现象来判断天气,其中就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的气象谚语。秋天的时候,村民还会根据云彩的变化,判断天气的好坏,所以还有“天上鱼鳞斑,晒麦不用翻”的民间谚语。听着老乡滔滔不绝的讲述,我们这些没在地里干过活的人,深深地体会到农民的智慧是无穷的,而无穷的智慧来自于平日里仔细的观察以及长时间的积累。
  从沽源到西辛营大约用了半个小时的路程,在西辛营稍作停留后,我们的车子拐入了莲花滩路段。七月的原野到处绿油油的,树木、山川、庄稼,满眼满眼的绿,翠绿、青绿、黛绿,这些似乎都不足以形容莲花滩。近处,远处扑入眼帘的是一排排、一片片的树木,一望无际的庄稼像一块块巨大的绿色地毯,覆盖在大地上,白色、紫色的土豆花像花海,怒放着,和绿色的庄稼相映成趣,次第成景。
  看着道路两边绿油油的庄稼地,我们由衷地感叹着,赞美着。老乡还告诉我们,莲花滩流域面积219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在这34个自然村中八塔沟的风景最美;榛子沟的资源最丰富,各种山货蕴藏其中,采摘不尽,食之不竭;“三棵树”“小边墙”等历代长城蜿蜒纵横于崇山峻岭之间;“支锅石”“老米沟”的传说更是感人至深;丁庄湾更是享有红色革命老区的盛誉。
  车子载着众人一路向前,莲花滩、丁庄湾、八塔沟,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进着,说是路其实是草坡,草甸或者洼地,车子颠簸着、爬行着。车爬到一个山坡之后停下了,因为都是向上的陡坡,车子无法再向前了,人们纷纷下了车,徒步上山。风景、诱惑就在眼前,走进才能探寻,探寻才能找到宝藏。
  八塔沟的确一如老乡描述中的那样,群山环绕,山青水秀,草木郁葱,山泉汩汩。老乡一边在前边带路一边介绍着,莲花滩乡各个村的草地总面积约45.7万公顷。基本上以芨芨草、野牛草居多,是牛羊的最爱,由于这几种草都抗寒、抗霜,喜欢阳光,对土壤要求不高,所以在莲花滩的坝头、山梁、田野随处可见这几种草的身影,一丛丛,一片片,一簇簇,点缀着莲花滩这片红色沃土,同时净化着这里的空气。一些知名不知名的野花在这里生长着,盛开着,绚丽着,芬芳着,美丽纯洁的雪绒花;妖娆妩媚的野罂粟;补血止血的苍蝇花;美丽迷人的野芍药;高贵典雅的百合等。她们需要的不多,丝丝阳光,点点雨露,她们就会在广袤的坝上草原上绽放最美的容颜,最蓬勃的生机。
  嗅着八塔沟清新的空气,看着山上茂密的植被,想起八塔沟素有动物王国的美誉。我们笑着问老乡,这山里果真有虎、狼之类的动物吗?老乡一听哈哈大笑起来:“现在都啥时候了,早没有了。”听他父亲讲,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这山里有过狼和金钱豹,老虎一直没见过,到是黄羊、狍子、獾子和狐狸、兔子、山鸡、半翅之类的小动物常见。五十年代的时候,村子里出现过一头金钱豹,那时正值隆冬季节,金钱豹在山里找不到食物了,饥饿难忍,所以进了村庄。据那位老乡描述,那天清晨他在井台上打水,在村边依稀看到有一条犬状动物,这只动物只有虎的三分之一大小,毛色棕黄,身上布满斑点和环纹,就像一枚枚金钱镶嵌在毛皮上,村民起初以为是条野狗,没有在意,但当他把桶里水打满之后,豹子已逼近他的身边,就在他转身的工夫,豹子扑上了他的肩头,村民这才醒悟过来,明白这不是一般的野狗,而是一只金钱豹。幸亏村民手里拿着挑水的扁担,扁担救了村民一命,村民挣扎搏斗的工夫,被陆续赶来挑水的村民发现,大家一起合力把豹子赶出了村子,村民只是受了点轻伤。由于这次惊吓,村民对金钱豹有了更深的认识,金钱豹的头圆、耳短、四肢强健有力,爪锐利伸缩性强。视觉和嗅觉也异常灵敏,性情机警,善于跳跃、爬树。豹子只有夜间或凌晨才会出来觅食。一般以野兔、野鸡、黄羊、鸟等为食物。当猎物缺乏时,它也会捕猎家畜,因而才会发生人豹之间的冲突。
  狼这种动物在坝上比较常见,尤其是靠近山的村庄,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经常会有狼出没,田间地头或者羊圈里,所以当地的村民说起狼,每个村每个老人的嘴巴里,都有关于狼的故事。狼一般不会主动袭击人,狼出现在村子里,一般都是狼没有食物了,才会去村庄祸害羊。羊对于六七十年代的村民来说,那就是银行,就是村民的命根子。狼来袭击村民的命根子,村民自然会想办法对付。为了对付狼,村民自发的组织起来,打狼、追狼、追不住大狼,就把小狼羔子掏回来。当地的村民说,为了消除狼患,让狼不再祸害羊群,就把狼羔子掏回来,把狼羔子的眼睛捅瞎,然后再把狼羔子送回到狼窝,被弄瞎眼睛的狼长大之后,就成了瞎狼,看不见东西,自然就无法祸害村民和羊群,虽然这样做有些残忍,但为了命根子,就顾不上那么多了。
  老乡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莲花滩的山上时常有狍子、狐狸出现,还有野兔和山鸡,村民在地头干活的时候,不经意的一抬头,就能看到野兔在草丛中窜来窜去。野兔头较小,长有一对比家兔小得多的耳朵,四肢细长、健壮,后肢十分强健有力,但比普通家兔长,敏捷,胆小,善于奔跑。野兔喜欢生活在有水源的树林里,尤其农民种植的豆类和萝卜白菜的菜地附近,都能看见野兔的身影。野兔没有固定的栖息地,一般都过着流浪的生活,全身几乎没有脂肪,隐蔽性很强,在它不动时,其毛色与周围杂草混在一起,即使人走近一米以内也不易察觉。野兔隐藏在草丛中,当人们不注意走过时,野兔会突然窜出,把过往的人们吓一跳。冬天的时候,山坡、地头也是山鸡出来觅食的时候,山鸡的体形较家鸡略小,但尾巴却长得多。山鸡奔跑速度快,高飞能力差,食量很小,喜欢吃一点就走,转一圈回来再吃。山鸡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其蛋白质含量很高。雄山鸡的羽毛很漂亮,所以当地村民逮住野鸡,吃了肉之后,就用野鸡的皮毛做了标本,作为礼物赠送亲友,作为高雅的装饰品,深受人们喜爱。
  莲花滩的气候条件属于季风性草原气候,有适合动物生存和生长的天然条件,农民因为农业生产的需要,饲养着各种家畜;还有与人类共同生存的各种野生动物;以及在天空中飞翔的各种鸟类。它们共同生活在莲花滩的这片蓝天下,同呼吸,共生存。由于生态环境改善,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大,当地百姓生态保护意识增强,多年不见的狍子、野猪、狐狸等多种野生动物,现在已在八塔沟一带出现。当地百姓对这种可喜的变化,颇为自豪。
  正当我们感叹莲花滩生态环境逐年得到改善的同时,一群群牛羊出现在视野中。远处,成群的羊儿在山坡上吃草,三个一群,五个一片,悠闲自在,看不见羊倌在后面扬鞭,一任羊儿漫山遍野的疯跑。羊群点缀着山峦,山峦养育着羊群,互为风景,互为依托,这也说明一点,莲花滩乡山高草茂,草肥水美,有着牛羊等牧业发展的良好自然条件。每年夏季,各种鲜嫩的优质牧草遍布莲花滩的草坡、山梁、牧地,而新鲜的草有牛羊可消化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秋季的干草中含有牛羊需要的粗纤维,这些饲料给当地的牛羊提供了天然草场,也为当地农民的增收提供了重要来源。这些都仰仗于莲花滩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构成了莲花滩境内沟壑众多、山多草茂、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山林资源丰富、生态完好。因此,莲花滩的空气纯净,污染极少,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天然草原,有“沙平草远望不尽”、“风吹白草天无际”、“深草卧羊马”之咏。
  好一个“深草卧牛羊”之地,这里不仅草深林密,而且植被丰富,森林总面积6.97万公顷,天然林多以白桦、山杨、杏林为主。灌木林有白榆、小红柳、沙杞柳、柠条等。在榛子沟一带,满山野生榛子树、松树、杨树。这些天然林带对全县的生态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一处天然的氧吧,维系着全县的自然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等,在水土保持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当夏至,莲花滩的山梁、田野、草地上,到处都是野生的可食用的野菜,大致有30多种,如蕨菜、黄花、蒲公英、苦菜、甜苣菜、猴腿等。野菜生长在山野中,吸收大自然的灵气,既无农药污染,又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莲花滩的各种野菜中首推的是黄花和蕨菜。黄花是金针菜的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名金针菜,柠檬萱草,忘忧草,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蕨菜,又叫龙头菜,属于野生植物,蕨菜素有“山菜之王”的美称。每年6月中旬是采黄花的季节,6月底则是采蕨菜的最佳时期。黄花和蕨菜都产自莲花滩连绵起伏的山坳里,黄花喜阳,蕨菜喜阴,它们一般生在在树下、草丛中。当地村民把采好的野菜晒干之后自己吃或者招待客人,也作为商品销售给外地的游客。
  莲花滩的山坡上,黄花是最常见的一种野菜,每当夏天来临,黄花自顾自地盛开着,碧波荡漾的大地上,点缀着一片一片的金黄,那种黄色是铺天盖地目不暇接的,那满眼满眼的黄色,总会让人想起“一地黄花醉人眼”“微风轻抚落英缤纷”“满地黄花堆积”。这样的情这样的景,自然就会有“白天醉落了太阳,晚上醉落了月亮”的赞誉。黄花不仅有观赏价值,更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而且蕴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煎炒烹拌涮样样可以,是坝上的一道传统名菜。《诗经》也有赞誉黄花的诗歌,三国时的《养生经》有“萱草忘忧亦食之”的记述。
  金莲花也是莲花滩山坡上随处可见的一种野花。金莲花金黄璀璨,给人以高雅富丽之感。远观,遍地铺金,近看,风姿卓越。不仅是绝好的观赏植物,而且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其花入药解暑,降压益脑,补血通脉”。金莲花用开水冲泡之后,花蕊会在水中慢慢盛开,如同在草地上盛开的一般,娇艳明媚栩栩如生。难怪康熙对金莲花发出盛赞“宁饮三朵花,不饮二两茶”,乾隆大帝也紧随其后,形容金莲花“塞外黄花金钉钉地”,可见两代帝王对金莲花的厚爱以及喜欢。
  莲花滩的山坡上还有数之不尽,道之不完的野菜。随风起舞的蒲公英,清热解毒的马齿苋菜,防癌抗癌的苦菜。还有食之不尽,采之不完的野果、山榛、刺梨、羊奶子、山葡萄、柳棘,真是孩子们的乐园,吃货的天堂。
  八塔沟的山梁之上,不仅是野菜的温床,而且还是蘑菇的乐园。由于雨水充沛,植被茂盛,土壤中含有有机物质,空气没有受到污染,夏秋季节气候温凉湿润,光照时间长,为各种野菜、野果、蘑菇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各种野果就生长在大山上的各个角落里,当地的村民们都是采摘野果的好手,一个个身手敏捷如猴子,钻入大山,就如同钻入了万宝囊,不摘得袋满筐满是不肯回家的。
  山上的蘑菇不仅肉质细嫩,而且味道鲜美,有“素中之荤”的美称。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商人慕名而来,采购了大量的蘑菇带回老家出售。行至海上时,因为蘑菇的香味引来成群结队的鱼儿绕船而游,船老板担心鱼群围聚过多,造成翻船事故,于是出重金在游客中求驱赶鱼群的良策。这个商人见此机会既可以宣传自己的蘑菇又可以得到赏金,于是便将蘑菇说成是鱼儿追逐的对象,船老板于是高价买下蘑菇并将全部蘑菇抛入大海。果然,鱼群追逐随波漂流的蘑菇而去,渔船得以安全驶行。这足以见得蘑菇的鲜美,以及价格不菲的原因了。
  站在高高的山脊之上,放眼绵延峻秀的山峦,的确有心旷神怡之感。一如古人的感慨“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万千”。宜人的景色,雄壮的大山,无尽的资源。它,没有泰山之雄,没有华山之险,没有衡山之秀,没有恒山之奇。但,它有的是独特原始,有的是浑厚坦荡,有的是清纯自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爱一方水土,这已经足够。
  正当我们神思远游之际,老乡的声音响在耳边。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映入眼帘的是山下绿油油的麦田,老乡眉宇之间掩饰不住的自豪,他告诉我们,这里土质多为暗粟钙土,草甸粟钙土,土壤肥力大,加上坝头地势落差大,地形雨多,雨量较其他乡镇充沛,粮食产量很高。只是由于地形地貌的特殊性,沟壑纵横,山高林密,不适宜大面积发展蔬菜、马铃薯等集中连片机械作业的种植,基本上以莜麦、小麦、胡麻、蚕豆以及小面积的土豆种植为主。而莜麦耐寒性强,适合坝上阴冷气候,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加之莜麦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钙、铁、磷等矿物质的含量很丰富,含糖量又低,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都很高。莜麦的秸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B,秸秆还能作为饲料饲养牛羊,可以说莜麦全身都是宝,深得坝上人们的喜爱。
  说起浑身是宝的莜麦,大家才发觉肚子已经咕咕地叫了很久了,肚子里的馋虫似乎也被勾引了出来,眼前似乎出现了冒着蒸腾热气的莜面窝窝,还有香香的羊肉蘑菇汤。于是,我们和老乡调侃,中午就到老乡家让嫂子给做一顿莜面窝窝如何?老乡很爽快,一口答应下来。此时,下山犒劳肚腩是现在唯一的选择。
  老乡的院子坐落在丁庄湾的一处山坡下,三间砖混结构的大房,西边是两间土坯房,院墙不高,都是用土坯垒起来的,土坯上歪歪斜斜地生长着青草、野蒿子等植物。院子里种植着蔬菜,还有刚刚被割了一茬的山韭菜,几只土鸡看到生人来,咯哒咯哒地炫耀着自己的成果。农家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亲切、自然、温馨,以及满满的惬意。
  农家大嫂是一个干净利索的人。我们进去之后,已经看到大嫂用开水烫好了莜面,莜面那种特有的香味钻入每个人的鼻孔,大家一起嗅着,感觉着,就像久别的亲人,心里往外透着舒坦。关于莜面,小时候不多的记忆场景,一幕幕涌上心头,莜面虽然好吃,但制做起来却很讲究,需要淘洗、清洁、阴干、焙炒、推碾等。经过这几样工序,莜面真正的才能走上餐桌。一种莜面可做多种饭食。推窝子、搓鱼鱼、蒸饺子、山药鱼儿、打傀儡。最有艺术品味的饭应该是推窝窝:一块莜面放在手背上,在光滑的石板上一推就变成了一个小圆筒儿,不一会儿就摆满了一笼屉。乘着我愣神的工夫,农家大嫂已经推了一大片窝窝,我只会搓鱼鱼,而且还是两股鱼鱼,搓着搓着还经常纠缠在一起,看着我耗费时间却不出活,农家大嫂笑着说:“外屋地有土豆,你去做汤吧”。
  洗土豆、切土豆可是我熟悉的活,小时候经常被姐姐们指挥着做。外屋地的箩筐里放着10多个土豆,个个有蔓菁大小,掂量着吃饭人需要的量,2个土豆足够。水洗、切丝,洗过土豆丝的盆子里,是一层厚厚的淀粉,大嫂告诉我,莲花滩的土豆日照足、加之昼夜温差大,使这里的土豆肉质沙性强,含淀粉量极高,食用非常可口,自家院子里种的那点土豆基本上都留下了。土豆可以蒸、煮、烧、炒、炖,土豆加工成的淀粉就是一个冬天里上好的菜,还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土豆的的确确是农家的宝。
  说话间,大嫂从院子里抱进来一大堆莜麦秸。对于莜麦秸我并不陌生,小时候家里就用它蒸饭、烙饼。莫非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用麦秸做饭?大嫂看出我的疑惑,笑着解释:“莜麦浑身都是宝,莜麦可以磨面,麦秸可以喂牛马羊,冬天还可以烧炕,夏天种院子的时候,就会把冬天囤积的麦秸烧掉,才可以在院子里栽种各种蔬菜”。
  工夫不大,莜面端上了桌子,莜面特有的香气顿时弥漫了整个屋子。大嫂利索地端着蘸莜面的汤料,羊肉蘑菇,还有一碟翠绿的韭菜花。大嫂说韭菜花是自家做的,材料就是院子里的山韭菜,都是从山里挖回来栽种在院子里,年年一到夏天,就有韭菜吃了。做成的韭菜花色泽碧绿,味道浓郁,不仅可以馈赠亲戚朋友,还可以乘着旅游季节,出售给外地的游客,深受当地人们的厚爱。
  同行的几位文友,一边听着大嫂的介绍,一边低着头狼吞虎咽着。莜面不仅有营养,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听听当地这些脍炙人口的歌谣吧:“半斤莜面摆三摆,吃饱肚子气不馁,半斤莜面推窝窝,打起把式翻跟头”“坝上三件宝,山药、莜面、大皮袄。”“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听罢这民歌,你会更加爱上莲花滩这方沃土,更加留恋莜面独特的香味。
  大嫂真是一个勤快人,收拾碗筷的工夫,已经把一些山货摆在了桌子上,榛子,山葡萄。看着这些地地道道的山中珍宝,每个人都把鼓胀胀的肚子按了又按,手不受控制的伸向碟子,不为别的,只为品尝一下莲花滩大山里的奇珍异宝。
  回来的路上我们一路走一路感叹,莲花滩真是一个好地方。地理位置独特,资源丰富,广袤的原始草原,茂密的原始山林,肥沃的农田,漫山遍野的山货,无公害,无污染的生态环境,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莲花滩的厚重礼物。
  莲花滩的夏日温凉清爽,空气清新,芳香四溢,满目灿烂。秋季天高气爽,霜叶满天,枫林尽染,燕麦飘香。冬季冰封大地,雪覆山川,冰晶雪玉,苍茫浩瀚。这里民风古朴醇厚,这里红色沃土革命圣地。
  莲花滩,悠悠古乡,千百年间用其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她古老的故事。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畜牧、林业、山货、动植物,就像她的孩童。他们已经长大,正以健壮的身姿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