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文史汇编 >

略谈建国后沽源县水井发展史

时间: 2018-04-08 16:13 来源: 沽源网 作者: 李永富 点击:

  古代,沽源主要是契丹、蒙古等族游牧之地,牧民们追逐水草沿河放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渐渐地由单一游牧而变为开荒种地定居下来,随之,商业接踵而来。社会继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饮用河水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开发地下水,势在必行。提取地下水的主要方法是打井,古代人民打井方法虽简单,但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还是打出井来,围绕这些井也就成为定居点。从目前一些以水井命名的村庄,例如骆驼井、饮马井等就能看出这个问题。由生活用水变为生产用水这一巨大的转变在沽源县还是从解放以后开始的。随着人身的解放,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人们对水源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1952年沽源县遭旱灾,国家以工代账支援我县打井,发展水利事业,抗御自然灾害。当时,打的是木盘砌石井,深度不大,开采浅层地下水,每眼井每小时出水五立方米左右。当年共打井2116眼,能浇地15524亩,直到1965年以前都以此种井为主。
  在此阶段还从保定地区引进过人工架子打井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使用木制大轮做为动力,冲击式打井,以竹蔑子代替现在的钢丝绳,锥头大约60—70公分长,10 公分粗,铸铁管制成,锥头后连接竹蔑子。人工锥井先后在平定堡、长梁、羊囫囵、元宝山试验过。在平定堡林场(新围子)和长梁村南60米处各打出一眼自流井。这些水属于第二层水,水冲出地面有1米左右。长粱井可供三离心泵提水。但这种井由于下竹或木管,直径较小,加之,在硬地层有难以克服的困难,所以没有大面积推广。
  1957年地区生产办公室邢主任还到沽源县推广过砖井,它是以木盘为基础,上面托砖然后用铅丝固定。当时请元宝山刘喜魁为打井顾问,先在元宝山、元坊子一带试打。砖井施工方法是:先打好旱筒,见到水面后再下筒,然后随着抓水面,砖筒随之下沉,这样既可抓深水面,也可防止井筒周围流砂流入井筒。这种方法建井的优点是较砌石井水深, 可防止流砂。但因坝上当时缺少砖料,造价较高,又属于取浅层水,遇有大旱,水源没有保证。所以也没有大面积推广。
  1962年开始打大口井,所谓大口井,就是井口的直径由原来的四尺增加到六尺。大口井的井筒以混凝土圆管代替砖石,既防止流砂,施工又安全,效果确比砖石井好,最深井筒达到25 米左右,出水也比砖石井多。
  1965年在平定堡元宝山新安村打成一眼水泥管大口井,井管直径2米零20公分,每节高30公分。施工时也是见水下管,从管内挖泥抽水,管随挖土随沉。成井后每小时可出水100立方米。这种井受益大,以后就大面积推广,在平定堡的小梁村, 吴茂永、长梁、西山堡、高山堡等地均打出好井,出水在每小时100立方米,两三年时间里,全县共打了23眼。由于利用浅层水较为成功的大口井行之有效,所以在65、66年主要以打大口井为主。当时县里抽出大批得力干部深入基层组织打井,担任打井的队长或指导员,其中有几名出色的女将,如侯秀兰、郭妙生、李彩云、王守祥等,都是吃住在工地和群众一道昼夜不分下井挖泥。县长梁聚山在小井沟打井时为取得第一手资料,连续三天和群众一齐顶班挖泥,当时声势之大,动员之广可见一斑。仅70年一年就打成大口井703眼。
  在66年期间还打过锅锥井,它是机具打井的前奏。锅锥由锅和杆组成用人工推动。用这种办法主要是想解决大口井突不破的隔水层问题,我县曾在高山堡公社的元坊子、前山,东坊于公社的大碱滩等地推广试验。锅锥井虽没有突破隔水层,仍属第一层水,但有些井水量充足,够三泵连续抽水,如大碱滩有几眼井,每小时出水60 立方米左右,每眼井可浇地50亩。锅锥井下管直径为80 公分,用离心泵抽水较为方便。因此,本县曾一度出现打锅锥井的高潮。在此期间我们采取了本县制造和外地引进齐头并进的方针。县自己制作大约50台,由固安县借来数十台,打井范围扩大到了平定堡、二道渠、西辛营等平原地带。因为锅锥不能突破较大卵石层,所以没有在全县推广。
  在多方利用地下水源时,我县还打过大坑井。1968年黄盖淖公社的林源村首先打了第一眼大坑井,面积三分地,深四米,块石砌四壁,日出水200立方米。而后在白土窑公社的沙坑村、下店,九连城、元宝山等地都挖过大坑井,有的一亩,也有数亩大的。原本我们认为口越大水越多,结果不是这样,再加上风沙淤积不易保管, 寿命不长, 利用率也较低等缺点,后来就没有再大规模发展大坑井。
  1968年地区分配我县丰收100型打井机一台,用20马力柴油机为动力。在长梁试打时,五眼井成功三眼,均已突破第一层隔水层,取到了深层地下水。1970年沽源县正式成立机井队,尔后机井在我县逐年发展。73年共打机井139 眼,废井13 眼,进尺5052 米。79 年全县有各种钻机29台(其中各公社有19台,县10台)。钻机种类也较多,除丰收钻外还引进和分配有乌克斯,磨盘300型和500型等钻机。
  1970年到1983年以机具打井为主,但同时还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地打大口井、大坑井,也搞了少量的砖石井。机井分布于平定堡、小河子、黄盖淖、高山堡、长粱、小厂、丰元店等几个公社,其中以黄盖淖最多。
  在机井事业的发展中,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机井的配套工作。1978年全县普查共有机井1714眼,其中有274眼够水泵抽水,县水利部门已给这些机井全部配上了柴油机和水泵。
  解放后共产党为人类求得彻底解放,战胜自然灾害,在水利事业方面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发挥了群众的聪明才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现在沽源大地遍布砖石井、大口井、大坑井、锅锥井、机钻井,井水可浇地十万八千多亩。水利事业在农业生产中,特别是在抗旱夺丰收中显示出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沽源县利用地下水的前景是乐观的,经过地质队的勘探,从卡路至二龙山到闪电河左岸五塘坊一带为自流区,并已在此区内打出一些自流井,其它地方也有丰富的地下水。
  只要进一步完善改进打井工艺,配好提水工具,搞好维护工作,水井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幸福。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