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之前 几家竞争 在平定堡创建伊始,就有人从业酿酒。据已故的原县副食品加工厂退休职工,宋录老人生前回忆,在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他爷爷宋柱就被聘到平定堡主持四顺号缸房(酿酒作坊) 酿酒。宋柱, 原是赤城县人,在独石口镇一家叫永兴盛的酿酒作坊当酒大工(即酿酒师傅),后应四顺号缸房聘请来到平定堡。平定堡四顺号缸房是当时平定堡镇颇有名气的酿酒作坊。据说在民国初年即已创办,因系白玉山、南文明、任占武和王七掌柜四家合股经办,故名四顺号。民国十八年,聘宋柱来此缸房任掌柜,即相当于现在通称的经理。四顺号缸房旧址,就在原粮食局院内。因当时此缸房的生产规模颇大, 房产、设备也很多。主要设备有一个大烧锅,近三十个大酒篓。烧锅用于酿酒,每天产量可达300多市斤。酒篓用作贮酒。每篓可贮三、四千斤。过去坝上房屋都比较矮小,往往一间房只能放置一个酒篓。四顺号缸房年产酒量可达四、五十吨,生产规模是很可观的了。酿酒原料,就地取材。本地的莜麦、荞麦、豌豆均可,酒的质量也颇佳。那时没有化验设备,也没有比重计,人们验证酒质量的办法,就是把酒放在器皿中点燃,看燃烧后的剩余量,确定酒的度数高低。如果原放九两酒,燃烧后剩余量为一两,则称为“九点一”,用现代术语讲,酒的酒精含量(度数)应为91度。如果是“八点一”,则为88度左右。当时四顺号缸房酿造的烧酒,大多是“八点一” 或“九点一”。这正适合当时人们爱喝烈度酒的习惯。烧出的酒,除本地销售外,还销往附近各县,宝昌、多伦、兰旗、赤城、龙关等县,销价每市斤合铜子一角多。当时粮食价低,每担莜麦售价才合银元一元左右,照此推算,一斤酒相当于七、八斤莜麦价格。为充分利用酿酒下脚料, 四顺号缸房还养了不少牛、羊、马、猪,并雇用人员专饲喂养。另外还有车倌,担任原料和产品的输入输出。缸房最兴旺时,连同烧酒员工、勤杂人员、副业人员多达一百二、三十号人,真是生意兴隆,在平定堡首屈一指。可惜好景不长,四顺号缸房兴盛没几年,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那时,平定堡传入了天主教,随着天主教势力在平定堡的不断扩展,平定堡镇教友越来越多,平定堡人多难免鱼龙混杂,匪人和歹事时有发生。宋柱对这些现象看不过眼,为此,宋在四顺号没干几年,便愤而辞职,后遂于民国二十九年因病在平定堡去世。自宋柱辞职后,四顺号缸房生意日益不佳,直到解放前夕关门歇业。当时在平定堡几乎和四顺号缸房同时从事酿酒的缸房,还有华盛宫、和顺宫、同义官三处。华盛宫掌柜的叫常和,独石口人;和顺宫掌柜的叫段成美,是平定堡的一个地主;同义宫的掌柜叫李文义,是延庆人。这几家私人经营的缸房,其生产规模、从业人数,均远不及四顺号。但因系私人经营,为求生存和发展,都使出浑身解数,互相竞争。 解放初期 酿酒再兴 平定堡解放前夕,一些比较富有的工商企业掌柜,因怕所谓“共产”,大多挟囊出走。上等人奔天津,次等人奔张垣,再次等人奔乡下。四顺号、华盛宫等几个缸房掌柜,此时也先后出奔,缸房也就关门停业了,平定堡酿酒业暂时出现了空档。此时,宋录、张庆则看准了时机,乘机办起了酒缸房。 宋录父辈们从事酿酒,他自幼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对酿酒技术亦很精通。就在解放前夕,宋录看到平定堡酿酒是个缺门,有利可图,于是就办了个家庭缸房(缸房原址就在西围子东墙外,现青年水库西河沿他家旧居。1958年建水库时拆迁)。缸房生产规模不大,从业人员,除他本人外,还有妻子儿女等5 口人。他用莜麦烧酒,每天拌料二斗多,出30 多斤白酒,出酒率也折合30% 以上。开始时,因水质和其它原因, 酒的质量欠佳,酒的颜色也略显红色。尽管如此,因当时平定堡交通不太方便,加之本地酿酒的也不多,物以稀为贵,故销路尚好。以后,烧酒时间长了,质量不断提高,后来也能保持在“八点一” 或“九点一”,这样,酒的销售就更不成问题了。酒的销路,除批给本镇摊点零售外,还采取以粮换酒和“赊秋”等办法。以粮换酒,一般是4———4.5市斤莜麦换一斤酒,大约比酿酒耗料多一倍。“赊秋” 就是购酒当时不付粮,到秋收后再还粮食。由于受原料、销路、从业人员等条件限制,宋家缸房当时也是小打小闹,时烧时停。尽管如此,宋录因当时烧酒,收入颇丰,在平定堡也是屈指可数的人物之一。后来因国家实行对酒专卖制度, 以及实行对个体工商业限制、利用、改造政策,宋家缸房在1952年就停业了。 和宋家缸房同时从事酿酒的,还有张家缸房,掌柜叫张庆,本地人。其从业地址在西围子围墙外西边的黄土坡(现在的西围子灌渠南边的居民区一带)。张家缸房规模、从业人员、酒的质量、销售办法都和宋家差不多,两家可谓旗鼓相当,平分秋色。张家在“三大改造” 前也已停业,张庆一家搬往外地去了。到此,平定堡私人酿酒业宣告结束。 大跃进中 甜菜酿酒 在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又曾一度用甜菜酿过酒。筹划人是副食加工厂的厂长韩志田。韩是河北兴隆县人,当时30多岁,从部队复员后分配到副食加工厂,他看到当时沽源县酿酒是个缺门,又听说甜菜可酿酒,于是就萌发了甜菜酿酒的想法。那时上项目不讲究什么考察,论证,只要敢想敢干,有“革命热情”就行。开始时在副食加工厂内搞。酿酒是一个车间,后来又从厂内分出,单独设厂,叫做沽源制酒厂。厂址就在平定堡镇东围子西路口北,即现在的北村旅店。酒厂建起后,韩志田担任厂长。酒大工也姓韩,是山东人。当时酒厂的规模不大,职工10多人,日产量一百来斤。烧酒的原料是甜菜,大约七、八斤甜菜可烧制一斤酒。甜菜分配给各公社按计划指标种植。1958年、1959年我县社会甜菜产量分别为115万斤和87万斤,其中除部分用作饲料外,其余相当一部分是为保证酿酒原料而种植的。甜菜含糖份多,含淀粉少,因此,用甜菜酿制的酒,虽然名曰“白酒”,实际上比糟酒好不了多少。据测定,有时酒的度数仅为3――4度,酒色红黄,一股菜糊巴味。但因当时市场上白酒供应量不足,这种低劣酒也颇为畅销。酒的销售办法,除了批发给国合商业外,还允许企业自销一部分。企业自销,一是按各公社交售甜菜数量返还供应,二是集体或个人可用甜菜直接换酒。由于是独行买卖,加上企业的辛苦经营,企业的经济效益还算不错。制酒厂支撑到1959年,又和副食加工厂合并。后来因地区分配我县包销沙城酒厂的酒,又赶上国家第一次国民经济调整,我县的甜菜酒也被调整掉了。 副食加工厂用甜菜烧酒虽然为时不长, 但却培养了一些酿酒专业人才,也积累了一定的酿酒经验。从1970年起,副食加工厂又曾断断续续地烧过几年酒。1970—1971年,刘玉任副食加工厂厂长时,曾由李秀主持,用高梁烧白酒,年产量达20多吨。1974—1975年,副食加工厂再次酿酒,规模仍不大,年产量还是20—30吨。不过经过几年的锻炼,副食加工厂烧制的散白酒,味道醇正,质量颇佳。当时县城的职工干部都愿买副食加工厂的酒。据说,1975年国庆节前,工业系统在副食加工厂开会时,集体品尝该厂的散白酒,有几个颇称海量的领导,因羡于酒甘味美,情不自禁地多饮了几杯,落得了酩酊大醉。 建国后,我县在酿酒上,几经波折之后,终于在1974年秋,办起了一个比较象样的酒厂,这就是后来曾艰苦经营近四年的沽源酒厂。 筹建酒厂 希图振兴 沽源酒厂原是县亚麻厂的一个车间, 后来才分离出来单独设厂的。1973年9月28日亚麻厂失火,把一个好端端的企业烧得大伤元气。为图恢复和发展,亚麻厂领导们在广开生产门路上大做文章。于是在此后不久,先后上了酿酒和纤维板等生产项目。1974年秋,亚麻厂领导班子成员张祥德、杜有才、刘志发、王玉贤、周培君等人开会研究扩展生产项目时,据说由厂副主任杜有才同志建议,提出增设酿酒生产这个项目。理由有三:一是我县产粮多,原料充足;二是酒的消费量大,销路不愁;三是副食加工厂几年来断续生产,有一定技术基础。此提议议定后,由亚麻厂以增加酒的生产车间为名,上报县工业局。当时局长张吉聪同志也很支持,曾为此事多次和财税局磋商, 并报请当时的副县长陈文汉同志同意后,才决定上这个项目。于是从1974 年7 月开始进行筹建,要求10 月1日前出酒,向国庆节献礼。筹建人由亚麻厂副主任杜有才同志挂帅,副主任刘志发具体主持,工艺设备等事抽调厂内职工赵满库具体筹备。 筹建的主要事项是: (一)厂址选择。经反复斟酌,决定占用亚麻厂北边路西的原大庙院。这个院解放前是个关帝庙,解放后废弃,后被亚麻厂征用,作为厂内集体职工生活区,内设食堂、宿舍等,经改造后,厂区的布局是:前排正房10间,原为亚麻厂食堂和宿舍,改为菌种培植室;临街东房7间,后排正房4 间,原为宿舍,改为贮酒库房;后排原大庙正殿5 间,定作原料粉碎房,原东西配殿各3间,用于作酒。因房屋不够使用,又在后排原正殿西边新建土木结构正房7间,用作制酒房。后来,酒车间从亚麻厂分出单设后,因生产规模扩大,又续建土木结构西房9间,用作原付料库房。 (二)设备购置。酒厂创建伊始,设备不多,而且多因陋就简。 当时的主要设备有: 锡制浸锅一个。起先是太仆寺旗酒厂免费支援,给了3个旧的。后又由本厂自备锡料,由当时县武装部长张纯玉同志出面,委托太旗加工了一个新浸锅。 烧锅一个。由本县农机三厂制作,工料费约为1000元左右。 碎料机一台。用的是怀安县生产的锤式粉碎机,投资160多元。 扣渣机一台。配套电机3.5千瓦。 发酵用的酒缸21个,每缸可贮高梁80斤左右。 木制菌盆200多个,每个可盛菌种0.2两。 贮酒用的柳编酒海2个,大酒缸20多个,还有一些必备的化验器具。 这些设备和器具,总共投资不足7000元,连同新建的七间土木结构房屋,筹建费仅用了将近2万元。设备设计生产能力为二班制生产,日产白酒1吨。 (三)技术依托。我县筹建酒厂,从项目考察开始,一直以太仆寺旗酒厂为技术依托单位。工艺设置完全仿照该厂。当时采用的制酒工艺大致是:投料――碎料――掺兑――蒸料――扣渣――醣化――下窖发酵――出窖――蒸馏――出酒――勾兑。为掌握酿酒技术和配置设备,赵满库等人曾多次去太旗酒厂参观学习。那时候人们的商品经济意识不强,而且也不收技术转让费用,所以,以太旗酒厂为技术依托,省时省事又省钱。 (四)生产组织。开始生产时,规模不大,人员也很精干。按酿酒工 艺组织生产,共设四个小组: 碎料组:二班制,每班2人 快曲生产:三班制,共5人 酒母增殖:三班制,共3人 制酒:二班制,每班7人 车间管理人员4人。即会计员、出纳员、保管员和车间主任。车间主任就由赵满库担任,人员总共30 人。这些人员中,除从副食加工厂抽调5――6名有一定酿酒经验的职工外,其余人员均来自亚麻厂职工。 酒厂的生产组织在后来单独设厂后,又有所变动,酒厂生产最兴盛时,人员共48人,其分工是: 蒸馏车间:二班制,每班13――14人 酒母车间:三班制,每班1人 快曲车间:三班制,每班2人 维修发电,二班制,每班4――5人 化验室:1人 管理人员:4――5人就这样,经过不到3 个月的紧张筹备,终于按原定计划,在1974 年10月1日前酿出了第一批酒,向国庆节献了礼。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沽源县酒厂从1974 年10 月正式投产,到1978年春天停产,勉力支撑近四年。 起初,一些不明内里情况的人,总认为酿酒是一本万利的事。制酒出现了亏损,是不可思议的。由于酒厂亏损,种种责难纷至沓来,经营者成了众矢之的。于是,为扭转亏损,为拯救企业,屡屡走马换将成了主要手段。 原先,酒车间属亚麻厂时,是亚麻厂的—个车间,由厂副主任杜有才主管,赵满库具体负责。1975年下半年,杜有才调出亚麻厂,厂又派李祥主持车间工作。李去没有几个月,因经营成效仍不好转,于是又改派郝英去管理。1976年5月,因酿酒和亚麻行业差别太大,于是经县批准,酒车间从亚麻厂分离出去,单另设厂, 厂长由原亚麻厂副主任张玉图同志担任。张玉图,原籍万全县,六十年代末高中毕业后,分配到亚麻厂工作,既当过一线生产工人,又搞过后勤管理工作,对企业管理颇为熟悉。张接任厂长后,为扭转酒厂经营上的颓势,也着实下了一番辛苦,并收到了一定成效。 首先,针对原来出酒率低而不稳的问题,就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培训职工,改进工艺。他几次派人去太旗酒厂进行对口学习,并从该厂请进两名师傅来厂进行具体指导,经过学习和工艺整顿,酒的生产开始有所好转,出酒率提高幅度也较大, 酒的质量也较稳定。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生产最好时,出酒率曾达到43% 左右(即2.1――2.3 斤原料出一斤酒),接近2.17斤料出一斤酒的工艺要求。酒的质量也稳定在67 度――70度之间,最高时曾达到过80度。粮食白酒味感的要求是: “闻着清香,入口甜香,饮后有余香”。当时沽源白酒虽不敢说芳醇甜美,饮后却也利口清爽,因而颇受欢迎。 其次是酒的销售。为加速资金周转,采取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在销售方式上,一是散酒批发。当时主要是批发给本县烟酒公司,每市斤1.20元。二是装瓶销售。酒厂委托县印刷厂印制了简易商标, 商标为白底黄字,上印沽源白酒。不过, 瓶装售量不大。三是以粮换酒。当时厂里规定,4斤莜麦换一斤酒,各自作价,不足部分甩款找齐,这样既能售酒,又可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好事,可是在当时,人们改革意识不强,总认为这样做超越了企业权限,名不正言不顺,因此也未能进行下去。 再次是整顿管理,调整生产组织,根据生产需要, 尽量充实一线工人,精简后勤杂务人员,酒厂职工最多时为48人,而管理人员仅4—5人,占职工人数10%略多,这在当时县属工业企业中,是首屈一指的。管理人员虽少,但需办的事却一件也不能少,跑原料、运燃料、厂内管理、厂外联系,一样也不能耽误。就是厂长张玉图本人,也是既当厂长,又当采购员、推销员,甚至工人缺岗还得他来顶班。 经过一番努力,酒厂的面貌有所改观,生产秩序井然,再不是过去的乱摊子了。酒的生产能力扶摇直上,固定资产也增到9.7万元。产品销售,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也基本上能做到畅销无阻。就连酿酒的下脚料酒糟,也时常被人们抢购一空,用做养猪的精饲料。 酒厂的兴旺,也与我县的一些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分不开。当时吴喜运同志是粮食局的业务股长,那时每逢酒厂无米为炊时,总是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渠道,为酒厂筹措原料,但由于职权所限,他可能解决的原料对酒厂来说也是杯水车薪,但其为企业排忧解难的精神,确是难能可贵的。 还有财税局的吴庆元同志,他虽然是个财税干部,但因他会锡焊技术,每当酒厂浸锅出现问题时,只要酒厂有约,他便应邀而至,为酒厂焊补,在这种事上,他从来没有讲过份内份外的话。 沽源酒厂近四年的经营是艰辛的,虽然厂领导和职工都付出了艰巨的努力,但由于当时企业没有自主权及其它原因,不得不于1978年春停产下马了事。 几番波折 几度辛酸 沽源酒厂下马之后,我县酒的消费市场出现了更大的空档,于是,外地酒蜂拥而至。康保县的“春醉”、“康保老窖”、涿鹿县有“二锅头”;丰宁县的“九龙醉”;内蒙的“草原白酒”、“宁城老窖”以及四川“剑南春”等,都先后在我县风靡一时。 为了振兴我县经济,让我县人民喝上本县酿造的酒,在县委、县政府的督促下,由县供销社、县经委共同组织,于1991年1月27日,在原麻纺厂二楼会议室召开了恢复沽源酒厂的专题论证会。会议邀请原张家口地区轻纺工业局、丰宁县经委、沽源县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共计20余人,组成论证委员会,对恢复我县酒厂进行了专题论证。会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恢复沽源酒厂,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会后根据论证会的结论,于1991年9月13日成立了“沽源酒厂筹建处”。筹建处主任是经委副主任姜桂清, 副主任有张之栋、周占云、吉永斌、李佩云,地点设在原麻纺厂。筹建处成立后,立即着手进行酒厂的筹建工作。 恢复酒厂的设计要求是:以玉米、高梁为原料,酿造浓香型白酒。六个班次生产,年产量为600吨原浆酒,厂址就选在当时已停产的麻纺厂旧址。 按照上述设计要求,筹建组抓紧进行筹建。一是改造厂房。因系用麻纺厂旧厂房改造,所以工程量并不大。二是购置设备。根据需要,先后购置了浸锅、冷却器、电渗析、酒尾回收器、化验仪器等。三是人员组织。由于当时麻纺厂已经停产,厂内停业人员较多,于是就从麻纺厂待业人员中选取一部分,不足部分从社会上招收。 筹建资金,由县财政拨款114万元,又从银行贷款10万元。这124万元用于土建和购置设备的固定资产投资为87万元,其余30多万元做为厂流动资金周转。 经过半年多的紧张筹建,恢复酒厂的工作终于有了眉目。1992年夏季试产,1993年6月25日开业剪彩,正式生产。 酒厂恢复生产初的1992年和1993年,生产还较为顺利。1993年四个班次生产,年产量达到原浆酒200吨,勾兑后,出酒300吨左右。酒的品种是浓香型白酒。除散装外,部分还进行瓶装。瓶装的品牌有“沽水醉”、“太后白”、“沽源春” 等。产品主要在本县销售,部分销到太仆寺旗、白旗等邻近旗县。那两年的经济效益也比较理想。尽管四种税费(即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叠加后,税费率高达37%,但企业尚能维持生产。但好景不长,1994年突如其来的农副产品涨价风,使刚恢复不久的酒厂又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原来在1993年前,玉米每市斤购进价为0.27元,最高时也只是0.35 元,可到1994 年,一下子就涨到0.85元。原料价格成倍上涨,产品销售价不能上涨,企业经营效益原来低微,这一来无疑是雪上加霜。还有资金问题。偌大的酒厂流动资金只有30来万元,除去购买燃料、动力、辅助材料和设备维修、人员工资等,能用于购置原料的钱廖廖无几。可是要补充资金又无来源,资金匮乏,处处捉襟见肘,使企业陷入困境。为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厂长张之栋、副厂长周占云以及全厂员工都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例如为筹集资金,曾动员全厂职工集资,每人5000 元,但终因人少集资不多,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后虽经多方努力,但仍无法解脱企业的窘境,终于被迫停产。这次酒厂恢复生产的四年半期间,虽然企业本身效益不太显著,但这期间上缴税30万元,归还投资款利息近20万元,并使30多名职工就业,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由于我县酒厂经营困难,经县领导同意,于1996年7月1日,把酒厂经营权转租给康保县酒厂,年租金为30万元(含税金),原定租期为五年,但康保酒厂租赁经营三年来,也因经营效益不佳而停租。康保酒厂于1999年底撤出。 时过两年,2002年2月份,经洽商,我县酒厂由张市金祥云酒业公司(私营企业)承包经营,其法人代表为王京平。他承包后,投资100万元,一部分用于更新设备,一部分用于改造环境。目前,酒厂生产的清香型沽酒系列有:“金沽”、“百年结”、“一帆风顺”等品牌,年产量为150吨。这些产品在我县和邻近的丰宁等县都很畅销。 沽源县酿酒业的兴衰起伏,本文仅仅记述了个梗概。上文所述,也只是县城内的酿酒历程。县城之外,尚有一些酿酒的历史。例如,1976――1978年,县种牛场曾酿过酒;1988年,平定堡镇卡路村在县科委支持下,也曾办过小酒厂,同一时期小河子乡的黑土洼村一位农民也曾办过小酒厂。至于县副食加工厂,酿酒时断时续,还曾改造过酿酒车间,试图在酿酒上有一番作为,但不幸的是,事未如愿。这些酿酒单位和个人,都为时不长,产量不大。 本文承蒙宋录、杜有才、刘志发、张玉图、赵满库、张之栋诸同志热忱提供有关资料,特以致谢。 |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