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最早发源于山西、陕西北部、内蒙古南部一带。明末、清初坝上只有少量居民, “二人台” 还没传过来。到了清康熙年间,内地连年兵祸,民不聊生,一些山西灾民便陆陆续续来到这广阔而富绕的坝上草原谋生,他们原本打算春来秋去,挣些粮钱,回内地度日,没想到坝上之行却比他们料想的要好得多,于是纷纷迁来家属,来此定居。到了清乾隆年间,山西洪洞县连年遭灾,饿殍遍野,洪洞县乡民一大半外出谋食,加之此时清廷颁垦荒令,开发坝上草原,多伦王府又放地,所以内地饥民慕名举族而来。“二人台” 也随着移民的到来,传到坝上,很快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 “二人台”流传之广,完全可与任何大剧种抗衡,但是,为什么终没有能登上大雅之堂,一度几乎灭迹?其原因主要是:演出形式降低了“身价”。“二人台”的最初演出形式是自拉自唱,或是干脆不拉,用竹板自打自唱,表演时一男一女(男扮女装) 草草登场, “场” 也是露天的地摊(即观众围成一圈,演员在中间唱);在演出内容上,二人台并没有什么本子,而是艺人为了逗笑取宠,随心所欲杜撰了种种不堪入耳的“艳话”,以博得观众欢心或鼓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观众易于接受。“二人台”服装、道具、乐器都很简陋,往往三、五人到一起一“搁套” 就能上场,也由于艺人每到一村,迫不及待,沿门唱,以讨得钱财面食,这在很大程度上败坏了“二人台”的声誉。这种声誉的影响根深蒂固,故此,使“二人台”这一民间珍品被世人所忽视,这是“二人台” 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原因之一;其二,一个剧种的兴衰与“财”、“政”两界的捧场和扶持是分不开的。“二人台” 虽然流传分布于冀、晋、陕、甘北部和宁夏一带,但由于这些地方地广人稀,北方显赫的大镇极少,就是有一些集镇,财团、政界大部分是外地人,故得不到捧场和支持,就是喜欢“二人台” 的头面人物,也请不到正二八经的“二人台” 剧团,临时凑一帮乞讨的艺人唱,有失体面,怕叫人“笑话”,这是“二人台” 不兴旺的原因之二;其三,演唱“二人台”的一些民间艺人,大都是贫穷无法度日,趁农闲外出唱戏,以乞讨到一点东西,够糊口就心满意足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二人台”艺术上的成熟和内容上的更加完美;其四, “二人台” 的语言是民间串话(俏皮话和生活中的土语组成),没有做到“雅俗共赏”,这就失去了登大雅之堂的能力;其五,内容上不求艺术升华,情节上保持一般,也是“二人台”卮运的一个主要因素。 那么,“二人台” 为什么在民间那样叫人喜爱,久传而不衰呢?而在“二人台”流传的地域几乎人人会唱几句,村村有“二人台” 戏班。这里也存在几个重要因素:一是“串话” 土语连篇,串话幽默、风趣、引人发笑,寓意很深,土话听来亲切,如叙家常;二是“二人台” 戏班不拿大,好招待,用不着兴师动众,几个好事人一张罗就行;三是,随着艺人的眼界开阔,把外边的一些新事编成剧目演唱,使闭塞、落后小村的民众似听到“天方夜谭”一样神奇而惊喜。另,这类故事大都是反映民间疾苦和以爱情为题材的剧目。善有善报,恶有恶果,老百姓愿意接受,故“二人台”深得民心。它贵就贵在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及时反映老乡身边发生的一些事。 “二人台”这一民间珍品要想登上大雅之堂,主要应在内容、演唱形式、服装道具、板眼规划上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