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沽源县第二次解放,全县随即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县、乡、村革命政权。广大农民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当家作了主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经济上翻了身,有了自己的土地、牲畜和生产资料。生产大发展,生活显著改善,文化活动也红红火火开展起来。特别是每年春节前后全县大多数乡村都建有业余文艺组织。有的唱大戏(晋剧)、有的演二人台、有的演现代歌剧《小二黑结婚》,很受群众欢迎。基本上是乡乡有演出,村村闹秧歌,用文艺形式表达翻身农民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感激热爱之情,歌唱自己的新生活。为了总结交流经验,推动全县文艺活动的开展,提高演出水平。县委、县政府于1957年春节后,在县城平定堡新建的礼堂举办了全县农村文艺汇演。一乡—个代表队。参加演出比较有影响的有:大二号、莲花滩、王保、小河子、羊囫囵、黄盖淖、红圪塄等。演出的主要剧目有:二人台《看病》和古装传统剧目。 在当时文化生活十分贫乏的情况下,礼堂场场满座,县委、县政府领导及工作人员每天都观看演出,演出盛况空前。这次汇演展现了翻身农民新的精神风貌,鼓舞了人们的志气,活跃了城乡文化生活。同时也涌现出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好演员、好苗子。县委、县政府通过汇演也受到了启示,觉得县里的政治活动、各项建设事业也需要有一个文艺团体配合。逢年过节需要文艺团体助兴,全县人民也离不开文艺活动。研究决定,在汇演发现人才的基础上组建县剧团。当时的县委书记刘星光、县长梁聚山,就找到主办这次汇演的文化馆馆长温荣,责成由文化馆牵头组建县剧团。随后文化馆馆长温荣和群艺干部丁晋民二人骑马下乡选拔演员。半月后共选演奏人员30多名。主要有:西壕欠村的朱玉兰,大二号村的金方红、李文仁、李桂明、王秀花、王秀荣,元宝山村的高风兰、四人洼村的李素兰、平定堡的王德、韩英、张文礼、马风山。 经丰元店阳坡李从喜介绍,温荣又亲自到赤城县猫峪村戏班中招收了马玉明、张秀花、张寿山、秦世杰、秦世禄、张贵锁、甄万元、徐万栋8名演职人员,总共45人。由大二号的白相杰担任临时负责人。文化馆和西壕欠村、米克图村、五女河村借了一部分戏剧服装和行头。人员于3月初到县报到。条件十分简陋,住的地方是东围子礼堂院西房大炕,吃的是临时借来的16斤莜面、山药。但演员们的情绪很高,有的自带服装、道具、乐器,有的带来了自家的汽灯等。报到的当天晚上就在礼堂演出二个折子戏《刘海砍柴》和《辕门斩子》。每张票价5分,县领导出席观看,礼堂座无虚席。沽源县晋剧团即时成立了。当时剧团体制属于自负盈亏文化事业单位。县财政给一些补贴经费,行政业务受县文教局领导。任务是在全县城乡进行巡回演出,活跃城乡人民文化生活。 县剧团成立后在县城进行二个月的排演、整顿后于6月份开始下乡卖票演出,票价一角。第一站是长梁。县委、县政府对新成立的剧团也非常关心、重视。时隔不久的7月份,便把常铁炉乡驻乡指导员张祥,调到剧团任团长,由文化馆馆长温荣带着,到长梁的剧团演出地,正式上了任。 1957年秋冬,剧团结束了下乡演出,回县边排戏,边在县城演出。因剧团没专职导演,县委、县政府从苏鲁滩劳改场将劳改艺人万光军、张福贵二人借来(3个月),担任导演排出《秦香莲》、《算粮》、《打金枝》等十几个大型剧目。县财政又拨了戏剧服装专款,购置了一些服装、道具、灯光布景,剧团装备一新。 1958年初,李德忠调来担任沽源晋剧团导演,同时招收了一批新演员和小学员。主要有商都剧团来的王少昆、宝昌剧团来的李桂珍、平定堡镇的李幕州、小河子的刘海荣。还有张家口来的盖春来、高国梁两位名角。 盖春来和高国梁原都是张家口戏校教师和导演。因被划成右派,下放街道,后被介绍到沽源剧团。新招的学员有高兰英、任德利等。这些演员、导演的加入,大大改变了沽源剧团的面貌。演职员阵容得到加强,剧团素质和演出水平显著提高。沽源晋剧团名声大振,不但能更好地下乡演出,还承担过沽源县的物资交流大会的主演任务。应邀到张家口市、康保县、丰宁大滩进行演出,均受到好评。剧团储备的演出剧目达30多个,主要有《过五关》、《古城会》、《九江口》、《水淹泗洲》、《盘丝洞》、《满春园》、《辕门射戟》、《麒麟山》、《雁塔寺》、《花木兰从军》、《莲花湖》、《夜战马超》、《盗仙草》、《三休樊梨花》、《长板坡》等,还第一次成功排演了现代戏《夺印》。 1958年9月,坝上五县合并张北大县。沽源县划归张北,县剧团于10月份合并到张北晋剧团。1959年张北剧团又分成张北、沽源二个演出队。 张祥任张北一队团长,杨成富任沽源队团长。原张北剧团主要演员黄玉亭调沽源团任导演,沽源团主要演员朱玉兰、张秀花、李文仁、王秀花、金方红等调到张北一团。原张北剧团部分演职员分到沽源团。1959年秋,沽源团解散,一部分分到沽源榆树沟剧团,另一部分原张北团来沽源团的人员,分到察北牧场剧团。张北大县期间,张北县委与太原市晋剧团联系,派演员到太原晋剧团学艺。首批赴太原学习的有我县演员朱玉兰,二批赴太原学习的有我县司鼓彭义勇。剧团合并大县期间,剧团属地方国营剧团,县财政拨款、固定工资,和国营单位职工一样享受劳保福利待遇。 1961年5月,张北大县撤销,恢复沽源县制。合并到张北剧团的演职人员重新分回沽源,并将1959年分到榆树沟牧场的部分演员调回,组建起了沽源晋剧团。团长张祥,党支部书记侯彦章,导演李德忠。同年春,又从平定堡完小毕业生中招收朱殿龙等10名小学员随团学艺。 1962年为提高沽源晋剧团演职员的水平和技巧,剧团与张家口戏校联系,全团到张家口戏校学习剧目《打金砖》、《考寇》、《卧虎沟》、《辕门射戟》,时间三个月。吃住在张市上堡剧场,结业后回沽源巡回演出这些剧目,效果很好。 1962年秋,县委派冯克庭到剧团任书记,梁雨冬(女)任团长,导演李德忠,全剧团共有演职人员62名,储备上演剧目50多个。在三年困难时期仍坚持在沽源城乡演出。 1964年8月,根据张家口地区文化局精简剧团的指示精神,将沽源剧团撤销,一部分演员分到赤城县晋剧团。主要有:金方红、李桂明、王秀花、王秀荣、任德利、张贵锁、钮文奎、徐万栋、朱殿龙、王少昆、李桂珍、刘占魁等人。剧团其余人员有的在县安排了其它工作,有的下放街道,有的下放生产队劳动。 时隔8年之久,1972 年,全县集中民工1000多人修闪电河水库。水库指挥部根据广大民工需求,在修水库的民工中选拔了一批有文艺特长的回乡、下乡知识青年,组织了文艺宣传队。排演了一些歌舞、二人台、小戏剧在工地进行演出,活跃工地文化生活。也在县礼堂演出过几次。水库完工后,县革委会决定在这支文艺宣传队的基础上组建县级文艺宣传队。派干部赵瑞丰为指导员,秦满林为队长。同年7月宣传队改为文工团,鲁艺为团长、尤瑞林为副团长,陈守德任党支部书记。1975年赵瑞丰任党支部书记,刘忠任导演,副团长丁晋民。主要演员有:乔秀荣、魏芙蓉、董跃海、薛秀荣、宋宝孝、张秀英、褚国杰、左文院、王成禄、王献龙、张国栋、姚振东等32人。文工团排演主要剧目是现代戏、二人台、歌舞。任务是配合全县大型政治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活跃城乡文化生活。文工团行政业务属县委宣传部、文教局领导。经费靠县财政拨款,演出不卖票。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传统古装戏开放,文工团即改为沽源县晋剧团。张仲学任团长,温荣、李文仁任副团长,马玉明任导演。并将1964年剧团撤销时安排到其它单位的高兰英、李文仁、张秀花、马玉明、任德利调回剧团。又招收了王秀、许明乐、张富贵、李珍、王梅、马太、刘海军、杨桂花、杜风兰、李晓静、袁进枝、袁进才、鲍素芳、李占江、李金魁等人。为了赶排传统剧目,剧团借用原剧团导演李德忠,赶排出《十五贯》、《秦香莲)二个传统剧。马玉明到老家猫峪借了旧戏装,自制了一些道具布景。剧团带着这两个古装传统戏和现代戏《李双双》、《朝阳沟》巡回全县乡村,演出一年不衰,观众空前,卖票收入颇丰。原因是群众十多年来没有看见过蟒袍玉带的古装戏,特别是年轻一代还是第一次开眼,剧团每到一地,十里八村家家户户锁门闭户,倾家而出。剧场是人山人海,场面是热闹非凡,演员情绪高涨,演出效果极佳,剧团所到之处声誉非常之好。县领导对剧团也十分关心爱护,每年由县财政拨给剧团定补经费3.6万元,并拨专款2万元,剧团自筹1 万元,在人民街南端新建剧团住址。占地10亩,房屋30间, 排练厅、宿舍、办公室、食堂、库房齐全,剧团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院落和驻地。并从石家庄购回崭新的传统戏服装。剧团得到了武装,又排演出了《穆桂英大战洪洲》、《白水滩》、《三岔口》、《算粮》、《秦香莲》、《打金枝》等剧目,巡演全县乡、镇和邻县农村。 1979年至1982年,高庆龙调到剧团任党支部书记,李文仁、温荣任团长,李德忠复职回到剧团任导演,和马玉明共同排出了《反徐州》、《三休樊梨花》、《对银杯》、《刘公案》、《四郎探母》、《三凤求凰》、《桃李梅》、《逼婚记》、《蝴蝶杯》、《金沙滩》、《水淹泗洲》、《墙头记》、《封神演义》、《呼延庆打擂》等一批传统剧目。 1982年,郝玉龙调到剧团任团长,后任指导员,崔河库任剧团书记兼文化局副局长。从山西榆次调马仲连任导演,同时调来的还有崔玉花(演员)、马小龙(乐队)和三名女旦角演员。排演了新戏《金镯玉环记》(1-3本)、《血手印》。1983年,马仲连任副团长,李德忠、高兰英导演了《御河桥》、《南北合》、《对花枪》、《六郎探母》、《哑女告状》等剧目。 1984年,任德利任团长,董跃海、王秀任副团长。同年,调出8 名老演员,政府安排其它工作,新招收演员15名,充实剧团。 1985年以后,县委不再派国家干部到剧团任职。剧团实行责任制,团长、副团长由内部竞争上岗或民主选举产生,至今18年间,先后有左方院、褚国杰、董跃海、李金魁、刘海军、李德忠、乔焕林、马太担任剧团团长或副团长,导演一直是马玉明。 自1985年以后,全国戏剧演出不景气,张家口地区原12个县剧团纷纷下马,至今只有蔚县、沽源两个县的晋剧团得以保留。沽源县晋剧团不但在财政困难、戏剧滑坡的形势下坚持生存下来,而且在不断排新戏、出新人,坚持常年下乡为群众演出,做出了成绩。多次为全县物资交流大会助兴演出。其中鲍素芳饰演的樊梨华、田玉平饰演的佘太君等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县委、县政府和广大观众的好评。1989年,沽源剧团还被张家口地区文化局评为优秀演出团体,颁发了荣誉证书。团长李德忠被评为先进文艺工作者。在排新戏方面,剧团不但保留了原有的30多部传统优秀节目,还排出了《呼杨合兵》(1—10本)、《五女兴唐传》(1—5本)、《杨家将》(1—10本)、《秦香莲后传》等多部连台本戏,繁荣了文艺舞台,受到群众欢迎。 沽源县晋剧团自1957年成立以来的40多年里,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始终坚持“二为” 方针。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了人民,打击了敌人和丑恶现象。有力地配合全县各项政治任务的完成,丰富活跃了全县城乡的文化生活,扩大了沽源的影响和知名度,带动了农村业余文化生活,推动了全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涌现出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县内外知名的好演职员,主要有:朱玉兰,女,沽源高山堡乡西壕欠村人。1957年进剧团,主演青衣。她演出《三上轿》、《走雪山》、《秦香莲》中的青衣嗓音独特,口齿清晰,唱腔优美动听,表演真挚感人,倍受观众青睐。1958年调张北大县一团任主角,后调张家口地区青年晋剧团任主要演员。 金方红,女,沽源县大二号人。1957年入团,主攻胡生。嗓音宽广宏亮,激情奔放,表演潇洒大方,高低有度,运用自如,曾二次到太原山西晋剧院学习技艺。主演的《打金枝》中的唐王、《明公断》中的陈士美等形象观众印象深刻。1964年沽源剧团撤销时,被分到赤城晋剧团。 李桂明,男,沽源县大二号人。1957年入团,主攻黑头花脸。在《秦香莲》中饰演的包公,唱腔音域宽广,音色宏亮,表演逼真,被称为“小黑头”,在观众中很有影响。1964年被分配到赤城县晋剧团。 李素兰,女,沽源县四人洼村人。主攻青衣、小旦。1958年入团,是剧团主要演员,拿手戏是《盘丝洞》、《秦香莲》。 高风兰,女,沽源县元宝山人,主演胡生。在《辕门斩子》中饰演六郎,很受观众喜爱,是剧团60年代的顶梁柱。 王秀荣,女,沽源县大二号村人。1957年入团,主攻青衣。主演《算粮》的王宝钏和《哭殿》中的公主,非常成功,在观众中评价很高。1964年分配到赤城晋剧团。 王尚昆,男,保定人。1958年来团,主演猴戏、武生。在《盘丝洞》中饰演孙悟空,扮相逼真,表演利落,惟妙唯肖。 张秀花,女,赤城县猫峪人。1957年参加沽源剧团。主演小生,能戏甚多,唱腔宏亮,表演细腻逼真,人称“假小子”,是剧团主要小生演员。她在《打金枝》中饰演郭爱,在《真假牡丹》中饰张珍,在《蝴蝶杯》中饰田玉川,深受观众青睐。1964年分配到赤城剧团,1977 年,又调回沽源剧团。1983年被安排到一中。 李文仁,男,沽源县大二号村人。1957年入团, 主攻武生, 主演猴戏。在《盘丝洞》中饰孙悟空,在《三岔口》中饰刘利华,在《胡延庆》中饰胡延庆,都有出色表演。 杨桂花,女,沽源县小河子羊囫囵村人,后随母到东房子脑包山村落户。1977年入团,主演小旦。在1982年张家口地区青年演员汇演中曾获三等奖。 李占江,男,沽源县黄盖淖人。1977年入团, 主演花脸和文丑。在《墙头记》和现代小戏中扮相逼真,生动传神,很受观众喜爱。 鲍素芳,女,沽源县闪电河前水泉村人。1977年入团,主演小旦,刀马旦。在《樊梨花》和《杨家将》等戏中饰演的主角,表演干净利落,做派传神,是剧团主要演员。 田玉平,女,赤城县人。1984年入团,主演老旦。在《杨家将》中饰佘太君,演出很成功,曾在张家口地区首届戏剧节获三等奖,是现在剧团受观众喜欢的演员之一。 李德忠,男,陕西省人。先后在陕西、内蒙从艺。1958年调入沽源县晋剧团,任导演、演员,主攻武生、红净,为剧团导戏三十多部。在《古城会》、《过五关》等戏中饰演关公最为拿手。从艺七十多年,现已退休。 马玉明,男,赤城县猫峪村人。1957年入团,是沽源县剧团创始人之一。文丑、武丑、花脸、胡生、小生、老旦样样都能抵挡。肚子里存戏四十多部,会背能排,剧团内部都称他为“万角能” 和“里红外不红”。善于补戏救戏,是剧团内最离不开的大红人。从14 岁开始从艺至今50 年,1976年以来,一直担任剧团导演。现存剧本400多部,被载入《中国民间艺术名人录》,并获张家口文化局首届戏剧节导演荣誉奖。现已退休。 董跃海,男,沽源县平定堡人。1972年入团,从事乐队大板胡,善长小提琴、风琴等多种中西乐器演奏,并能为现代歌舞和传统戏剧作曲。曾为《状元打更》、《玉堂春》等戏作曲获得演出成功。内行和观众评价很高。1987年调离剧团。 彭义勇,男,阳原人。1959年入团,一直担任乐队司鼓,曾到山西晋剧院学艺,是沽源剧团中司鼓的佼佼者。 |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