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向解放区大举进攻。10月宝源县党政机关奉命战略撤城,转移至莲花滩、丁庄湾一带的老区,同时开展游击战争。同年宝源县各区先后成立了武工队,战斗在敌后农村。其中四区、九区武工队由于工作突出,曾受到察北地委和分区的通令嘉奖,被誉为“地方武装之楷模”,事迹刊登在《冀热察导报》上,并被陕北根据地以新华社的名义予以报道。 1947年2月,中共张北县党政组织遭敌破坏严重,为了恢复张北解放区,中共察北地委将张北与宝源县合并为张宝联合县,县委驻地莲花滩、丁庄湾一带,同时一区也驻此地,区委书记郑玉森,区长孙立章,武工队对着韩文尧;三区驻西辛营,区委书记郭焕,副书记张治中,区长于景义,区小队队长陈有明;其余两个游击区为二、五联合区和四、九联合区。同年6月又恢复了二县,宝源县仍属于察北地委领导,依旧下设十个区。 1948年9月10日,我军收复平定堡,12月28日宝源县全境解放。县委、县政府仍驻宝昌。1950年8月28日,宝源县分设,沽源县政府正式成立,县委、县政府驻地平定堡。沽源县隶属察哈尔省察北地委领导。沽源县县委书记范炳昌(后梁启顺),副书记焦时雨,县长曹振华。沽源县委下设6个区委,一区平定堡,区委书记冯明伦(后刘敬山、赵永清);二区大二号,区委书记魏士林(后薛景文、尹存财、高文连);三区小厂,区委书记王贵(后刘建中、李树清、薛景文);四区西辛营,区委书记康继明(后刘风儒、霍同根);五区黄盖淖,区委书记李树清(后李风白);六区董家围子,区委书记刘建中(后王贵勤、卜金山、李俭)。同时还下设了29个乡镇委员会或总支部。 1952年11月察哈尔省撤销,沽源县隶属河北省张家口地委。 1954年7月10日沽源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平定堡召开,任命王宗泽为县长(后梁聚山)。同年10月10日中共沽源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平定堡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沽源县委员会委员和常委委员,同时选举产生了沽源县县委书记梁启顺,副书记李林桂、李永胜。 1957年8月7日中共沽源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平定堡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23名县委委员和5名候补委员。二届一次会议又选举产生了县委常委、书记、副书记及监察委员会。沽源县委第一书记刘星光,第二书记李永胜,第三书记李林桂,副书记刘建中、梁聚山,县长梁聚山。 1958年8月,中共县委遵照张家口地委指示,召开大办人民公社的重要会议,将全县的所以乡镇合并建立五个人民公社,9月沽源又与张北、康保、尚义、商都五县合并为张北县。所辖公社:东风人民公社驻地平定堡,第一书记刘增华(后李宏亮),第二书记彭富;闪电河人民公社驻地闪电河,第一书记王武奎(后张玉印),第二书记赵永清;红旗人民公社驻地小厂,第一书记王金林(后李树清、张吉聪、李宏亮);跃进人民公社驻地西辛营,第一书记徐之新,第二书记梁秀清(后董怀明);九连城人民公社驻地九连城,第一书记卜金山,第二书记李俭(后田富贵)。 1961年沽源与张北分县,恢复了沽源县治,隶属河北省张家口专区。梁启顺人第一书记,梁聚山为县长。同年调整人民公社,将原来的几个公社分建19个人民公社和6个区委员会。 从此沽源县治存在至今,虽然经历了文革时期的革命委员会,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逐步恢复,而今沽源县治已历百年有余。 |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