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红色沃土 >

龙崇赤对敌斗争史话(3)

时间: 2017-04-01 17:36 来源: 沽源网 作者: 蒲游江 点击:

三、坚持就是胜利
 

  龙崇赤联合县一区地处赤城、龙关、崇礼三个县的联结点上,从东南到西北一条沟,是平北抗日根据地军队和地方出进长城沿线的隐蔽通道。敌人也十分看重这块地区,在四周三四十里的范围即安设了三岔口、剪子岭、炮梁、镇宁堡、太子城五个据点,龙关距此也只有一二十公里。
  龙崇赤联合县的开辟最先从这里开始。敌我对争异常激烈,我付出了很大代价,最终坚持保住了这一地区。第一任区长黎辉,还有郭若水和王化民负责党群工作。经过反复宣传教育,先后有东水泉村的陈殿勋(改名陈占魁)、温九才(改名温本恒)、陈殿月(改名王学文)、陈殿亮、苏仁礼(改名张效周),还有小张家口王义、郝家沟郝顺、雀沟村一姓席的,后沟村一姓李的都投身抗日到区政府工作。1941年秋已有十多个干部,二十多个区游击小队(也叫基干队),队长王建才,副队长杨艾,还另有一个以温本恒为队长的武工队。
  抗日工作活跃起来,敌人加紧向这块地区进行“扫荡”,斗争环境一天天残酷起来。区干部一直和“扫荡”的敌人兜圈子、捉迷藏,有时一连几天吃不上饭。晚上多是在森林、山沟里睡觉,几个月甚至半年也不脱衣服,虱子满身爬。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悲观失望了,先后有王建才、杨艾、王义、郝顺和雀沟姓席的、后沟姓李的到龙关城投敌,当了特务。区里一度只剩下张效周、陈殿月两个人坚持工作。后黎辉调走,陈殿月继任区长。1941年2月,县长王晨光从地委回来又带回30几个小青年,石山、王森林、赵兴义、宋××补充到一区。
  残酷的环境仍然没有过去。1942年10月,石山、陈殿月、陈殿亮、王森林、赵兴义在西寺沟自然村韩家窑开展抗日工作,被镇宁堡据点敌人包围,陈殿月、陈殿亮兄弟两人被敌抓住杀害。石山任区委书记,我任代理区长,继续坚持一区工作,使低沉下去的抗日工作又恢复发展起来。1943年10月,县委将原三区的太子城一带和二区的西寺沟往东划归一区,又派杨克南任区委书记,石山任副书记,吴少广任区长,我和弓衣三(原名张守义)任副区长,管辖区域扩大了,各村基本上都建立起了抗日政权,北沟、西水沟、金家庄、西沟窑、砖楼、小张家口、石垛口、宋家窑等村成为抗日一面政权,于家沟、雀沟、艾家沟、黄家沟、东水泉、三盘为游击区,是倾向抗日的两面政权。
  敌人也抓紧对一区的破坏摧毁,调集兵力反复“扫荡”,抓捕抗日干部和群众。1943年冬,杨克南、弓衣三和通讯员范启明等被捕。不久,石山牺牲,区游击队也损失大半。原倾向抗日的村庄群众都被迫搬到敌占区村庄居住,抗日工作再一次陷入低潮。
  为了加强这块战略要地,县委又派李明(焦光义)任区委书记,县政府秘书姚彤华任区长,我任农民救国会主任,带武工队到一区恢复工作。我们首先打击那些罪大恶极、一心事敌的铁杆汉奸。积极开展抗日大好形势的宣传,教育并争取逃到敌占区的群众回村,使各村的工作得到恢复。后姚彤华回县,陈博文接任区长。到1944年冬,敌人虽然还出来“扫荡”,但力量弱得多了。到1945年,敌人更是一步步走下坡路,少数敌人轻易不敢出据点。而我们的工作却一天天发展壮大,一区这块地方始终掌握在抗日政府和人民手里。

  蒲游江(1936—2010) 1952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赤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生从事写作编辑,在各级报刊发表作品数十万字,曾任《赤城县报》、《赤城县志》、《赤城县土地志》、《中国共产党赤城县历史》、《伟大的祖国、可爱的家乡》《察北烽火》等十几部刊物主编、副主编、责任编辑等。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