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瞬间,但在我们人生的历程中却是一段不短的时光。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四十年来,我亲历了农村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每每回想改革开放四十年家乡医疗卫生方面的巨大变化,我都感慨万千。
医疗发展见成效
我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那时农村医疗条件特别差。村里只有赤脚医生,药品寥寥无几,只有常见的感冒药和止疼药,医务室也很简陋,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床。医生能做的也就是给病人打针、开药,即使输液,也只有一根输液管可用。注射器是玻璃的,输完液打完针用开水煮一下就算是消毒了,下一位病人继续用。
听妈妈说,我三岁的时候患了肺炎,先在村里治疗,村医疗室最好的消炎药就是青霉素,输了几天仍高烧不退。眼看着我病情加重,母亲急得直哭,家里也没有钱。村医疗点归大队管理,集体的钱不能随便动用,但病情危重刻不容缓,村医未经批准就把医疗点的钱拿出来,让我立马转院。当时通县城的车一天只有一趟,好不容易赶上班车,县城的车站距离医院还有四五里的路程,下车后父亲抱上我不顾一切地向医院奔跑。到了县医院我已双唇变紫、喘息加重、深度昏迷,生命危在旦夕。医生全力抢救,换了更好的消炎药,还打上点滴,加上父母的积极配合,我的病情才逐渐稳定下来。虽然保住了性命,却落下了后遗症,每遇变天就会气喘。
那以后,我身体素质一直不好,流感一来我必染无疑,所以和医院打交道成了家常便饭,也目睹与体会了卫生医疗事业的一步步变化。80 年代中期,我上初中,有一次得了肠胃炎,去乡医院输液,突然发现输液器和以前很不同,问了护士才知道,这是一次性输液器,独立包装,一人一次, 输完扔掉,简捷卫生。后来经过大力推广,村里诊所也开始使用。
感谢命运的冥冥安排,90 年代初期,我有幸成为一名乡村医生。那时村卫生室空间比较小,卫生条件也相对差。我们的生活住房和诊室、药房、治疗室混在一起,各项设施也不完善,没有很好的消毒设备和医疗器械。不过卫生室消炎针剂增加了不少,药品品种多了起来,除了头疼感冒之类的小病,我们也能看一些较重的病。沽源处在坝上,冬天天气比较恶劣, 气管炎、肺气肿之类的病比较普遍。运用有限的医疗条件,及时给这类病人解除病痛,我也逐渐赢得了更多患者的信任,以致后来拥有许多固定病号,他们和我们的关系处得像一家人一样亲。随着患者的不断增加,诊所的面积已明显不够用,我们就将三间房子翻盖成了五间,增加了床位,药房和诊室也分开使用,还雇用了护士,诊所逐渐走向成熟。
90 年代末期,国家出台优惠富民政策,基层诊所逐渐走向了正规化, 实行了一村一室制。再往后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加速了农村医疗卫生网的建设步伐,增强了百姓与疾病斗争的力量。2012 年政府出资为我们各行政村修建了村卫生室。针对我们村处在镇政府所在地、患者比较多的情况,政府还专门为我村建了大队部、养老院、卫生室。卫生室面积足有三百多平方米,干净、宽敞、明亮。同时配备了大量的医疗设备,以及电脑、诊查床、手推车等基础设施,且三室(治疗室、诊断室、药房)完全独立,还专门设立了观察室。楼上还配备了自动冲水式马桶, 解决了以前重病患者去厕所难的问题,提高了患者的就医质量。每每在宽敞明亮的卫生室走来走去,每每因为有了先进的医疗器械能及时为病人解除痛苦,每每苦着脸来、笑着离开的病人连连感谢的时候,我们的喜悦之情无法用语言形容。
2014年村卫生室开始有不同程度的报销权,这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解决了广大群众就医的经济顾虑问题,也增加了门诊的业务量。与此同时,我们开始为百姓设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特殊照顾,如定期随访、去村级以上医院就诊不收挂号费与押金、先诊疗后付费、报销额度比普通人群高等。除此之外政府还给予医疗扶贫救助,将高血压患者、糖尿病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等设为重点人群,让我们村医实行特殊家庭签约随访,随时了解健康状况,确保治疗预防一体。
说到这里,真得感谢党的好政策,改善了我们的医疗条件,解决了农村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同时也提供不断出去培训学习的机会,让我们更好地发挥所能。
卫生理念大转变
过去由于医疗条件极差,好多病得不到及时救治,人们就是拿命扛,每年冬天,村里都有熬不过去的老人离世。庄稼地里的活又重又多,男人自不必说,女人也要顶个整劳力。有些生理期妇女不能及时休息,继续干活,卫生条件不好,又不能科学护理,因此患上严重妇科病的大有人在。大多数妇女都任由其发展,很少就医,导致病情延误。如今女性的生理卫生护理得到了革命性的转变,护理用品的花样也越来越多。消毒液、清洁剂也品牌繁多,人们不仅追求舒适实用,也要求绿色环保,还追求情趣,可以说女性的生理卫生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改革初期刚刚实行计划生育,我们这代人姊妹较多,家庭不富裕,几乎没有可换洗的衣服,也很少洗澡,导致虱子猖狂肆虐。那时每家都有篦子,篦子上再缠上线,用来往下刮虮子和虱子。也有个别没有文化的人,做些愚蠢之举。我村有光棍父子俩,老父亲为了消除虱子,往里边衣服上抹了“六六粉”(一种毒药),虱子和虮子是死了,可毒药透过皮肤,通过呼吸系统侵入全身各脏器,后抢救无效死亡。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到90年代末期,虱子被彻底消灭。现在提到虱子与虮子,孩子们都不知道是何物。现在村里也逐渐装上了太阳能,干完农活可以随时洗澡。过去餐具清洗没有清洁液,有点油腻就只用热水一洗而过,更谈不上消毒。现在不仅有一次性的消毒餐具,还有品牌繁多的洗涤灵和消毒器具,消除了我们肉眼看不到的许多细菌。
小时候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荤腥,平时农村有个死鸡死狗之类的东西,都有人要扒了皮煮熟吃。当时村里都没有电,就更谈不上家用电器了, 夏季不免要有馊饭,有些人舍不得扔,还要把馊了的吃了。因饮食不卫生导致的细菌性痢疾、肠胃传染病的病人都很多。现在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饮食也特别讲究,别说是死了的、馊了的,就是吃肉也要吃有检验证的,而且对自身保健也提上日程。有个头疼脑热的小毛病,自己就可以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自行去就近药店买点药就痊愈了。吃菜也要吃自家农家院里种植的绿色产品。国家还专门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餐饮、超市、医院等严格检查,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
今昔环卫两重天
我小时候,厕所一般都是露天的,牲畜也在院里喂养,人们做饭除了烧柴火就烧牛马粪,弄得屋子里乱七八糟不说,单说那味道就让人受不了。而且每家大门外就有一个粪坑,垃圾、牲畜和人的粪便都集中到那里,那气味呛得人头都疼。那时人们也不讲究个人卫生。记得知识青年下乡,派饭到户,吃过饭后有的知识青年就刷牙,还把这家人给气得够呛,质问知青:“我家的饭有那么不干净吗?吃个饭,还能把你牙弄脏!”如今政府出台美丽乡村政策,村里建造了公厕,各城乡公厕保洁规定与管理制度也相继出台,公厕普遍安装了水龙头,便后能洗手,大大优化了环境卫生。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人们普遍开始注重个人卫生,早晚、饭后刷牙漱口已成为基本的生活习惯。如今随着环卫事业的发展,城镇都有了专职的环卫工人,每天把大街小巷清扫得干干净净,更是使城镇容貌焕然一新。不仅卫生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街道两边也都栽上了树,移植了各种花卉。闲暇时在树下散散步,唠唠家常,在花香中体味愈来愈好的日子,打心底里感谢这个好时代。
现在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加大力度,危房改造与环境优化成为政府的工作重点。村村都修建了水泥路,过去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的土路不见了,到处是平平展展、硬朗干净的水泥路。牲畜都集中养殖,在特有的环境实行圈养,远离了村庄,人在家里,是一点异味都闻不到。近几年农村又实行易地搬迁,集中居住,部分乡村都搬迁到城镇所在地。望着林立的高楼,在崭新的居民小区走来走去,吃自己种的不施化肥与农药的绿色蔬菜,在乡村的田野边与大道上漫步,看着园子边盛开的各种鲜花,呼吸着花草的清香,或沐浴着暖暖的晨阳,或用脚步拉近与一抹晚霞的距离,你心中流淌着的不仅仅是喜悦,更多的是感慨。感慨于四十年人世间的翻天覆地,感慨于生逢盛世的安逸与美好,感慨于党的光辉温暖而明亮。
不禁想起一句歌词:“日出唤醒清晨,大地光彩重生,让和风谱出的乐章唱出心的祝福——我们的明天会更好。”在党中央领导下,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还在不断出台,日子肯定会一天比一天好。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所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投身医疗工作,让大家能更健康、快乐地享受太平盛世的美好生活。
|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