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元山村位于长梁乡政府所在地西南3公里处,辖有小元山、小石砬、西窝铺3个自然村。 嘉庆年间,这里是一片荒草滩,没有树木。有一个宣化府的人雇了一些赤城马营的人到这里开荒种地。他本人不来常住,有几个手下人在这里管理。雇工的形式是租种“分收地”,或二八分成,或三七分成。秋收以后,几家把租子凑成车,赶牛车送到宣化府,来回得半个月。这些赤城人在这里逐渐地立下了脚,随着亲朋好友不断地来投奔,发展到了十几户人家。 先人对地方命名的依据是方方面面的,有的以植物命名,有的以动物命名,有的以地貌特征命名。小元山的命名,是根据村子北边的一座山顶圆圆的小山。开始叫小圆山,也许是几代人传下来,产生了笔误,也许是为了书写方便,村名被写成了“小元山”。 小元山村南头的那口古井的历史有一百多年了,四丈多深,水特别好。84岁的席志安老人记得,在他小的时候,狼特别多,经常能看到几头狼在井槽子上喝水。这口井现在人们还在使用,只是不用辘轳了,在井里下了水泵,上面用井棚棚住了。 席志安老人听他父亲讲,有一年,古井差点被填了。那是在日军占了沽源以后,长梁一带归“满洲国”管辖。当时这一带有两个日本人,赤城喜凤茶有个叫小野的日本人,大滩有一个日本人,人们叫他老八木。日伪军为了管理老百姓,同时也为了抵挡八路军的袭扰,强迫实行“集甲并村”,把小元山并到了西山堡围子。开始时,村民们不去,那些狗腿子、汉奸就把房子都给拆了,还要把井给填了,村民们没办法,只好搬到西山堡围子去住。到了围子里边,来不及也没条件盖房子,人们就在地上挖一个坑,用木头搭一个马架子,割些草或蒿子盖在上面,勉强遮遮风、挡挡雨。这就是“地卜坑窝铺”。 日军投降以后,大多数人家又搬回了小元山。那些帮日本人做事的,都跑到平定堡去了。好在“集甲并村”时,“满洲国”从东坝里(当时的热河)迁来了很多劳工在小元山种地,他们盖了一排劳工房。日军退却以后,这些劳工都回了东坝里。迁回来的人们就住进了留下来的劳工房。 山下边原来有一座龙王庙,特别气派,青砖灰瓦,庙前立着旗杆,龙王像身披斗篷,十分威严。里面供品很多,大人不让小孩去拿,说吃了供品要害眼的(就是得眼病)。“文革”期间“破四旧”,庙给拆了,现在的龙王庙是村民们后又在原址盖的。 大集体时代,小元山一直归西山堡大队,文革时期叫东方红大队。1978年,小元山和西山堡分开,成为了一个行政村。 |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