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地名文化 >

高山堡

时间: 2018-09-22 13:50 来源: 沽源网 作者: 张占峰 点击:

  高山堡村是沽源县高山堡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县城西北偏西15公里处。全村有544户,户籍人口1057人,常住人口561人。
  建于1968年的战备公路老赤宝线,横贯村子东西然后直奔西北而去。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绝大多数的住户都在公路以南居住。路北从东至西依次为高山堡村小学、高山堡乡中学、贸易批发站和铁匠炉。2004年,省道赤宝线改建为国家二级公路,并选了新路线,从村子南面通过,绕到村西一路北去。这条连接冀、蒙的大通道给高山堡村来了个半包围。原来的老公路废弃多年后,在2013年夏季修筑了水泥路面,现在可供小型车辆和农用车通行。新老公路每天车来车往一派繁忙,极大地方便了当地人出行,促进了该地域经济的发展。高山堡村距离内蒙界3公里,处在沽源县城连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最近、最便捷的通道上。沽源和太旗在解放前同属宝源县,位于交界处的高山堡村是连接两地的纽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为紧靠内蒙,高山堡村也为附近内蒙一些旗县的人们所熟知。
  高山堡村前面丘陵绵延,丘陵中段正对着村子的部分突兀而起,形成一座高山,一百多年前活动于附近的人们都叫它高个尖山。位于山北的高山堡村,最初顺理成章地得名高个尖营子。
  “营子”这个称谓在坝上比较多见,民俗研究者们多有探讨也多有争论,但比较能够站住脚的说法是营子即营盘的意思,是游牧民族晚上宿营的地方。高个尖营子这一带作为养牧者的宿营地也颇为理想。它的南面是高个尖山向下的延伸部分,形成了一片宽五余里的草坡,东、西、北三面都是大草滩。一百多年前,这里人口稀少,植被保护完好,如果是雨水丰沛的年份,草有一人多高。村子东北不到一公里的那个方圆几百亩的大淖为天然水源,可谓水草丰美,放牧、歇脚自然不在话下。
  有文字记载,高个尖营子形成于清朝末年。有个叫李建喜的人从山西阳高逃荒到沽源,先落脚到平定堡的白玉山家,给白家扛长活,至壮年时从白家分得一头牛。李建喜赶着花轱辘牛车到处做买卖,后来又发展到有多辆马车,经常进出后草地,和蒙古人做生意。有了足够的资本,开始在高个尖山北面开荒种地。后来土地越来越多,自家耕种不过来,就出租给他人。这样,高个尖营子的人口逐渐多起来,由最早的四五户人家,发展到几十户百余口人。
  1919年,村民为防匪患,在村子周围修建城墙,高约两丈,四周护城河环绕。城堡北门的门楼上刻有黑体大字“高山堡”,从此高个尖营子正式更名为高山堡。高山还指高个尖山,堡则含城堡之意。
  建国初期,不知道出于何种考虑,县公安局一个叫彭明全的人带了几个公安来到高山堡和村民一起将门楼拆除。当初的城墙,现在只存有几处残垣断壁,昔日辉煌不再,只留下些许岁月的斑驳记忆。
  从1919年建城堡更名高山堡到解放前这一段时间,村里的大户人家有李家、胡家、孙家、刘家。李建喜家业最大,开有油坊、酱醋坊、缸坊,并在宝昌、多伦等地设分号。鼎盛时期,家丁长短工有几十号。李家的畜牧业更为壮观,有上千匹马,牛羊不计其数。现在太仆寺旗的马房子村就是当年李家的养马场,其资产丰厚可见一斑。
  1925年夏天,一个礼拜日上午,李家的马群在高山堡村后的淖边散放着。不知什么原因,马倌那天没有跟着马群。十多个土匪骑马从内蒙一带下来,其中的两个赶着马群往北狂奔,其他的土匪端着枪瞄着高山堡城门楼。在高山堡城墙上闲逛的村民发现了这一情况,飞奔到李家报信。李建喜出于安全考虑,只是让家丁在城墙上对着赶马远遁的土匪打了几枪,奢望土匪胆怯,能留下一部分马。可这帮土匪显然有备而来并且贼胆十足,赶着马群,渐渐逃离了家丁的视线。李家从此家道中落,李建喜看着余下的家产和已经长大的五个儿子,决定分家。声名显赫的李家从此分成了几支,李建喜于1927年去世。
  土改前,高山堡村民们都是靠给几个大户人家扛长活维持生计。据已过古稀之年的高山堡村老人讲述,给大户人家干活,报酬的取得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秋天分得一些粮食,或按收成提成,或以报酬为租金,租得几亩耕地,来年自己耕种。1936年天主教堂建成,也有部分村民租种教堂的土地。高山堡于1948年解放,1月8日至4月10日进行土改,各村成立护地队,使得土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高山堡村从建国开始就是该乡的政府所在地。在大集体时代,粮库、信用社、卫生院、供销社、兽医站、拖拉机站、中学一应俱全。那时的高山堡村从规模到人口都是它最为鼎盛的时期。
  那时人们的精神生活比较单调,除了看露天电影(固定的几部样板戏),就是春节后成立文艺宣传队。宣传内容以阶级斗争为主,也有反映当时农村大集体生活的短剧,比如打机井、植树等火热的劳动场面。文艺为大众服务,紧扣现实生活,从这些主题派生的快板和小合唱,成了人们主要的精神食粮。       
  大集体时代,高山堡大队辖10个生产队。高山堡村1-6队,天兴元村7-10队。1976年春天,县三干会以后,高山堡和天兴元分成了两个大队。
  高山堡村是一个天主教和佛教并存的地方。信奉天主教的人口比较多一点。天主教堂于2012年重新修建。农闲或晚上,教徒聚集在教堂诵经祷告,用他们的虔诚追求内心的一种宁静。现在大街上安装了路灯,其他村民在晚上聚集在一片空地上跳广场舞、扇子舞。信仰自由,生活丰富多彩,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气象。
  最早的高山堡小学在教堂旁边,建国前是教堂所办,又叫洋学堂,主要招收高山堡村和附近村里的孩子。建国后,学校划归高山堡村。1987年选新校址,搬迁到高山堡乡中学东侧。2004年,高山堡村小学和高山堡乡中学合并,更名为高山堡乡寄宿制小学。
  从1975年3月到1980年7月, 高山堡人民公社在高山堡村设立高中,校址就在现在的高山堡小学的西边。当时,各大队办初中,公社办高中(简称队办初中、社办高中),学制都是两年。高山堡村的孩子足不出村就能读完小学和中学 ,所以该村孩子的辍学率在全乡是最低的。
  高山堡的经济发展和其他乡镇的经历大同小异。大集体时代的大田种植,先是莜麦、胡麻、土豆老三样,后来又增加了小麦种植。由于经营单一,基本是靠天吃饭。再加上吃大锅饭的弊端,村民虽然每天起早贪黑,但生活水平一般。改革开放以后,分田到户,村民积极性提高了,但种植结构没有多少改变,依然是靠天吃饭。村子东头的几眼机井,打了坏,坏了再打,水浇地没有明显经济收益。直到2003年,种植结构开始转变,由单一的大田种植向蔬菜种植过渡,机井也多起来,机井的保护和利用率都有大幅度提高。由于蔬菜种植受市场经济的左右,村民逐渐学会了科学种植,在选种、施肥、蔬菜品种的选择等诸多环节严格把关,反复调研,不断积累经验。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西蓝花、大白菜、香菜、菠菜的种植规模和质量已经远近闻名,冷库也应运而生。有的村民搞起了蔬菜贩运,蔬菜产销一条龙在该村已经初步形成。村民的钱包都鼓鼓的,大多数在县城买了楼房,出门轿车代步。农忙时回村里打拼几个月,农闲时回县城照顾孩子上学,享受城市生活。
  近几年,随着蔬菜种植的规模化和旅游业的兴起,原来老赤宝线的两侧又热闹起来,先后建起忠海大酒店、小姚饭店、李海旅游饭庄。每逢夏季,游客和蔬菜客商络绎不绝,餐饮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村民们都找到了适合自身致富的路径,整个村子将以更稳健的步伐迈入新的时代!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