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精神,学历代祖师的精神。(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人生所要面对的有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回避的,都平等地存在着。这三个问题就是:生存问题、生活问题、生死问题。 这三个问题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着,也将伴随人类永远存在。虽然地藏菩萨的大愿是要度尽一切众生,但那只是地藏菩萨的慈悲心愿,实际上众生是度不尽的。说众生能度尽就是断灭法,众生度尽了就不存在有情生命了。当然有人会说,众生度尽是把我们这个苦难的娑婆世界转变成为人间的极乐净土,但是我相信,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每个众生的因缘果报都不同,不可能在某一天早上全部成佛。因缘果报,有的成熟早,也有的成熟晚,各有因缘,所以每一位有情即使可以成佛,但在成佛的时间上会有很长的距离,张三和李四不可能在同一天成佛。人类面临的问题,面临的痛苦,它将会伴随整个生命界的存在而存在。 所谓生存问题,就是说,我们从娘肚子一出生就开始了生存问题。从娘肚子出生来到这个人间,就有种种不适应,所以婴儿一产下来就啼哭。为什么呢?因为婴儿在母腹中从来没有经过风吹,没有适应过母腹以外的环境,有痛苦他才会啼哭,这就是生苦。生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基本上是被动的,人要主动去适应生存的环境,所以有一句成语就叫“适者生存”,能适应环境就能生存下去,不能适应环境就无法生存下去,就会被环境所淘汰。 这一点提供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人生存于世,就要主动适应环境。如果不能适应,生存的痛苦就会加剧,生存的困难就会增多,生存的条件就很难得到改造和改善。人类生存是一种群体存在。从人到动物都表现为个体生命,但是任何个体的生命又都是在群体环境中生存。一个生命要适应生存的群体,每一个生命也都是如此,都要能够适应生存群体。要能彼此合作,要能认同,要能包容,要能成就。如果彼此处于对立状态,那就一定是非常恶劣的生存环境。 远古时代的人因为生活资源匮乏,生存条件有限,个体生命彼此间的仇恨很多,经常处于敌视仇恨的状态之中。为什么呢?因为都想要获取自己生存所需要的食物、居住环境,甚至包括配偶。原始人类就是在互相争斗打杀中慢慢发展起来,慢慢有了各种保护自己的工具,有了取得食物的工具,有了种植粮食蔬菜的工具。人类在物质生活逐步能够满足群体需要的前提下,才有所谓礼义廉耻等伦理观念。 那也就是说,人类是从最初的求生存,然后才进入到生活的状态。生存主要是对物质的依赖,完全是一种自然的满足。当我们真正有了生活以后,就不仅仅是物质的,也有精神的。生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精神生活,一是物质生活。人类进入到现代社会以后,一出世就跨越了几千年、几万年、几百万年以前那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一步就跨越到现代的生存环境。人类的福报一天一天大起来,人类生存的环境一天天在改善,生活一天天在丰富。 生活问题,不管物质财富多么丰富,法制观念多么健全,道德伦理的提倡多么有力量,但是人总在向社会的各种约束挑战。所谓的违法犯罪、所谓的不守规矩、所谓的争取自由,实际上就是在对规范化的社会生活进行挑战。人类总是不满足于现状,因为人类有种种的贪欲。贪欲过盛,就一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支持人类众生染污生活的动力就是三毒烦恼——贪嗔痴。贪是一种欲望。人类有无止境的欲望,这种欲望也有合理的成分。如果说所有的欲望都是罪恶的,世间就无所谓善法。佛教承认世间有善法,所谓修十善、止十恶、行布施、修福报等。如果能够把这些善法扩充到一定范围,就超越了个人的私欲,成为大众共享的福利、善举、善业。 佛教把善法分为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世间善法是以创造大众共享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主体的一切活动,出世间善法就是解决生死问题的无漏善法。也可以这样说,世间的善法是一切净化美化生活的积极正面的活动,出世间善法解决我们生死问题的一切无漏善法。佛教是把贪嗔痴三毒的烦恼与善法的追求欲分开来说的。佛教认为,人类对于积极利他行为的选择叫做善法欲,这种欲属于善法的范畴。佛教并不排斥人类对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的合理改善。 把善法分为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两大类,这是佛陀大智慧的圆满体现。世间善法解决的是世俗生活方面的具体问题,出世间善法是解决生命的终极关怀的问题。人生面对这三大问题,佛教都提供给我们如何正确面对它、处理它、解决它的方法。人生所要解决的问题千千万万,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问题,归纳起来无非是这三个方面。 这三方面的问题要如何面对和解决呢?世间的学问,哲学、伦理道德,也都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佛教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宗教之一,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众生提升自己的生命,改善自己的生命,觉悟自己的生命,就是要解决生死问题。在解决生死问题之前也还有一个过程。我们人生在世,不可能不吃饭,不可能不住房子,不可能不与人交往,不可能没有种种社会活动。因此,佛教在解决生死问题之前,也还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安身立命。不知道安身立命,要解决生死问题谈何容易! 所谓安身立命,就是人生要有一个正确的生活取向,有一个正确的价值目标,有一个正确的生活理念。从佛教的角度来讲,我们究竟应该安身何处、立命何方呢?佛教首先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存于世,有信仰最快乐,有信仰最自由最自在,有信仰就有归宿,有信仰就有了精神支柱。所以佛教主张,我们要将此生深深地植根于信仰,做人做事要严格遵循因果法则。有信仰、讲因果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果法则是宇宙人生不可改变的真理,信仰是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精神有力量有支柱,就能在人生的征途中勇往直前,精进不息,克服种种困难。 我们能够将因果的道理了然于心,就能深刻认识到世间万事万物、人生的各种遭遇,无不是前因后果的连锁反应,无不是因果规律在起作用。因果从哪里来?因果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有当我们非常清醒地明白了这些朴素的因果道理之后,我们才会根据因果的原理,谨慎地有选择地去做那些对己对人都有益无损的事情。 对己对人都有益无损的事情,就是所谓的善法。善法一定要符合自他利益不受损害的标准。一切符合自他眼前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目标,才可以算是善法。佛教把眼前利益叫作“现善”,长远利益叫作“后善”,根本利益叫作“究竟善”。“现善”就是当生当世就能见到善的果报的善法,“后善”有利于他生他世善法的成就,“究竟善”就是有利于生死解脱、涅槃证得的无漏善法。佛教把善法归类为三大类,用通俗的话讲就是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符合最广大的社会大众的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根本利益,才是真正的根本利益。世间所说的根本利益虽然是以世善为主,作为一名佛弟子,能够圆满地实践世善,也是对自身福慧圆满、究竟善法成就不可缺少的条件。 佛教的理念,真是放之四海都能圆融无碍,是指导人生自他两利的实践原则。 在安身立命的问题上,除了建立信仰,坚定信仰,深信因果,按照因果的原则办事,还要有良心,以良心来保证因果理论的贯彻落实、信仰原则的坚定不移。然后,还要把所有这些都落实在人生的道德行为之中。信仰、因果、良心都不是空洞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一个解决了安身立命问题的人,如果在道德行为上还有缺陷,那就说明信仰还有待进一步地坚定,因果的原则还有待进一步地落实,良心还有待进一步地扩充。把信仰、因果、良心,都变成实实在在的道德生活、道德行为、道德规范,那就是人生修为的真正落实。 要解决生存问题,要正确面对生活问题,就一定要积极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把安身立命的问题解决好了,初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生存问题就可以比较正确地面对,生活问题就可以比较积极地面对。 生死问题怎么解决呢?要解决生死问题,佛教提供了种种修行法门。佛教的一切修行法门,或者是世间善法,或者出世间善法,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生死问题。从禅宗的角度来说,要解决生死问题,关键是要明心见性。自心不明,自性不见,枉谈生死问题。用禅宗明心见性的法门,来面对和处理生死问题,是解决生死问题最积极、最究竟的方法。一旦明心见性,了知一切万法缘生缘灭,自性本空,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此岸即彼岸。在生死中了生死,在尘劳中出尘劳,是一种最积极最稳妥地解决生死问题的法门。 烦恼即菩提,怎么即呢?我们现在坐在讲堂里面,每一位都在找答案。烦恼即菩提?好像烦恼与菩提两者之间这个等号划不下来!可见,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一种大学问,是一种大功夫。所谓大学问,就是要有高度的智慧;所谓大功夫,就是要有踏实的实践过程。没有大智慧,没有踏实的实践过程,烦恼与菩提之间的这一条鸿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填平。 但是也不要看得过分艰难,每个人都要有一种自信自肯的精神。禅宗告诉我们,只要敢于承当自己现在就是佛,对这一个念头不要有怀疑,不要有退却心,不要有下劣心,就把自己现前的身心看作与佛无二无别,并且不起任何杂念,一直这样坚持下去,只此一念,没有第二念,只此一念,做个三年五年的功夫,到那时再来相见,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就很有可能即得了了。可惜,我们的下劣心太重,烦恼太重!第一念能自信自肯现前的身心与佛无二无别,可是第二念就不能自信自肯了,又是众生了!所以众生与佛还有距离,众生与佛还有差距。问题很简单。古代的祖师一闻法就开悟,佛陀在世的时代,许多佛弟子见到佛就成为阿罗汉,见了佛就证得道果,为什么呢?他那种自肯的心不会改变,当下烦恼就断了。我们自肯的心不坚定,还等着回家呢!自己是佛了,明天就不要回家了。所以这个距离看起来很大,实际上就那么一点点,但是就是那么一点点解决不了。生死的根本就在那一点点。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本来是很容易的事,却弄得很复杂。禅宗就是希望把很复杂的事情,用很简单的办法,一刀两断,解决得干干净净地,不要拖泥带水。 各位不辞远道来此共修,发心受八关斋戒,为了什么呢?就是在进行自我挑战,想尽一切办法来战胜自己的怯弱心、懦弱心、下劣心。为什么晚上不吃饭?一种自我挑战;为什么早上四点半起床?也是一种自我挑战。我想会有很多的人,早上听到板响了实在起不来,但是马上生起觉照,要对懈怠之心发起挑战,要对因循之心发起挑战,一定要坚持到底。如果真是功夫纯熟了,自觉性特别高,一切环境都能适应,自自然然就不存在勉强,就不存在不适应的苦恼。这些看起来是生活中一些很简单的自我挑战,实际上含有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人生战胜困难迎接胜利的精神意志。 人生的三大问题,用三种办法来解决来面对,就是所谓的安身立命,明心见性,了生脱死。不明心见性,了生脱死做不到。对于了生脱死我们也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了生脱死并不是要在生死岸头当逃兵。在生死岸当逃兵是小乘境界,大乘境界是即生死而出生死,是了了生死又来度生死。在了生死中度生死,在度生死中了生死。度生死是什么?就是发菩提心,利益大众。我们千万不要把了生死理解为一种消极的理念。大乘佛教了生死以后所证得的涅槃叫做无住涅槃。所谓无住涅槃,就是证得涅槃而不住涅槃,要回入尘劳,广作佛事,广度众生。 这里有一个问题。辛辛苦苦了了生死,又还要在生死岸头广作佛事,那我们不了生死行不行呢?不行!因为不了生死是在迷惑中,在迷惑中不能够做出有觉悟的事。只有一个有觉悟的人,才能做出有觉悟的事。当我们了了生死,又在生死岸头广作佛事,那就不是随业迁流,那就是乘愿而来,那就是在愿力的支持下,自觉地、自在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来做有益于人天的善事——现善、后善、究竟善。所谓了生死就是求觉悟,觉悟了再来生死中教化众生,以觉者的身份广修自利利他的现善、后善、无漏善。所以不了生死和了了生死,二者绝对不能同日而语。了生死一定要了,了生死又不要逃避生死,这就是菩萨精神的圆满体现。 我希望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都要学大乘菩萨的精神,学佛的精神,学历代祖师的精神,在尘劳中找到安身立命处,在尘劳中明心见性了生脱死,然后又在生死岸头广作佛事,广度众生。 |
(责任编辑:江南) |